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及其循环模式
自我调整和成长的心理学概念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自我认知心理学#
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及其循环模式
(2013-02-27 07:35:55)
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是由Zimmerman (1989)首先提出的,它的内涵是指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的效果、达到学习的目标,而主动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的过程.自我调节学习者依靠自己主动去获得知识技能,而不依赖教师、家长或其它教育机构.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学习便成了自我调节学习,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学习的学习者才是真正的积极主动的主体.1996年以Zimmerman教授为首的一批心理学家提出了自我调节学习循环模式,认为自我调节学习是一个循环过程,包括自我评价与监控,目标设置与策略计划,策略执行与监控及策略结果的监控.如下图,巴里﹒J﹒齐莫尔曼、塞巴斯蒂安﹒邦纳、罗伯特﹒科瓦齐主编的《自我调节学习:实现自我效能的超越》一书详尽地把自我调节学习循环模式论述为四个步骤:
(1)自我评价与监控是循环模式的第一个环节.在该环节中,学习者要根据自己先前的表现和结果,判断自己学习的效能.换句话说,学习者要能够评价自己在某一项学习任务上的现有能力与水平.
(2)目标设置与策略计划是循环模式的第二个环节.它包括学习者分析任务,设置目标、计划和改进学习策略.当学习者开始学习一个陌生的主题时,通常缺乏将任务分解的能力,并且总是不能为自己设置特定的目标或形成某种有效的学习策略.这时,教师就应该教学生如何去分析学习任务,如何设置有效目标以及如何选择恰当的策略.
(3)策略执行与监控是循环模式的第三个环节.它指学生试图在结构化的情境中使用某种策略,或在使用该策略的过程中监控其精确性.这个环节受以往所使用的策略性质、教师或同学的反馈以及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
(4)策略结果的监控是循环模式的最后环节.它是指学习者对自己使用的每种学习策略的结果所进行的监控、反思与修正,以决定所选策略的有效性.通常情况下,当学习者刚刚开始监控新学习策略的有效性时,常常不能确定哪一种策略与哪种结果相联系.但是,通过一定的实际练习,学习者就会精致自我监控,最终了解和掌握学习策略与结果的关系.可见,学会对策略结果进行监控是保证自我调节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同时作者也给出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自我调节学习循环模式的可行性.
网址: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及其循环模式 https://klqsh.com/news/view/201778
相关内容
自我调节学习的理论概述及其教学实践自我调节学习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概念及其在心理学领域的影响
自我概念
数据驱动的自我调节学习动态评价模型研究
调节模式理论:自我调节领域的新进展
自我调节教学设计.docx
教师支持对在线学习者自我调节学习的影响研究
《消费者行为学》第五章 自我概念、生活方式与态度理论.pptx
自我调节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