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宠物经济洞察报告:1.24亿只宠物重构3000亿“人宠共生”新市场

发布时间:2025-08-26 00:02

一份报告指出,全球每年有约1/3的食物被浪费,这相当于13亿吨,价值高达1.3万亿美元。 #生活知识# #节约生活# #食物浪费#

关注

我们似乎比过去任何一个时候都更需要宠物。正如青山资本在2023年年度报告开篇所述,快速且剧烈的社会变化让基于原有社会结构和科技发展所形成的社会观念与机构面临着重大挑战。

“以城市为载体的现代化让很多人背井离乡,脱离了原本宗族与邻里的生活环境,商业的高速发展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之间被价值互换所替代,尺度与边界感,慢慢成为社交中重要的心照不宣。”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社会学家口中的“孤独、封闭、高度原子化”。

此背景下,不会说话、却为无数人带来快乐与安慰的宠物,逐渐从过去“看家护院”“仅供观赏”的工具性喂养对象跃升为人类重要的家庭成员。

据投资银行高盛的一份报告,2024年中国宠物总量首次超过4岁以下婴幼儿数量,且按目前趋势发展,预计到2030年,宠物数量或将达到婴幼儿数量的两倍。

随着宠物成为家人,如何为它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成为无数宠物主关心的事情,部分宠物主更将养育宠物视为重新“自我养育”的过程。

这种趋势之下,养宠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宠物消费也因为人宠关系的不断进化而愈加丰富。由宠物食物、宠物用品,以及宠物医疗、宠物美容、宠物娱乐、宠物旅行等多种服务构成的宠物消费产业链正迎来全新升级。

 01. 

90后是养宠主力,宠物猫数量远超宠物狗

由中国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联合派宠发布的《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下文简称“《白皮书》”)指出,2017年开始,中国城镇犬、猫数量进入快速增长期,2024年,我国宠物猫狗数量已经突破1.24亿。

养育它们的大部分是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人。白皮书指出,2024年90后仍然是养宠主力军,占比41.2%。00后占比显著提升,从2023年的10.1%增长到了2024年的25.6%。从宠物主的城市分布来看,艾瑞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研究报告》显示,70%的宠物主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不过,或许是受到下沉市场消费力提升以及一线城市对于养宠限制趋于严格,从而降低了养宠意愿等因素影响。多项调研数据指出,一线以及新一线城市养宠人群占比呈现下降趋势,三线城市呈上升趋势。

图片图片

“年纪轻轻,猫狗双全”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梦想生活。但现实是,精力、财力都有限,养猫还是养狗,只能进行“极限二选一”。不过从数据来看,近年来,猫咪已经超越狗狗成为都市人热衷的宠物。《白皮书》显示,2019年开始,宠物猫的数量快速增长,并从2021年开始连续超过狗的数量。2024年,宠物猫数量达到7153万只,宠物狗数量为5258万只。

图片

从去年开始,因为“不想它们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95后汪旭(化名)接连收养了周围人弃养的一猫一狗,非自愿过上了“猫狗双全”的生活。他对《消费者报道》记者坦言:“养猫适合我这种‘老鼠人’,养狗适合高能量人’”。

所谓“老鼠人”,是年轻人对自己当前低能量生活状态的调侃——日夜颠倒、一日三餐由国潮外卖和“拼好饭”构成、长期独自生活在封闭或高压环境(主要指工位和出租屋),几乎没有社交。每天被大城市早八的交通挤成“鼠饼”,加班到凌晨三点只能发朋友圈哀嚎“鼠鼠我啊,真的顶不住啦。”用来支撑自己走到工位的冰美式是“老鼠药”,讲述自己生活中的劳而无功、爱而不得,则被称为“鼠鼠文学”。

图片

小狗虽然永远热情,但对于“老鼠人”汪旭来说,养狗所需的时间和精力是下班后的他难以承担的。“我最理想的宠物状态就是你玩你的,我做我的,互不打扰。下班回家后我是一个属于需要充电的状态,很难再把自己给出去。”与此同时,“它爱翻垃圾桶、到处乱拉、很爱吠人。真的很难教。”汪旭表示,“真的挺累的”。相比之下,猫咪独立性更强,不仅对人的需求更低,也几乎不会拆家和扰民。

 02. 

饲养异宠人群持续增加

除了精力与时间上的差异,大城市年轻人“开门就是床”的居住现状,也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养宠选择。DT财经曾在2020年统计北上广深近20万条租房平台数据,结果显示:如果在北上广深选择合租,那么即使是在合租房间最宽敞的上海,平均每间房也只有15.7㎡,广州是14.1㎡,而北京和深圳更是不足12㎡。在如此狭窄的空间里,体型更小、更安静的猫显然比狗更“合租友好”。从动物生活质量的角度来看,更充足的自由活动空间和时间、更多的社交互动以及丰富的环境才能保证狗狗的生活幸福指数。

时间、精力、空间,上述提到的多种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饲养异宠人群的增加。《白皮书》显示,2024年饲养异宠的人群数量持续上升。其中,饲养爬行类异宠的人数较2023年上升2.9个百分点,饲养水族、啮齿类、鸟类异宠的人数分别同比上升0.6个、0.7个、0.7个百分点。90后是饲养异宠的主要人群,占比过半。

