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早做好规划对孩子人生至关重要,那什么时候开始规划最为合适?高中时代最为合适。中学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期。
“现在进行生涯规划可以吗?我的规划能如期实现吗?“没有规划不是也生活的很好?如果人生规划好了还有什么意思?””期末考试成绩应该处在年级什么水平?“我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我又有什么优势?”“我心中向往的高校是哪所?以后毕了业我应该做什么样的工作,过什么样的生活呢?”当孩子有这些疑问的时候,就应该开始为高中生涯进行准备……
哈佛大学有一项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规划对人生影响的调查。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生活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这其中:
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规划。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规划;
60%的人目标规划模糊;
27%的人没有目标规划;
时间很快轮回到了25年以后,结果是:
那些占3%的有清晰且长期目标规划的人,在25年来从来不曾动摇过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
那些占10%的有短期目标规划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那些60%的人他们的那些短期目标不断实现,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的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
剩下27%的是那些25年来都没有确定目标规划的人,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不如意,且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01 职业生涯规划,让目标成为动力
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生涯发展研究者舒伯(D.Super)通过长期研究,系统地提出了有关职业生涯发展的观点,综合阐述了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将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共五个阶段。按照舒伯的分析,15岁至24岁的年龄阶段,刚刚从成长阶段过来,进入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学业与课余渠道,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审视与评价自己的兴趣、愿望和能力并探索其实现的可能;关注升学或就业机会;对职业进行初步的探索。高中学生正处于这个阶段,他们面临的主要任务应该是提高认知水平,加强职业体验,高三考生也特别应该重视高考志愿的科学确定。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提高认知水平应该包括自我认知、生涯认知、社会认知和职业认知等各个方面。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知识,设计好一个自己将要为之奋斗的目标,即自己以后要走的路,然后再通过自己一步一步的努力朝着那个方向前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02 突破障碍,开发潜能的助推器
在生涯发展过程中,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困惑,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障碍,如果一个人没有生活的目标,就很容易迷失方向,随波逐流,或者困于障碍,一蹶不振。要知道在职业生涯发展的道路上,重要的不是现在所处的位置,而在于迈出下一步的方向。
职业生涯规划本身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变化过程,它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方法或工具,帮助你养成一种能力,能助你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于自己的优势,在不同发展阶段都能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一个重新审视、评估的机会,这样就有助于你发挥最大的潜力,克服生涯发展困阻,避免人生陷阱,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为自己的每一个人生阶段创造最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03 促进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高中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通过专业的职业测评,确定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个性特点、天赋能力、缺陷、气质、兴趣等影响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设计个性化的发展道路和发展规划,选择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能力相适应的职业,进而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对应到大学和专业的选择也是如此,学习适合自己的专业,动力也会十足。职业生涯规划决定命运,有什么样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通过对个人内心世界和行为特征的剖析以及对职业环境的全方位分析,帮助高中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劣和潜质,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并且能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行业和职业,确立自己的目标,并将其作为个人努力的依据,不断地鞭策自己。
04 掌握变化的未来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最重要的选择就是高中毕业后的深造或就业。我们大都会面临高考。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个性、兴趣和价值观,明确未来的方向。
高三学生做职业规划不会限制自身的发展,也不会浪费紧张、宝贵的时间。职业规划不是单给考生一个职业目标,更不是让考生根据这个目标去准备,职业规划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社会,了解职业,这是一个开阔眼界的过程,同时还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发现自己内心的渴望,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职业目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