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颜真卿魂归齐鲁故里 王筱喻长篇纪实小说《大唐颜真卿》问世
唐朝的长安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有'世界四大古都'之称 #生活知识# #历史知识#
颜真卿是大唐书圣,亦是铁骨铮铮的大唐名臣。他祖籍山东琅琊,幼年丧父,在亲友资助下艰难长大,进士及第后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安史之乱时,颜真卿与堂兄颜杲卿一起率部起义,对抗叛军,令唐军士气大振。后因寡不敌众,退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兴元元年,颜真卿被代宗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
王筱喻的史传体文学作品《大唐颜真卿》,在大量真实史事资料的阅读梳理之后,以楔子、七章七十二节,28万字的篇幅,精简生动形象地呈现了颜真卿仕途的坎坷曲折、为臣的忠勇豪迈、为战的刚烈勇猛、为亲的义窦情深,为文书写的雄浑宽博、为人凛然性情的丰富表现等,读来令人感慨万千,神情激荡。
王筱喻自幼酷爱书法艺术,最为尊崇的就是晋唐王羲之与颜真卿,加上他老王家祖上也是从琅琊迁来,无形之中有一种情脉相连的亲近感。一本颜真卿的楷书《勤礼碑》帖随他南征北战,无论部队还是地方二十余年没离过身。以致2019年6月中央数字电视台书画频道为他举办的“周易与书法——王筱喻书法作品展"上,其中尺幅最大(高达5米)、最显耀的就是王筱喻用颜楷书写杜甫的《望岳》作品,一派泱泱“齐鲁青未了”的宏伟气象,最被人称道不已,记忆犹新。他发誓有朝一日,要写一部富有自己独特情感的颜真卿正传,以示后人并告慰鲁公在天之灵。如今他的愿望终于实现。
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原常务副会长李炳银是王筱喻创作道路上的启蒙老师。他写道:“朋友王筱喻新著《大唐颜真卿》,值得祝贺!颜真卿籍大唐而越大唐,因其人的作为气节,因书艺之独绝,虽曾生死多舛悲壮,然是千古大人,永远瞩望矣!李炳银认为,随着这部著作的问世,正大气象的大唐颜真卿灵魂又铿锵回归齐鲁故里,激励人们奋勇奋战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
山东省作家协会原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兆山表示:“前几年,王筱喻在儒学报告文学上接连推出《尼山重光》《习习儒风孔子潮》和长篇《天下大同》后,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天下大同》获得第五届全国“石膏山文学奖·首奖”。在此基础上,他又把笔触聚焦在大唐颜真卿上,又写出了一代大儒的豪迈气概。其文学的精神向度依然还是回归和坚守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弥足珍贵的精神家园。”
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逄春阶评价说,“这部长篇传记将颜真卿置身于错综复杂的矛盾之中,置身于一幅波澜壮阔而又诡谲多变的中唐历史画卷之中,展现了他命运多舛而又可歌可泣的一生。”
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会长、本书重要策划人杨文学评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沂蒙精神在内的齐鲁文化如此独树一帜,盖源于齐鲁大地人杰地灵,钟灵毓秀。这里历代圣人先哲灿若星辰,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之后,他认为最有典型意义的莫过于大唐颜真卿,他忠义信勇的儒家元素铸就了今天忠诚于党、敢于担当的精神特质。对于重新审视家国同构以及艺术审美的本真都具有重要意义。
司马迁言人之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之别。颜真卿的生死经历命运,无疑是可比泰山之重。他在朝在家,在功在艺各方面堪称完美。因之,他悲壮的生死,高德仁义,聚于一身,是中华山河之一角,用泰山石造碑方能纪念。这部《大唐颜真卿》,又添碑石一通,将颜真卿的峻烈人生形象再次树立于中华历史和人们的心中!”
作者:夏海涛
网址:大唐颜真卿魂归齐鲁故里 王筱喻长篇纪实小说《大唐颜真卿》问世 https://klqsh.com/news/view/184915
相关内容
颜真卿与《兰亭序》的墨池血泪颜真卿:人人都知《祭侄文稿》写得好,几人知颜氏三十余口被斩?
颜真卿流传四川唯一真迹!这才是“标准中国字”,1000多无人超越
唐嫣经纪人丨惊艳时光的传奇
《脱口秀大会第一季》综艺
真实杜甫:34岁成贫困户,43岁丧子,59岁因患“长卿病”离世!
郭德纲长篇单口相声改编,大麦“当然有戏”话剧新作《卿卿误我》4月底开启巡演
艺术网丨中国书法的嬗变——唐代书法
《唐诡》《无忧渡》热播、《慕胥辞》《子夜归》待发,中式恐怖“带飞”古偶
以前的董卿长这样?, 变化真大, 一眼认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