除了特别、可爱之外,“省事、省钱、省空间。”——多名宠物主向记者表示这是他们饲养异宠最大原因。在一年半以前购买了一只仓鼠的李梦洁(化名)向记者表示,她一直都很想养猫或者养狗,但是工作长期需要加班,出租屋的空间无法满足猫、狗的生活需要。但仓鼠则很简单,只需要一个像沥碗柜一样的箱子,铺满垫料,在上面安置一个躲避屋、饮水器、食盆、小跑轮、供仓鼠上厕所洗澡的小浴盆,所有费用加起来也才几百块,平时也不用每天喂食,只需要两三天清理一下浴盆,加一下食物和水,就够了。“平时在家加班的时候,就偶尔放空看看它跑轮、吃东西,主打一个陪伴”。

另外,异宠中占比最高的观赏鱼种与乌龟、蛇、守宫等爬行类受宠物主喜爱的原因也多与“省事、省钱、省空间”有关。

图片

 03. 

现代人为何越来越爱养宠?

一个常见的误区是,养宠的流行经常与单身、女性、年轻人这三个标签简单挂钩,认为是不婚潮流带火了养宠潮流。

但实际上,派读宠业发布的《2025年中国城市宠物消费报告(上海篇)》从上海养宠人群家庭结构来看,已婚人群占比高达60.8%,其中“已婚有子女”的比例为38.3%。该机构发布的《2025年北京市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也呈现出了同样的趋势,从北京养宠人群家庭结构看,已婚人群占比59.2%。

图片

与此同时,从支出占比来看,男性更倾向于高消费。上述报告显示,33%男性将月收入10%~15%用于宠物消费。

图片

养宠需求的崛起,指向了更共性的原因:情感需求。

图片

回忆第一次决定养宠的原因,除了非自愿的汪旭,其余多名宠物主的回答都是因为“喜欢”。“世界破破烂烂,小猫缝缝补补”。生活在广州的刘雯(化名)养了一只8岁的蓝猫,名叫内内。“想到下班有猫等着你回家就很治愈。一回家它就会扑向你,上班的烦恼就没了”,刘雯表示,“你可以疯狂吸猫,撸猫,对着它碎碎念,加班的时候还会躺在旁边陪着你,幸福感真的很高”。

正养着一只4岁猫咪“墨墨”的王玉敏(化名)也表示,“猫咪陪伴我度过了很多乏味的时光。”

在回答“宠物给你带来了什么”时,“陪伴”几乎是最高频出现的词。

朋友可能疏远,婚姻可能破裂,职场关系更是随时变动。但从进入家庭起,宠物的一生几乎全程与宠物主相伴。而在城市生活的大多数人并不会与自己的父母、其他家庭成员、朋友或是成年后的孩子,如此长时间的朝夕相处。

仅仅只是时间的累积就会改变关系中情感的浓度。一项调研结果显示,养宠三个月以内,人们在心理上有时还将宠物看成是玩具、一般动物,在每天喂养中,感情随之加深。养宠一年后,宠物身份就开始发生变化,它不再是人们眼中的玩具、一般动物,而是宠物主的朋友,甚至是家庭中的一名成员。

图片

而宠物并不仅仅只是陪在身边,它还会领会你的意图,体察你的情绪,给你足够的情感慰藉。

“物质上我养活它,精神上实际上是它养我”。在东莞养着一只2岁半柯基“哒哒”的王茉莉(化名)向记者表示,“世界上很多事情投入也不一定有回报,但是对小狗付出,却能换来全身心的爱。”“尤其是在感受到你情绪低落的时候,它会蹭蹭你,扒拉你的衣角。”

养了一只9岁狸花猫和一只5岁蓝猫的许佳(化名)也表示,两只猫咪陪伴她度过了许多艰难的时刻。因为猫毛可能会诱发她的鼻炎和哮喘,因此猫咪通常只能待在客厅,不被允许进入她的房间。

2021年,“因为失恋,失业,那段时间心情特别差,我经常在房间里崩溃大哭。那时候无论任何时候,只要我打开房间门,都会发现它们蹲在门口陪着我。”许佳表示,“猫咪是非常高冷的动物,不像小狗任何时候都围着你转,一喊就来,猫咪是你喊它很多遍,你明知道它们不仅听见了,也听懂了,但就是不过来。”

“但那段时间,几乎我走到家里哪个地方待着,它们都会跟过来,坐在旁边陪着我。等我挨过那段时间之后,它们就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2025宠物经济洞察报告:1.24亿只宠物重构3000亿“人宠共生”新市场 https://klqsh.com/news/view/186009

相关内容

宠物经济逆势增长,撑起3000亿消费市场
2025年中国宠物经济报告
2025年社交化宠物经济:中国宠物互动平台增值空间
中宠股份半年靠宠物零食进账15亿
2025国际宠博会/世界宠物博览会/世宠会
中国品牌引领全球宠物经济新浪潮
宠物经济 宠物经济的行业前景十分广阔,具有以下特点:一、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养宠人群扩大: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单身经济、...
首个“宠物”本科专业招生,教育紧跟宠物经济步伐
宠物产业消费升级 天元宠物上半年净利润增长20.14%
宠物经济爆发,养宠是否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