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文学改编影视作品蓝皮书》发布——双向赋能 融合共生

发布时间:2025-08-31 07:02

《活着》电影改编版本,视觉与文字双重感动。 #生活乐趣# #读书推荐#

光明日报记者 谢云开

如何进一步推进文学作品向优秀影视作品转化?4月26日,恰逢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作家协会社联部与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故事研究院联合发布《2023年文学改编影视作品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

蓝皮书旨在为当下文学作品与影视转化双方提供经验,对未来的内容创作提供积极的指导,帮助市场从多方面体认发展规律。无论是前期内容的准确性,还是文学影视转化后的社会影响,都是该蓝皮书的重要关注点。

蓝皮书显示,2023年全年主要平台播放的剧集约237部(改编剧127+原创剧110),内地223部(改编剧126+非改编97),全部内地剧集中,改编剧比例超过一半,充分说明改编是剧集内容的重要生产路径。

通过数据整理及分析,蓝皮书帮助作者在作品改编的过程中梳理创作思路,为影视合作方提供读者反馈数据,收集平台方的改编建议,帮助作者更好地了解作品畅销的市场原因,赋能文学的影视转化。

在影视改编的文学原著选择方面,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并重,实现了多元发展,这既满足了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也丰富了影视作品的类型和风格;在影视转化方面,改编源于文学也要合于影视,充分发挥了文学与影视之间的互补性;在作品质量方面,故事为王、情怀至上,好故事才是作品质量的最可靠保障。

蓝皮书对文学改编影视作品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发展建议:一是在文学IP的初期挑选上,要艺术性与商业性兼顾、严肃性与通俗性兼顾、理想性与现实性兼顾;二是在文学IP的深度开发方面,要关注媒介属性匹配、受众圈层开发、文化整合增殖、创作团队提质、海外市场拓展五个维度的建设;三是在文学IP的后续衍生方面,要努力走向专业的产业化、开发的系列化道路。

当下,文学的影视化向着精品化、主流化、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进。决定剧集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改编能否既尊重原著作品又尊重影视创作规律,能否在叙事需要、艺术规律、观众期待的统一中实现对原著的创新与超越。2023年出现了一批在原著与改编之间达到平衡、创作出具有独特影视美学的剧集作品。文学携手影视,必将碰撞出新的更耀眼火花。文学继续发挥母本作用,为影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文学力量。文学与影视将在双向赋能、融合共生中,共同创造更多具有社会影响力和艺术价值的精品力作。

中国作协社联部主任李晓东、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众、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余飞等出席发布活动。

《光明日报》(2024年04月28日 04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举报/反馈

网址:《2023年文学改编影视作品蓝皮书》发布——双向赋能 融合共生 https://klqsh.com/news/view/202399

相关内容

何向阳|文学与电影:百年共生 双向赋能
《2023中国适量饮酒快乐生活蓝皮书》发布:赋能消费者美好生活,促进酒业可持续发展
文学与影视的双向奔赴,不止于“IP改编”
抗战题材影视作品:从传奇改编到类型融合
文学作品改编影视剧——好书打底 好剧出圈
上海电影电视节论坛:探索文学与影视“双向赋能”
芒果TV在厦门举办“新芒影视文学计划” 发布会
今日2023青岛数字文化应用发展大会拉开帷幕 青岛影视周热点 “剧透”抢先看
《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22)》发布
CCBN2024丨《2023年中国影视新技术发展报告》发布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