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幸福VS精神幸福
幸福在于平衡,包括物质与精神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幸福哲学#
亚里士多德说:沉思的快乐不依赖于外部条件,是最高的快乐。苏格拉底说:享受不是从市场上买来的,而是从自己的心灵中获得的。连号称享乐主义祖师爷的伊璧鸠鲁也说:身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平静是幸福的极致。幸福只是一种主观感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自己觉得幸福就是幸福。
幸福的感受是主观的,也是随时变化的。亚里士多德说:经常发生的是,同一个人对幸福有不同的陈述:当他生病时,他说健康就是幸福;当他贫穷时,他说财富就是幸福;而那些意识到自己无知的,则羡慕那些滔滔不绝地谈论他们无法理解的东西的人。为什么幸福的感受是漂浮不定,随时变化的呢?那是因为,我们人类有“注意力”机制,当我们注意到某个事务,我们很容易把那个事务当成幸福的唯一来源(在一定的条件下)。一旦这项事务不受我们控制,我们就产生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等等的痛苦,这些都是我们狭隘的眼界,极端的价值观导致的。当然,我们的注意力,会因为人生丰富的阅历而变得广阔,会因为经历一些人生体验而变的丰富。从而,我们理解的幸福的含义会更加完整,更加深刻,更加丰富。
那么,这个问题到底怎么看?我们先从物质派和精神派两类人的观点来看看。
物质派认为的幸福
物质是一切的基础,物质的满足才是真正的满足。幸福是获得某种物质之后的满足,只有在那种状态下,幸福才会握在手中。物质派追求的是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更多的金钱,甚至为了使物质幸福的衡量有据可依,试图给幸福制定标准,并有一整套说辞:“等我换了带大露台的房子”“等我买了自己心仪已久的车”“等我找到愿意相伴一生的人”等等。然而打脸物质派的事实是,有很多高收入者认为自己不幸福,也有很多低于贫困线的人认为自己很快乐。
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的幸福感甚至和我们占有的物质成正比,所以我们不断给自己增添各种看的见的物质,不断做物质加法——为家里添置冰箱,买回电视机,配齐洗衣机,再买辆车……。从一无所有的状态到“全副武装”的过程,确实能给人幸福的感觉。但现在,人们的“幸福感”却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提升了。
经济学上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当一个国家人均GDP到达8000美元之后(2019年底,中国人均GDP首次超1万美元),人们“幸福感”就不会再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正比提升。这就是为什么这几年我们的财富越来越多,但是幸福感却没有提升的根本原因。跑得太慌忙忘记了初心,过得太焦虑心态变了样。
不断的向“外”追求,向物质追求,用物质来让自己幸福,这样的幸福最容易动摇,因为人的欲望总会节节攀升,有了大房子还想要别墅,有了车还想要豪华版,有了相伴一生的人还想要名利双收……一直追求的幸福就像驴子眼前的那根红萝卜,永远欠缺一点儿火候。一位哲人说:当欲望超过了一个人的自然需要,超出的部分就是他痛苦的根源。无疑,一个人若只知道一味地追名逐利,那么,他永远也无法获得幸福,只会被日益膨胀的欲望所奴役和折磨。
精神派认为的幸福
卢梭说过“如果世间真有这么一种状态:心灵十分充实和宁静,既不怀恋过去也不奢望将来,放任光阴的流逝而仅仅掌握现在,无匮乏之感也无享受之感,不快乐也不忧愁,既无所求也无所惧,而只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就可以说自己得到了幸福。”如果你的心灵足够丰富,即使身处最单调的环境,你仍能自得其乐。如果你的心灵足够高贵,即使遭遇最悲惨的灾难,你仍能自强不息。每个人身上都拥有快乐的源泉,就看你是否去开掘和充实它。心灵是幸福的源泉,要想活出幸福的状态,心灵需要保持以下这些状态:
1、专注当下。聚焦生活的核心,化繁为简,专注当下。恰当的说,生活应该有很多目标和期待,但有些时候需要认同,有些时候需要选择,有些时候就需要放手。去承担该承担的,去努力该努力的,去做出应有的付出。
2、乐观的仰望。每个人都背负着生活的过往,也许压力沉重,也许负面感伤,但那些经过都会成为成长的印记和风景。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缺乏梦想,而是缺乏实现梦想的坚持;不是缺乏希望,而是缺乏支撑希望的信心;不是缺乏生命的自在和宽阔,而是怀疑了自己走过的路是否值得。
对于个人人生来说,如果物质和精神都达到了一个好的状态,那么个体人生就是幸福的。一个人在精神和物质层面的追求上,如果失衡,他的生活将会混乱不堪。物质派的幸福标准坚硬冰冷,忽略了人性的贪婪。精神派的幸福标准有些虚无缥缈,变化多端,甚至唯心主义。对于大多数的个体而言,幸福的标准应该分别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去健全,它们之间应该是相互依存的状态,脱离任何一方,幸福都不是长久和完整的。那怎样让物质和精神达到好的状态呢?美国作家梭罗提倡简化物质生活,把物质欲望控制在必需品范围内。丰富精神生活,让精神世界丰富多彩,享受更多简单的愉悦。如果一个人能在精神和物质都能自由实现个人的价值观选择,相对自由愉悦,这种状态,就是幸福。
单选|你认为你的幸福是属于物质派还是精神派更多一些?
坚定的物质派,毕竟面包更实在
谁还缺吃穿啊,向往精神幸福
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举报/反馈
网址:物质幸福VS精神幸福 https://klqsh.com/news/view/187099
相关内容
幸福的本质: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哪个才是真正的幸福?幸福指数:物质财富VS精神富足,你站哪边?
超越“物质主义幸福观”的幸福追寻
幸福vs快乐,有何不同
幸福 幸福感 快乐
什么是幸福感(幸福句子精辟简短)
幸福婚姻的三要素:爱、性和物质
幸福人生 一生幸福
幸福哲学探讨:物质丰盈还是内心满足更重要?
幸福离不开钱,但有钱不一定就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