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争议:取悦自己还是迎合他人?美的裁判从来是自己
生活美学是热爱生活,热爱自己:悦己者人恒悦之,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个人生活感悟# #生活美学观点#
#化妆#女性化妆打扮:到底是取悦自己,还是在迎合谁?
早上在地铁里刷手机,刷到个热帖吵翻了天:“女生化妆到底是为了自己开心,还是给男生看的?”底下评论区快打起来了,有人说“当然是取悦自己,老娘化完妆走路都带风”,也有人怼“别装了,不就是为了让异性多看两眼?”
其实啊,这事儿哪有那么绝对。
就说我闺蜜小琳吧,她化妆那叫一个“分裂”。工作日早上起不来,洗把脸涂个防晒就冲去公司,说“反正同事都看腻了,舒服最重要”;但周末要是约了姐妹下午茶,能在镜子前捣鼓俩小时——眼妆要画渐变,口红得叠涂,连高光都要打在颧骨和鼻尖上。问她折腾啥,她翻个白眼:“你懂啥?姐妹们见面就是大型审美交流会,我这叫‘给姐妹长脸’,跟男生有半毛钱关系?”
你品,你细品。女性的“打扮雷达”从来都不是单线程的。
往前倒腾几十年,我妈说她年轻时流行“红脸蛋”,姑娘们揣着廉价胭脂往脸上抹,不是为了讨好谁,是觉得“这样显得有精神,干活都有劲”;再看现在的短视频,00后小姑娘画着“丧系妆”,眼线飞上天,嘴唇涂成哑光黑,评论区一堆人夸“酷飒”,这审美放十年前,估计得被长辈说“不像话”。
说白了,打扮这事儿,更像个“社会暗号”。就像原始人用兽骨装饰自己,既是部落身份的象征,也是对“美”的本能追求。现在的化妆品、穿搭,不过是换了形式的“兽骨”。
有人说“化妆就是迎合男性凝视”,这话太片面了。你去看看美妆圈,大部分爆款测评、妆容教程都是女性做给女性看的。小红书上搜“约会妆”,高赞笔记里一半是“如何让 crush 心动”,另一半是“姐妹听我的,这个眼妆显嫩到掐出水”。女性对美的审视,有时候比男性苛刻多了。
当然,也不能否认外界审美的影响。比如职场上,总有人说“女生化点淡妆是对客户的尊重”;相亲时,介绍人可能会暗示“穿得温柔点更讨喜”。这些隐形规则像空气一样存在,你说完全不受影响?不太现实。
但要说这就是“迎合男性审美”,又把问题简单化了。就像我那刚失恋的同事,之前为了男友喜欢“清纯风”,把衣柜里的短裙全换成了长裙,口红从姨妈红换成了豆沙色。失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长裙全塞回衣柜,重新涂上最爱的正红色,拍着桌子说:“老娘终于能做回自己了!”你看,她迎合过,但最终还是会回到自己舒服的频道。
社会心理学里有个“自我决定理论”,说人做一件事,要么是外部动机(比如为了别人的评价),要么是内部动机(自己开心)。但打扮这事儿,更像是“内外动机混合体”。就像你穿漂亮裙子,既能收获路人的回头率,也能自己对着镜子转圈傻笑,这两种快乐并不冲突。
最有意思的是,女性对“打扮”的态度,还跟状态强相关。心情好的时候,涂个亮色系口红能开心一整天,这是取悦自己;压力大的时候,可能连头发都懒得梳,觉得“美丑无所谓,活着就好”。高峰期时精致到发丝,低谷期时放飞自我,这才是真实的生活啊。
说到底,化妆打扮从来都不是“二选一”的选择题。它可以是取悦自己的小确幸,是应对社会的保护色,是姐妹间的社交货币,偶尔也可能是对某人的小心思。就像你穿舒服的拖鞋是为了自己,穿高跟鞋可能是为了场合,但这不影响你既喜欢拖鞋的自在,也享受高跟鞋带来的挺拔。
所以啊,别再纠结“为了谁”了。女性拿起化妆品的瞬间,更多的是在说:“我想成为我喜欢的样子,这就够了。”至于别人怎么看?那是他们的事。毕竟,美的最终裁判,永远是自己。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举报/反馈
网址:化妆争议:取悦自己还是迎合他人?美的裁判从来是自己 https://klqsh.com/news/view/196574
相关内容
生活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取悦自己悦人者众,悦己者王:如何真正爱自己,创造美好人生
化妆:让自己更加美丽
时尚是迎合还是自洽
取悦自己,生活更美好
让自己开心是一种能力,中年人的5个悦己清单
学化妆好还是美容好?大浪去哪个化妆美容学校好?
赵露思自己化妆拍杂志引热议!公开黑粉短信,称自己爱化还要化一辈子
取悦自己,活得有趣
如何通过写作来取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