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成社会议论热点 戒尺打孩子遭吐槽

发布时间:2025-08-25 08:42

社会热点讨论:电子烟对青少年的影响有多大?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社会热点讨论#

网易娱乐12月1日报道  孩子犯了错误到底该不该打?传统的“棍棒教育”在现代中国是否适用?相信这是不少老师、家长和社会公众的困惑。本周五即将播出的《一年级》中,“汪老师三打马皓轩”事件就成了专家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教授邱建新认为,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一味拿来继承,他还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这种戒尺加身的做法对孩子可能带来的危害,此外,邱建新教授盛赞《一年级》“提供了一个关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反思的平台,一个社会认识教育,教育走向社会的平台,一个以寓教于乐反思传统说教的平台,一个家庭和学校,家长和教师沟通的平台”。

戒尺打孩子会遭到吐槽的

“文化是一个中性的东西,精华和糟粕是共存的”邱建新教授一开始首先从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进行分析,讨论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有没有必要继承,他认为:“戒尺这个东西早就被废除了,如果只是一味的拿来,会受到吐槽的”。

此外,他认为“打孩子”这种行为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但是对于孩子的后续教育却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这一板子真的打在孩子身上,孩子不能接受。孩子社会化的途径是模仿,比如马皓轩会想,老师都能打我,我能不能打别人?很多家长看了这个片子,如果没有辨识能力会不会也跟着这么打孩子”,因此,他也希望节目能够在汪老师打孩子这一事件中引导观众去做判断,“总的来说,我觉得“打”是一种懒教的方式,打虽然立刻有效,但更多深层的东西却没办法解决。”

节目将成社会议论热点

此外,邱教授还对《一年级》这档节目的社会意义提出了肯定。邱建新表示,从引领选秀热潮的快男快女到打破收视记录的《爸爸去哪儿》,湖南卫视的节目他一直都比较关注,在他看来,《一年级》的播出体现了湖南卫视对观众需求的准确把握和社会责任感:“这档节目对于家长和学校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很大意义”,他还称赞“这档节目提供了一个关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反思的平台,一个社会认识教育,教育走向社会的平台,一个以寓教于乐反思传统说教的平台,一个家庭和学校,家长和教师沟通的平台”。

邱教授表示,随着《一年级》孩子教育的逐渐深入,节目中讨论的问题也越来越有社会意义,比如上一期中关于小朋友防拐骗的测试就做得非常成功,他距离说不少公安机关也在努力在学校里推行这种测试,但受制于形式和影响力,效果并不突出,但是有《一年级》高收视的保障,很多家长和小孩都会了解到这种骗局,无形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周五即将播出的节目要讨论的是棍棒教育到底对不对,节目中“熊孩子”的变化将成为最有说服力的判断标准,因此引发社会热议也就成为必然。

网址:《一年级》成社会议论热点 戒尺打孩子遭吐槽 https://klqsh.com/news/view/184048

相关内容

《一年级》成社会议论热点 戒尺打孩子遭吐槽
综艺爆笑带火航空,段子引发热议,网友纷纷吐槽飞机尴尬
网络脱口秀综艺节目《吐槽大会》分析
荧屏五大热门剧集口碑大起底:观众怒赞又吐槽
演技争议成流量密码:观众吐槽中暗藏行业变革信号
年龄造假的90后明星(张天爱上综艺被指“表里不一”,年龄身高遭吐槽造假)
使用与满足视角下“吐槽”式脱口秀节目热播探析
《脱口秀大会5》主题赛,2人晋级引热议,弹幕评论两极分化
孙俪新剧遭保险从业者吐槽,到底是谁在“丢脸”?
大麦网屡因退票问题遭吐槽,歌迷亲人离世退票遭拒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