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个人职业发展,从定位开始

发布时间:2025-08-25 07:33

《职业定位与职业发展》- 专业指导个人职业定位 #生活知识# #生活指南# #职场建议# #职业规划书籍#

2022年已经12月了,剩下20多天就要走向新的1年。

最近,我在密切关注职业咨询和人资圈儿对行业趋势的判断,也和几位资深的职业咨询老师聊天。

大家对明年「个人职业发展」的看法都不是很乐观。

一个普遍的共识是:不要随便跳槽,保住现有的职位,低头前行。

因为明年,无论是疫情还是经济,还会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说不定哪一天,一个雷劈到了你头上,猝不及防。

但,即使看起来现有的职位没有太大的发展,或者现有的岗位你实在是提不起兴趣,但我还是建议你不要停止改变自己。

看看,当下有什么是自己能做,明年还能做些什么让你变得更好。

通过我做职业咨询的观察,要想获得好的职业发展,有1件事是你需要尽早去做的

而且主动权可以掌握在你手里,而不是公司或组织,那就是:

在职业中,给你自己「找定位」!

如何找定位,3个关键点:

第一,轴心,清晰个人优势

第二,方向,对标岗位需求升级能力

第三,方法:沿价值链做任务

我一个个来说。

图片来自网络:《我,准点下班》

01定位你的优势

我刚入职场的第1个领导,是一位40岁出头的中年油腻男,我们暂且称之为老张。

有一次出差,我和老张一块吃饭,他抱有遗憾的和我说:简,我现在过的很苦啊。

我有点不解,按那时我的理解,他现在已经是一个部门的大领导了,还苦啥呢?

他说:“我的同龄人已经升到总监了,而我还只是一个经理。”

其实,我到现在还是有点不解,要知道,在我们这个行业,总监和经理做的事情都是一样的,创造的价值也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总监比经理的头衔高一些,薪水也多一些,而已。

不过,我想很多人都有或者有过这样的想法:同龄人到了什么位置 ,我也应该是什么位置。

你去竞争的,永远只是一个头衔,和岗位、价值无关。

但你仔细想想,按照这种想法,你永远无法取胜。

为什么呢?

经理上面有总监,总监上面有总裁,总裁上面还有董事长。

而且越往上走,这个位置的可获得机会就越小。

你永远在根据他人的需求或他人拥有的东西来定义你自己的方向,你永远在受制于人。

更重要的是,你会永远处于一种不安的焦虑状态中。

聪明的人不会这样干!

对于聪明人,他们聚焦的永远不是别人获得了什么,我就去争什么

而是我自己要什么,所以我要朝这个方向去奔跑,掌控权永远在自己手里!

我的另一个同辈,让我很是敬佩。

在毕业后工作第4年,有一次竞品主管职位,竞聘成功后可以手下带1~2位同事,成为一个小领导。

但她竞聘失败了,虽说失败了,但并没有见她有任何遗憾,依然乐呵呵的。

我问为什么看不到她有任何惋惜之情,她说:

这个目标岗位需要更多的是沟通能力,但这并不是她的优势,她的优势主要在于专业分析。

当时,我们的工作有沟通的部分,也有分析的部分,后来她将工作重点放在了专业分析这一部分,在领导分配的一些有创造性分析工作中表现很突出。

再后来,公司要组建一个专门针对分析的部门,领导推荐她作为部门经理,直接连跳3级,可以管理7位同事。

所以,当外在环境有太多变数时,内在的确定感可以让自己更聚焦,而不是被外界的标签牵着鼻子走,左右摇摆,无法聚焦优势能力的成长。

那种认为别人得到了什么,自己就应该得到什么的人,会把自己置入一种永无止境的竞争局面,导致永久的不安感,而无法聚焦自身优势的积累。

所以,认清自己的「职业优势」很重要。

图片来自网络:《我,准点下班》

02什么是职业优势

职业优势,就是你擅长的事情是什么,做哪些事情可以比别人又快又好。

这种优势,是在「天赋」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不断锻炼和打磨,逐渐造就的。

你一定会说,打小身边有一些天赋异禀的同学,会唱歌的,会画画的,记忆力好的,数学算的快的,但这些都只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只是普通人。

其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人的天赋各有不同,只不过,有的人比较明显,容易被发现,但大多数人的天赋是不明显的,需要去觉察和刻意练习才能显露。

