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际变化
适应变化:人际关系中要灵活应对环境变化。 #生活技巧# #人际关系技巧# #人际互动艺术#
年际变化是指地理要素(如降水量、河流流量)在年份间的波动,反映其时间分布的不稳定性,常用于气候和水文领域研究。降水年际变化幅度因区域而异,中国东南沿海因季风影响实际差异显著,西北内陆则较为稳定,整体呈现从西北向东南递增的分布规律 [1] [4]。
中国降水年际变化受大气环流影响显著:南方雨季长达5-10月,北方集中于7-8月,形成夏秋多雨格局。长江流域梅雨量极差达数十倍,主雨带北移导致江淮地区特征重趋明显 [1]。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加剧极端降水事件,导致干旱与洪涝风险同步上升 [2-4]。区域分析显示,吉林省西部和东部降水以年际波动为主,华南后汛期降水存在3年周期波动,与副热带高压位置密切相关。
简介
播报
编辑
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说的是降水量的时间变化表现的两个方面
季节变化是一年内降水量的分配状况。
中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征是: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集中在5—10月;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集中在7、8月。全国大部分地区夏秋多雨,冬春少雨。
中国大多数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一般是多雨区年际变化较大,少雨区年际变化较小;沿海地区年际变化较大,内陆地区年际变化较小。而以内陆盆地年际变化最小。
个人观点
播报
编辑
我认为:年际变化更应该描述的是一种数值上的绝对变化,而不是比率变化问题。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绝对数值的变化,更能反应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变化大小。比如说:某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头年为10mm,第二年为30mm,从降水年际变化比率来看变为头年的3倍,但从绝对数值来看,只上升了20mm,不管是10mm,还是30mm,都反应的是当地降水量非常稀少,影响不大。因此,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年际变化应该用较小(总是降水少)来描述。而东南沿海地区,如果头年降水为1000mm,第二年降水为3000m(受台风等极端天气的影响),从倍率上来看,任然是增加3倍,但降水绝对数值增加了2000mm,对当地的影响来说,是非常巨大的,更能反应当地降水量的一个年与年之间变化的大小。
结论: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降水年际变化逐渐增大。
网址:年际变化 https://klqsh.com/news/view/188063
相关内容
邵春堡:数字时代人际关系变化的趋势和特点华南植物园揭示增温条件下叶际微生物群落的季节变化特征
2025滇池国际咖啡文化嘉年华启动
年轻人的休闲生活正在发生新变化
2025滇池国际咖啡文化嘉年华亮点抢先看
倒计时2天!2025滇池国际咖啡文化嘉年华攻略来了
人际关系如何变得融洽?
一年四个季节的变化
一年四季的变化
今年高考有这些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