瞄影评

发布时间:2025-08-22 22:52

瞄准主题,避免杂乱无章的信息 #生活知识# #摄影技巧# #摄影理念#

潮新闻客户端 林上军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借着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的余热,电影《东极岛》隆重登场,目前看来票房还算不错,至于观众的反应,似乎贬褒不一,但总体上观众评价是肯定的、积极的。

由于这部电影涉及对真实历史故事的改编,容易引发观众对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思考。

《东极岛》反映的是83年前发生于浙江舟山东极列岛(又称渔夫列岛、中街山列岛,此地没有单独的东极岛,东极列岛主要住人岛屿有四个,分别为庙子湖、青浜、黄兴、东福山)海域的故事,当年香港被日军侵占后,守港的英军不堪一击,很快成了俘虏,日本军把其中一部分英军战俘通过一艘叫里斯本丸的武器装运船转移出去,想让他们去日本。

船行至东极海域,由于没有战俘标识,被正在附近游弋的美国一艘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中,25小时后,“里斯本丸”沉没。

开始,日军想把船上的英军战俘全部灭了,但由于英军战俘自救,他们未能控制局势,后看到附近东极渔民冒死救助落水的英军战俘,迫于今后舆论压力,他们也停止灭口,最终有384名(其中3人躲过日军搜索,没被再次掳上里斯本丸,逃至重庆)英军战俘被救,另有828名战俘葬身海底。

这一故事,在去年开映的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内有详细陈述。电影《东极岛》也是在这一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撰写剧本,但具体情节细节与实际有诸多不同,比如它一开始先是两个渔民兄弟发现一名落水的英国兵,从里斯本丸号船上掉下来的。面对这一很特别的落水者,兄弟两人对于救不救还是有争议的,因为救他有可能危及自身。但最终还是把他捞上来藏起来。

很快日军搜岛,并威吓如继续隐藏落水者,就把全村人一个个杀掉,英国兵见此情景,不得不自己走出来(此时日军已经杀了几个村民)。当然这名英军战俘押回去后最终还是被砍头了。

在实际的历史中,当时的东极渔民是整体出动救助落水英俘,不存在影片中讲述的先是两兄弟把舱盖打开,然后英军战俘才逃出来。是英军战俘自我救助,把封死的舱盖打开,然后跳到海里逃生,有的打不开舱盖整体憋死。而东极渔民,开始是看到沉船出现海上漂浮物去打捞的,当他们看到一个个在海面挣扎的英军战俘后,逐放弃打捞物资,转而全力救人。面对日军机枪随时可能的扫射,他们毫不畏惧,有难必救,凸显了中国渔民英勇无畏的舍己救人精神和博大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可以说,没有东极渔民冒死相救,这384名英军战俘估计同样性命难保。

作为故事片讲述的情节细节,不能苛求像纪录片一样的要求,但由于电影的片名以及影片放完后还让救人渔民的后代、被救英俘后代出来讲述感受,就需要考虑到故事的真实度乃至细节的精准度。比如,你这个片名是不是可以改个名称,既然是故事片,有没有必要把涉及真实历史人物后代搬出来,因为你把整个故事改变了,艺术化了,除了渔民冒死相救基调没变,很多地方都改了。既然没有完全按照历史真实呈现,那么又似乎给不知情(历史事实)的观众认为这就是里斯本丸的真实故事,这就会起到一些不良的效果,比如,日本人会说,当年我们上东极列岛搜寻,有威胁、胁迫,但在岛上没开杀戒;英军战俘后代看了影片是否会说,当年从船舱逃出来是父辈他们自救的,舟山渔民是我父亲落水后才来救的。

既然历史细节已经一清二楚,而且影片在宣传中也是以历史故事片奉献给大众的,那么就要把握好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一致性,包括渔民救助过程,是不是一定要改成这样?不如此难道就凸显不出中国渔民的“血性”。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里斯本丸事件真相通过各类媒体重新开始传播后,近年来想拍电影的很多。但到目前为止,与观众见面的仅三部,一部是2006年的《东极拯救》,另外就是去年的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和今年的《东极岛》。由于这一题材国际关联度高,国际社会关注度高,建议电影工作者、艺术创作者能审慎把握好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不至于出现因为把握不好而导致艺术感染力削弱乃至可能引起误会甚至反感的传播效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址:瞄影评 https://klqsh.com/news/view/178853

相关内容

不完全统计的小猫瞄瞄
准星之上,信仰对决瞄准 黄轩 陈赫
战士拿鞋子瞄准,竟然一炮轰下对方指挥部
编导和摄制艺考:微电影评析,怎样拿到高分?
千颂伊挽着孙兴慜出席活动,那年拍照时还一直偷瞄孙兴慜
【影评】影评怎么写
剧评影评
影视批评与影视评论
路人镜头下的明星微表情:彭于晏偷瞄李昀锐,朱一龙害羞到站立难安
『剧评&影评』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