我们的成长经历千差万别,发现天赋的起点也不一样,但很多人的天赋是在生活的探索和磨砺中慢慢表现出来的。

用我亲身体验来说

我对手工和缝纫真的一窍不通,每次拿针线盒都能扎到手,锋的衣服无法入眼。

但我很擅长分析复杂的信息和资料,面对海量的复杂信息,很多人想逃避

但我一点都不排斥,而且总想将这些混乱的信息弄明白,所以我的优势是战略和分析。

而我的朋友蛋蛋,和我完全相反,他看到复杂的信息就头疼,但很擅长和人打交道,很容易与陌生人破冰,说话诙谐幽默。

对于他来说,分析资料就是在浪费时间,搞定一些和人有关的事情才能带来成就感,他的优势是沟通和取悦,他是一个天生的交际高手。

我和蛋蛋从小一块长大,这些特质,从小就看出来了,长大后,我做咨询,他做销售,我们依据各自的天赋特点选择职业,都做的得心应手。

优势是在天赋的基础中不断练习才能造就的。

因为人的神经网络犹如地面的道路一样,常走的路会越走越宽,不常走的路逐渐荒芜。

但在天赋的基础上进行练习,不仅自己练起来比别人更快,而且达到的成绩也会比普通人更优秀。

滑雪少女谷爱凌的一个纪录片,你可以看一下,她从小便展露出了滑雪的天赋,但是经历了无数的磨练才成为奥运冠军。

1998年,盖洛普公司的克利夫顿博士,将天赋定义为:

一种“贯穿始终、并能产生效益的思维、感觉和行为模式”。

“贯穿始终”,就是天赋,是指每个人都有一种“神经过滤器”,它使你在工作和生活中对于某种刺激感到兴奋,而对于其他的刺激则无动于衷。

要做好任何工作,都需要“天赋”,因为做好任何工作都需要某些“贯穿始终”的思维、感觉和行动模式。

盖洛普天赋才干分为“事物型”才干,“人际型”才干,上图象限图详细标明:

事物型才干,分为做事(执行),和想事(思考)。

人际型才干,分为影响他人,和支持他人。

一般来说:

擅长运营事物的,就不擅长运营人际。

擅长执行的,就不擅长思考。

喜欢关系建立的,就不太擅长影响他人。

每个人的优势总有一些倾向性。

比如,你一定见过有的人能与别人自来熟,很容易和陌生人结成朋友,这种优势叫做「取悦」,常适合做销售,公关,市场等影响别人的工作。

再比如,有的人喜欢思考,大脑中每天如天马行空,点子想法非常多,喜欢分析复杂的问题,这种优势叫做「理念」,非常适合当作家与设计师

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优势,人人不同。

觉察优势,在职业中选择优势领域刻意学习,磨练,精进,可以达到别人难以达到的高度,获得别人难以获得的成绩。

图片来自网络:《我,准点下班》

03对标岗位,积累职场厚度

我们每个人在职场的经历都是有厚度的。

但这种厚度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一定会增长,更不会因为你做过的工作很多就越有厚度。

来看小李的经历:

小李(化名)5年前毕业于一所重点高校的统计学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一家单位开始做与数据相关的“技术员”。

说是技术类的岗位,但他的工作内容是:

负责从下级单位要数据,经过初步加工,然后上报给上级单位。

数据的整理非常简单,甚至连统计的基本方法都用不上。

在日常工作中,他最费劲的是与下级单位和上级沟通,让他非常烦躁。

其实从一开始工作他就想跳槽,但各种原因还是拖5年。

可见在这5年中,她一直在简单重复,没有积累任何职业厚度。

我们的能力体系,是一个「冰山模型 」,如图:

冰山以上的部分包括知识和技能,可看得见,很容易通过外在的学习获得。

但冰山以下的部分,包括一个人的性格,动机、价值观,以及天赋,是看不见的部分,因此也是职业咨询师们需要去协助挖掘、测量和确立的。

通过测量和咨询,发现小李的天赋优势中,更适合对事,而不是对人这也是在她和下级单位以及上级的沟通中,非常不擅长,经常出错,压力很大的原因。

进一步测量小李的优势,发现她的「审慎」「纪律」优势特别突出,说明她对细节很敏感,非常适合数据相关技术执行工作。

但有时候对细节太过注意,对人情非常看重的工作场合,很多时候不懂得变通,常被领导批评。

在对小李的性格和动机部分进行咨询和梳理时,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对冰山下的部分梳理清楚,小李基本认识到了自己需要去发展的优势方向,非常适合在数据相关的技术类岗位进行长期耕耘。

