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内推前任成为脱单自救新招,婚姻咨询师:真正追求的不是经过认证的“好人”,而是无需认证的对的人
简单生活,不等于无所追求,而是追求内心真正的满足。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简单快乐的生活哲学# #简单生活艺术#
火红的玫瑰,精美的礼物,配上自拍者的甜美笑容……今年七夕之际,婚姻咨询师汪群群刷到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发布朋友圈的晓慧,是汪群群一直牵挂的咨询对象。晓慧去年结婚,她的丈夫陈伟,是由她的闺蜜、汪群群另一位咨询对象彤彤介绍给她的。“比较特殊的是,陈伟是彤彤的前男友。晓慧告诉我,内推前任是当下年轻人脱单自救的新招。”汪群群告诉新闻晨报记者。
“当时我还有点惊讶。从事HR工作的彤彤说,内推作为一种人才介绍的手段,在职场中并不稀奇。当内推的对象变成前任,意味着一种稀缺资源的认可——此人虽不适合我,但经我亲自验证,为人可靠,还是值得托付的。”
在晓慧的朋友圈下,汪群群送上祝福,“祝你们‘但愿朝夕,何止七夕’。”
她将靠谱前任“内推”给闺蜜,促成一段佳缘
彤彤与前男友陈伟的恋爱分手过程,以及促成陈伟和晓慧走到一起的过程,汪群群都在婚姻咨询工作中了解到了。而在接触了更多类似案例、调研了年轻人们的想法后,汪群群总结说:“内推前任并非心血来潮的荒诞,背后是追爱年轻人对靠谱婚恋的需求。”
一开始来进行咨询的,是彤彤和陈伟。当时,两个人正面临“要么结婚,要么分手”的尴尬局面。
彤彤和陈伟经亲戚介绍相识。彤彤是上海本地人,毕业于211高校,目前已在一家中型企业做到中层,“她来的时候,整个人的样貌、气质让我眼前一亮。”汪群群描述。
陈伟比彤彤大十岁,彤彤总觉得他“太成熟了”,但周围的人都说,陈伟的条件已经是她的“相亲天花板”,不容错过。陈伟是从美国留学归来的海归博士,长相正气,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而彤彤因为父母早逝,在亲戚家长大。“大家都说,他的优势正好能补足我的缺失,因此催我们谈朋友试试。”
在约会的半年中,彤彤发现,陈伟经常不看手机,自己找他老是找不到。陈伟却说,自己在实验室正常工作,不会一直盯着手机,每次看到一大堆彤彤打来的“未接来电”,压迫感顿生。
陈伟把彤彤当成小女孩看待,每次彤彤责怪他,他总是一笑了之。但彤彤总觉得没有安全感,认为男友不在意自己,说明他并不是很喜欢自己。
陈伟也发现,由于年龄、生活背景的差异,两个人很多地方没办法同频。但是基于他的修养,他认为自己不应该和女友争执,很多问题他不认同就选择不回复、不回答,他的逻辑是“我不想拒绝你是因为不想伤害你。”
谈了半年后,两人来咨询“该结婚还是该分手。”34岁的陈伟说,自己相亲、恋爱是奔着组建家庭去的,如果不结婚,还是分手算了。在这一点上,彤彤和他的意见倒是一致的。
汪群群为两人做了依恋关系的量表测试。“依恋关系分为4个类型——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混乱型,这四类模式深刻影响个体从婴儿期到成年期的亲密关系表现。彤彤是焦虑型,而陈伟是回避型。”
“焦虑型和回避型一开始会相互吸引,因为一个追一个逃。但在相处过程中,焦虑型的人会不断提出要求,被回避型的人视为攻击,然后回避型的人开始逃避,彤彤和陈伟的矛盾就是这样来的。”
在进一步的了解自己、了解对方后,彤彤和陈伟和平分手。不过,他们对于彼此的人品还是非常认可的。
由于彤彤曾向闺蜜晓慧倾诉过恋爱细节,表达过自己的不解,晓慧帮他们进行过行为解读。而在晓慧看来,陈伟还是很不错的,自己能够理解他处理感情的方式。聊的多了,彤彤灵机一动,“要不把你介绍给陈伟试试?”
