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跟着东坡逛苏堤

发布时间:2025-04-02 02:53

东坡肉是苏菜经典,由北宋文学家苏轼创制 #生活技巧# #饮食烹饪技巧# #中餐烹饪历史#

潮新闻客户端 周勇

刚刚走过南山路人行道,迎面就是杭州东坡纪念馆了。今天苏学士特地挑了个下午时光陪我逛苏堤。说实话,从宋朝过来一趟不容易,我得好好陪老市长逛逛。

一到南口东坡纪念馆,东坡先生很是感慨,他说:“杭州老百姓太热情了。建个亭呀草堂什么的就够了,还要搞个两层楼纪念馆,有点破费了。老夫既惭愧又感动,不知如何是好?”

我说:“先生修缮西湖,大功一件。杭州百姓感激而为,杭州父母官顺承民意,这是应该的。”

东坡先生还是推辞,要求能不宣传就不宣传,不搞封建迷信。

我们顺着三月的春风走在桃红柳绿的大堤上。东坡先生对于桃花柳叶是熟悉的,但他没想到苏堤竟然有如此之多的品种。他说记得就是碧桃,粉的、白的。为什么如今花色竟然有那么多。

我此时很是羡慕东坡先生的宋装和他的美髯,后悔自己把胡子刮光,比郭德纲的下巴都亮堂。听他这么说,我赶紧点头。碧桃属于桃树变种,它的花色常见的除了粉红、大红、白色外,还有一种撒金碧桃,一树之上既有红的,又有白的分枝;还有一种,一朵上既有粉的又有白的。

东坡先生说哎呀不得了,还是你们后来者想得多,技术巧。

谢过夸奖。我问先生,苏堤白堤都种桃李,哪个更漂亮。

东坡先生笑了笑,这问题嘛,各得其长吧,白居易市长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便是明证。白堤断桥,那是人流如织之地。六桥唯有木芙蓉、桃、柳,人气不如白堤吧。

“虽然白堤除了‘断桥残雪’还有‘平湖秋月’,但我觉得和‘苏堤春晓’比起来,那还是苏堤更美一些。您看这桃色千般,杨柳依依,还有樟树、栎树,还有樱花、琼花、玉兰、紫藤等花和树。要说诗与文,有陈郁、汪元量、张炎、刘辰翁、吴唯信等等。诗道,‘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苏堤不美,还有哪里更美?”我雄辩地说。

东坡先生接我的话说:“那是你们后来者的功劳。”

我忽然想起一个问题,请教东坡先生,当年修苏堤的时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东坡先生告诉我,答案在他的《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里:“熙宁中,臣通判本州,湖之葑合者,盖十二三耳;而今者十六、七年之间,遂塞其半。父老皆言,十年以来,水浅葑横,如云翳空,倏忽便满,更二十年,无西湖矣。”因为水浅,起不了涵养蓄水作用,乘舟泛游就更别说了。东坡先生做杭州通判时是1071年,第二次来杭,主政杭州时为1089年,相差18年。时间上应该差不多对得上。

“然后民足于水,邑日富,百万生聚待此而后食。今湖狭水浅,六井渐坏,若二十年之后尽为葑田,则举城之人复饮咸苦,势必耗散。”老百姓靠水来养,再过二十年,没有淡水喝,倒灌的江水是咸的,老百姓怎么办?因此,修西湖已经箭在弦上。

东坡先生为什么向朝廷“乞度牒”来开挖西湖呢?难道度牒很值钱吗?

东坡先生告诉我,是的,值钱。“度牒”,本指的是一种颁给僧人的执照。东坡先生向朝廷要了100道度牒,有了度牒就可以免除徭役,它确实是值钱的。卖了17000贯钱。

那修堤也不够啊?我表示不解。

先生笑一笑说:“当然不够,可要是伸手去要。那朝廷没有怎么办。我还想了办法,募捐呀,比如我自己,我可以拍卖字画呀。”

