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推“限时拍照”,旅游秩序和游客体验能否兼顾
拍摄美景时,注意遵守公共秩序和环保规定。 #生活技巧# #自驾游建议# #风景名胜推荐#
景区推“限时拍照”,旅游秩序和游客体验能否兼顾
2025年08月28日 06:43 来源:深圳特区报 钟智维
暑期旅游旺季,热门打卡点拍照留念者大排长龙。对此,江西婺源篁岭景区、江西南昌八一广场等一些景区推出“限时拍照”措施,有的限时30秒,有的限1分钟,有的限5分钟。这些措施引发广泛热议,如何通过科学管理兼顾景区秩序和游客体验,网友各抒己见。
@莺子:限时拍照挺好的,有序排队拍,才能拍出美美的照片。不然人挤人,拍出来的照片都不知道主角是谁。
@贺利Hori:给这种人性化管理方式点赞!限时有序拍照应在全国各景区推广,其他景区快来抄作业吧!
@爱上摄影~:限时本身没错,但要合理设置时间。如果时间太短,焦都对不好,角度也没找好就到时间,这样就失去“旅拍的意义”。
@不眠斑马:限时拍照本质上是为了保障大多数人公平享受美景的权利,可以说是一种管理创新。要让这样的文明规定,逐渐转化为大家的素养。
@Zhang#:景区要以兼顾大多数群体的需求为要。拍照超时了就接着去排队,和游乐场游玩设施排队一个道理,不可能让少数人挤占大多数人需求和时间。
@二七画生:考虑到老人小孩等群体,建议限制时长两分钟,同时给出可供参考的摄影参数、角度,或由工作人员协助拍摄、指导打卡姿势,节约取景时间。
@仁仁仔2022:限时也要分情况,如果在淡季或者景区人流不大,完全没必要。人流很大的情况限时排队拍照,不仅能维持秩序,游客体验感也会倍增。
@旅游发烧友_zz:限时拍照举措对商业拍摄、摄影爱好者不太友好,他们往往携带专业设备,需要来回调整参数、角度进行创作,甚至就为了抓取某个瞬间。景区也需考虑这些游客的需求,开辟不限时或收费拍照区域。
(整理:钟智维)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经评论| 中经天天评| 网言众议| 经点热评| 理论前沿| 声音| 经济学人| 经济眼| 观察家| 专题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网址:景区推“限时拍照”,旅游秩序和游客体验能否兼顾 https://klqsh.com/news/view/193335
相关内容
网红景区推出“限时拍照”,景区管理如何精准有序?网红景区推出“限时拍照” 景区管理如何精准有序?
中国景区探索“游戏+旅游”吸引年轻游客
沉浸式旅游带来新体验,景点商家抓住新商机
“在中国旅游,体验很不错”
景区游览安全须知
旅游景区+帐篷酒店=“游客's”
景区旅拍干扰游客正常观光,没有边界感到惹众怒
体验式旅游
数字文旅与智慧旅游:个性化时代的旅游体验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