出于对彤彤的信任,陈伟和晓慧都接受了她“内推前任”的建议。一年后,彤彤收到了陈伟和晓慧的结婚请柬,自己也找到了新的男友。“从外在条件来说,他没有陈伟那么出挑,但我觉得他更适合我,给了我最在意的安全感。”彤彤说。
“内推前任”成为年轻人脱单自救新招
陈伟和晓慧结婚时,又来汪群群这里做了一次新婚指导。她分析,晓慧在依恋关系中属于安全型,对于回避型的陈伟来说,是恰到好处的包容。
在咨询交流中,陈伟和晓慧表达了一个共识:从认识一个陌生人,到走进婚姻,离不开大量时间和情感成本的投入,熟人圈层是很多人唯一可触及的婚恋资源池。来自前任的推荐背书,或多或少提供了安全感,也促成了彤彤“内推前任”的成功。
前段时间,在团区委举行的一次相亲交友活动中,汪群群调研过年轻人对“内推前任”的看法。
35岁的白领茜妮告诉她,自己相亲过好几十次,介绍人有亲友、父母的朋友、邻居、同事等等,但“他们觉得合适的人,我觉得并不合适,可能他们也不是很了解我吧。”
在场的不少人表示,相亲路上也有同样的感受。因此,如果是身边的密友推荐来的可靠异性,自己是愿意接触一下,“算是一种脱单自救新招吧,毕竟介绍人了解我、也了解对方。”
29岁的紫仪说,自己不久前刚结束了一段恋爱关系,也把前任“内推”了。“相亲认识的,双方家长非常希望我们建立恋爱关系,谈了7个月,可惜始终找不到很爱的感觉。但我觉得这个男生人很不错,靠谱,值得信任,就请我妈妈把他介绍给了别人。”
社交媒体上,网友们将“前任内推市场的单身青年”划分为不同类型,认为“人品可靠,家风好,对男/女朋友好,性格稳定”的前任,最值得推荐。
汪群群说:“内推前任,其实也是推荐者、前任、得到推荐的一方构成的三角互动模式。这当中还需要考虑情感的平衡。如果能够客观、理性地处理问题,会感觉情感的转移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前任做了爱情的选择,而推荐者为自己爱的两个人缔结了一段好姻缘,而且还是有意为之,也是一桩美事。
追求的不是经过认证的“好人”,而是无需认证的对的人
至于推荐人如何面对前任以及自己,如何对待三方关系,汪群群以咨询师身份提出了心理学的建议。
首先是对过去保持一种坦然,开诚布公。既然愿意内推前任,即表示欣赏前任这个人的优点、闪光点。同时正视自己和前任无法继续的原因,直接表达出来,不要掩藏,也认可之前的情感经历丰沛了自己。
推荐人对将来要有一种明确的规则,曾经亲密过的前任,已经步入了新的情感阶段,双方之间保持一定的边界和空间隔离。
推荐成功后,如果自己还单着,也没关系,是否恋爱、结婚不影响人生的精彩,允许自己做自己,也要相信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另一半。
在汪群群工作地点附近的商场,大屏幕上已经在循环播放各种七夕文案。
“七夕为什么不和我见面?就因为我们从来没见过吗?”
“快七夕了,我们的关系是你公开还是我造谣?”
汪群群对记者说:“你看,七夕的热度还是很高的。年轻人仍然渴望爱,‘内推前任’不过是他们呼唤‘靠谱的爱’的一种方式。”
她说,从心理学上进一步剖析,接受内推的一方真正渴望的,其实不是经过认证的“好人”,而是无需认证的对的关系和对的人。
在描述一个恋爱对象时,人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用上一些标签,“他卖相好”“工作稳定”“学历高”“待人体贴”……但爱情不是考试,条条框框的匹配,并不一定能带来爱的感觉。最珍贵的是人与人之间,从相识到相知,从了解到理解、从陌生到信任、从摩擦到包容的过程。“人们重视七夕,重视爱,最重要的还是要勇敢去寻找和奔向心中的爱。”
网址:当内推前任成为脱单自救新招,婚姻咨询师:真正追求的不是经过认证的“好人”,而是无需认证的对的人 https://klqsh.com/news/view/195623
相关内容
心理咨询师的学历要求:专科以上学历是必需的吗?[焦点访谈]心理咨询师(新职业。新创造一)
什么是心理咨询,为什么做心理咨询?
动力学咨询师给建议的实证探索
2025年心理咨询师培训证书有用吗?
正式发布!海西心理咨询机构哪家好?
情感心理咨询
权威发布!青海心理咨询机构哪家好?
婚姻生活不是诗和远方,而是柴米油盐中的坚守与成长
山东奔赴咨询:夫妻共成长,婚姻幸福的进阶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