“20万民工,修了半年。那也是很难做到的吧。”我问。

东坡先生说:“为了南北相通,为了百姓出行方便。”他还说,至于百姓的辛苦费,我们自然会发放。乡亲们听说有粮米可发,更加踊跃。人多力量大,从夏到秋,终于在北山到南山间筑好了七段长堤,段与段间留了六处水道。但毕竟钱是有限的,暂时未能造桥。湖北岸一个青年樵夫想出了个好主意,砍了一批树木,拼成木板,造了六顶吊桥。平时吊桥拉起,让里外湖的船只往来通行,早晚把吊桥放下,让两岸乡亲通行。又在长堤两边种上桃树和柳树,一来保护堤岸,二来春天桃红柳绿,为西湖添一美景。

原来,东坡先生修砌的桥,还是吊桥啊。怪不得民间有诗道“西湖景致六吊桥,间株杨柳间株桃”,说的就是这个典故。那时候的西湖胜景,叫“六桥烟柳”,还不是“苏堤春晓”哦。

“苏堤春晓”是后面那个康熙皇帝起的吗?东坡先生也感到不解。

我说,其实南宋以后的画里面,就有了“苏堤春晓”的取名了,不应该只是清朝皇帝取的名字。东坡先生表示赞同,他觉得,西湖十景图,自然是百姓说起来更有魅力,更有意义吧。

“那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束浦)、跨虹桥名是您取的吧。后面有人说压堤桥的位置符合审美黄金分割原则,即0.618。从苏堤北面起点到压堤桥的长度,除以整条苏堤的长度,得到的比值约等于0.618。压堤桥是从北数到南的第三座桥。先生赞同吗?”我问。

东坡先生哈哈大笑说:“你们现代人真的是懂审美啊!不过,我取名的时候,倒没有计算过。压堤桥吧,自然是这吊桥有压堤的东西哦。猜猜看——”

应该指的是这桃花朵朵,株株杨柳吧?要不然指什么?我想。

其实,这压堤桥正对着的是三座石塔——三潭映月。那时候,湖心亭仅仅只是这三个点而已。压堤桥南侧有一座施水庵,庵旁筑有石台,台上有石笼灯,用来为夜行的船照亮前路;压堤桥北侧有一座水仙王庙,庙里供奉的是龙王,也就是西湖的湖神——“压堤”了。东坡先生会心一笑,接着说,你的想象力是不错的,是块写诗的料。我就没想到压堤桥,会是半堤桃花,半堤杨柳。

我们走着走着,刚好走到压堤桥。桥边正有碧桃一棵,那满枝大红的桃花重瓣盛放,像极了心形的爱。桃树是我国种植时间最早的树了。7000年的河姆渡遗址就出土了桃核。如今,它冀求花朵这种形式为苏堤的春天添红挂绿,这不得不让人佩服东坡先生的审美眼光独到了。

“夸父逐日里有‘弃其杖,化为邓林’之说。我种桃于苏堤,其实也会这么想。后辈你说呢。”东坡先生的话恍惚传到我耳边,这时,我身边一直长袖飘飘的学士大人,忽然也化身为一片桃林,在苏堤的春风中沉醉,而又生生不息。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是老市长留给杭州的惦念么。我想起杭州东坡纪念馆进门时那幅画,他长髯飘飘,衣袂飘飘,他说:“居杭积五岁,自意本杭人。”

先生,你本来就是杭州人仰望的一盏灯,让我们在您的照临下,去做那个发光发热、爱杭如初的有心人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址:晚潮|跟着东坡逛苏堤 https://klqsh.com/news/view/18665

相关内容

双首秀!《苏堤春晓》点亮大上海剧场开幕之夜
从苏轼到苏东坡,观逆旅中的灵魂蜕变
3500万网友都在听的意公子,让当代人与苏东坡“共情”
看春晚,逛大集!用这份“隐藏菜单”解锁啥是东北人的“年味儿”
人生高标:狂、旷、谐、适——读王水照《苏东坡传》| 徐景洲
赤壁三叠浪:苏东坡的三重生命觉醒!
历代《东坡笠屐图》 神交心醉都忘言
东坡988岁诞辰——回首千年,走进东坡传奇人生!
春和景明时,共赴东坡“花花世界”——《东坡大家讲》3月12日焕新而来
李白、苏东坡、胡缵宗“江雪”比喻优劣比较谈 | 徐景洲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