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鲁迅作品②│真识路么

发布时间:2025-08-28 07:22

文学大师鲁迅的《呐喊》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书籍推荐#

读鲁迅作品②│真识路么

走出“象牙之塔”——大学校园的当代青年,真的需要“人生导师”,也真的有“人生导师”吗?这在今日生活中,应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怎样思考与把握这个问题呢?我想,还是来借鉴一下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导师》为好。

“要前进的青年们大抵想寻求一个导师。然而我敢说:他们将永远寻不到。寻不到倒是运气;自知的谢不敏,自许的果真识路么?凡自以为识路者,总过了‘而立’之年,灰色可掬了,老态可掬了,圆稳而已,自己却误以为识路。假如真识路,自己早就进向他的目标,何至于还在做导师。说佛法的和尚,卖仙药的道士,将来都与白骨是‘一丘之貉’,人们现在却向他听生西的大法,求上升的真传,岂不可笑!”

这样一段话语所富含的思想,无疑是将“导师”问题“破题”了——提供了一个把握“导师”问题的“鲁迅眼光”。那么,该怎样从鲁迅先生这娓娓的话语中得出准确判断呢?我以为,要点该是:(1)“要前进的青年”寻找“导师”是有现实可能的。(2)“全面的导师”是“永远寻不到”的。(3)“寻不到倒是运气”——迫使人自立自强。(4)可做“导师”者,至少是过了30岁的人,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4)“自知的谢不敏”——有自知之明的人,是不会妄称“导师”的。“自许的”呢?未必真正“识路”,不过“圆稳而已”。(5)和尚道士“将来都与白骨是‘一丘之貉’”,即是鲜明地指出,走好人生道路不能迷信所谓‘导师’者。

有人可能会说,鲁迅先生这些思想我都想明白了,但我确实想找一位“人生导师”,该怎么办呢?我们接着看鲁迅先生怎样讲:“但是我并非敢将这些人一切抹杀;和他们随便谈谈,是可以的。说话的也不过能说话,弄笔的也不过能弄笔;别人如果希望他打拳,则是自己错。他如果能打拳,早已打拳了,但那时,别人大概又要希望他翻筋斗。”这就揭示了实质——找“导师”,就是找一个可资借鉴的人“随便谈谈”,全知全能的“人生导师”是根本不存在的,寄望“导师”帮助自己解决一切问题,要么是妄想,要么是幻想。我以为,“天道酬勤”,“自助者天助”,是任何个人寻求“导师”帮助的根本逻辑前提。——“懒汉懦夫”,谁人愿做其“导师”。所以,青年在人生途程中,遇有苦闷、曲折、不解时,与人特别是与那些刚毅坚卓者“随便谈谈”,是为最佳的“导师范式”。

在本文的最后,我提出自己的一个主张:《鲁迅全集》就是青年人生,以至整个人生的经典导师读本,只要拥有一套,就是随时随地的良师益友。阅读鲁迅先生上述文字,不是很能感觉得到吗?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读鲁迅作品②│真识路么 https://klqsh.com/news/view/192761

相关内容

鲁迅经典《朝花夕拾》读书分享会:在时光碎片中重遇鲁迅
鲁迅励志小故事(精选22篇)
鲁迅一生是诗
夜读 | 李舒:为什么鲁迅喜欢吃河南菜?
鲁迅的名人故事(通用15篇)
关于鲁迅的小故事(名人轶事 :关于鲁迅的10则趣闻)
以“鲁迅VS周树人”的形式演绎热门话题,“鲁迅式脱口秀”引200多万粉丝追看
重读《孔乙己》:与鲁迅先生对话,那些埋藏至深的时代印记
鲁迅《幸福的家庭》原文及读后感
鲁迅的“烟”,该不该点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