接下来,可以对标目标岗位的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自己制定合理的能力发展计划。

第一、对当下组织中的目标岗位进行调研,申请调岗。

小李询问了单位中的人力资源部门,对一些重视技术而无需进行人际协调的岗位进行了调查,伺机寻找机会申请调岗。

第二、放眼行业,在该行业中还有哪些专注于本专业技术发展的岗位。

小李通过求职网站,调研了自己所属的统计学技术岗位,在工作3~5年所需要达成的能力,对标目标能力,寻找职业机会,无论是行业内还是行业外的。

第三、咨询行业专家,适合自己的专业技术岗位在行业内外还有哪些机会。

图片来自网络:《我,准点下班》

04通过职场价值链自我成长

我曾在公司内部的中后台专业咨询岗工作很多年,在这个岗位有一点尴尬,就是有时候,提供给内部业务部门客户的咨询内容,不被需要。

在一些同行公司,情况都是一样的。

业务部门和咨询部门交流的机会很少,业务部门的需求很多时候不会传达给咨询部门

因此咨询部门经常会按照常规提供一些咨询物料,但这些咨询内容是不是业务部门需要的不得而知。

但很多时候咨询部门的负责人不愿和业务部门交流

认为如果一味的询问业务部门的需求,会被认为咨询部门仅仅是一个支持部门,部门逼格会下降,不被上级领导看得起。

殊不知,决定一个部门价值的,恰恰是能否给别人提供价值的能力。

这就是「价值链思维」。

你在职场中的价值,取决于你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你的客户需求,所以最有资格评判你的价值的恰恰是你的客户

如果你想在职场中获得真正的成长与发展,就一定要紧跟客户的需求,并随之调整自己的能力体系。

客户分2类,一类是外部客户,一类是内部客户,即公司内部其它部门的同事。

在公司内部,根据是否直接创造价值,岗位分2类:

一类是业务岗,一类是非业务岗,也就是支持岗。

业务岗直接和外部客户打交道,工作成果容易量化,价值核算清晰,如销售。

非业务岗的价值不太容易被量化,更多是在推进和维护业务流程的开展,比如市场、运营,财务,专业支持岗。

非业务岗位主要和业务部门往来,对业务部门的运营提供支持和辅助的工作。

此时,非业务岗位的价值是由其对接的内部客户的反馈及评价得来的:

例如,专业支持岗位的价值来源是,是否提供了业务岗位所需要的支持资料

如果业务岗位需要的支持资料是A,你提供的是B,那你的角色在组织中是没有价值或者没有太大的价值的。

你需要时刻跟随这样的价值,并且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和能力重点。

看不到这样的价值链,会怎样呢?

看不到价值链,你的认知模式,会陷入自我欣赏的幻觉中,你寻求的可能只是一个头衔或者自我专业度。

很多是时候工作得不到公司和领导的认可,还会抱怨组织对你不公平。

当你一直在不断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不断地被客户需要,被评价时,你在组织中的才华才能被领导欣赏和发现。

这时,你才会有机会,得到职位的升级,去积累更高级别的能力。

最后的话:

如果你认为自己所在的环境很混乱,但还没有勇气“逃出去”。

没关系,可以看看在当下的环境中,你能做些什么,才能让未来的自己更优秀,获得更大的机会。

以下3个有关定位的关键点,你做到了没有:

第一、定位:清楚自身优势,依据优势寻找机会。

第二、方向:对标目标岗位,依据岗位要求打磨能力。

第三、方法:价值链思维,跟随组织内价值链做任务,获得优质客户反馈。

最后,祝愿你在2023年能轻松工作,快乐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我,准点下班》

我是职业规划师简一 @简一说职业规划,医药行业信息咨询顾问深耕7年,专注于青年人群的职业定位、发展以及职场成长议题,公众号[简一君],敬请关注!

如果我的文章对你有所启发,欢迎转发、收藏、评论,如果你有职业方面的困惑,欢迎私信!

举报/反馈

网址:2023年个人职业发展,从定位开始 https://klqsh.com/news/view/183702

相关内容

职业规划指南:自我定位与发展方向
个人发展职业规划11篇
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实用8篇)
职业发展(职业的发展规划)
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计划的实用指南
未来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范文
中国职业发展指南·新职业卷Ⅰ
个人职业发展指南
发展方向范文(个人未来职业发展计划)
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书精选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