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想要在香港电影圈闯出一片天,老演员们必须掌握流利的普通话,才能赚钱养家。香港演员李修贤在某个访谈节目中提到,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以前的港台明星普通话那么好,而现在的年轻演员却说得不好呢?这其中的原因可大有文章。
李修贤分享道,过去的老一辈港星都是出自演艺训练班,当时的无线训练班里,老师的授课语言大多是普通话,几乎不使用广东话。这让他们只能逼自己练习普通话,因为当时拍电影时的对话都是用普通话。此外,现如今香港年轻艺人普通话不流利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很少有从专业培训班出来的机会。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老师普遍用广东话或英语交流,很少用普通话,这造成了他们在普通话方面的短板。
李修贤虽然说得有道理,却没有触及更深层次的主题。的确,无线训练班对培养普通话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为什么香港演员当年必须学好普通话?原因其实与台湾电影市场的崛起息息相关。
那时,在香港,演员如谢贤、陈宝珠、萧芳芳等老牌明星活跃在荧屏上,市场虽然拥挤,但因过小而无法消化众多电影,难以支撑新兴的影视产业。与此同时,台湾的经济正蒸蒸日上,百姓手头宽裕,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香港电影便成为了台湾观众求之若渴的精神食粮。
此时,市场需要发展,观众需要影片,台湾迅速成为港片的最大消费市场,因此那一代的艺人们都得提高普通话水平。另外,当年很多香港电影的投资来自台湾,为了迎合投资方,演员们也自然而然需要掌握好普通话。
香港导演王晶曾在访谈中说道:“当年香港电影的辉煌源于台湾的资金支持,台湾为港片和台片提供了大量排片机会,同时对美国和日本影片的上映进行了限制。在这种保护策略下,港片才能快速发展。”确实,那段时间里,台湾对香港电影的投资非常慷慨,有时候连剧本都未出,拍片计划一出,就凭像刘德华、周星驰、关之琳等大牌明星的名气就能获得先期投资。
当然,也有不少黑钱通过港片圈进行洗钱,涉及各种题材,卖座与否都无所谓。后来,因种种原因,台湾逐渐放开了好莱坞电影的市场,香港电影在台湾的地位也随之下降。
不过,再往后,随着后期制作和配音的普及,演员的普通话水平也就不再被严格要求,配音可以解决一切。这使得许多年轻演员对学习普通话的态度变得不那么认真了。然而,学好普通话始终是大势所趋,对未来来说,这不仅关乎演员是否能讲好普通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