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拆解过程中的思考与感悟分享
通过写游记分享深度旅行的思考与感悟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旅行生活体验# #旅行心得体验#
在探索游戏拆解的旅程中,许多初入游戏行业的新人或许会感到迷茫。他们或许会问自己,拆解游戏的意义何在?又该如何着手进行呢?通过研读众多拆解方法论与实例,笔者希望能分享一些自己对“游戏拆解”的独到见解与实用方法。
拆解游戏需明确目的
在初探游戏拆解的领域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形式的拆解作品,包括长篇大论的文章、视觉设计精美的PPT,以及复杂的资源循环图和系统框架图。然而,这些拆解作品往往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大多罗列了众多游戏元素,却缺乏对设计深层次的思考与分析。
因此,我们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游戏拆解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没有目的性的拆解,就像一篇缺乏灵魂的读后感,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拆解过程中,我们应该直面核心疑问:我们为何要进行这篇拆解?哪些游戏体验是出色的?这些体验又是如何被巧妙设计的?我们的分析应当独特且具代表性,同时考虑结论的实用性,避免泛泛而谈。
图示仅供示例,无其他恶意意图。
图源自网络,仅供示例,无其他恶意意图。
在拆解文章的过程中,赋予目的性至关重要。目的通常源于一个疑问或一份好奇,例如探讨黑魂与只狼在箱庭关卡设计上的差异,或是研究怪物猎人中不同武器如何设计出独特狩猎体验。当我们在网络上搜索后发现尚未有人提出类似疑问时,这种好奇心便转化为一种使命感,为拆解提供了动力。
然而,仅仅拥有好奇心和使命感并不足够。我们还需要确保所提出的问题具有合适的尺度与意义。例如,“A厂商与B厂商的MOBA产品有何差异?”这样的问题可能过于宽泛,难以深入探讨具体设计。相比之下,聚焦于两者战斗系统或社交系统等特定方面的差异化设计与体验,将更有助于我们进行深入拆解。
此外,在分析服务型游戏与内容型单机时,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思路。尽管某些系统在商业化角度取得了巨大成功,例如命座系统和圣遗物系统,但这些系统往往难以赢得老玩家的好评。这提醒我们,在分析时不仅要考虑玩家体验,还要综合考虑商业因素、市场策略等多方面因素。
服务型游戏的分析重点在于探索其付费模式与用户留存策略,特别是对于那些非玩法导向的服务型游戏。当然,这并非意味着服务型游戏不能从常规角度对玩法设计进行分析。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当深入理解这一点后,许多先前看似复杂的“设计难题”便迎刃而解,因为这些系统设计背后的主要驱动力往往在于商业化层面。
实际上,那些同时参与过商业项目和单机项目开发的开发者,对此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在商业化项目中,任何游戏系统的设计,其商业层面的考量通常都会优先于玩法层面的设计。
在明确了拆解的目的并掌握了适当的方法后,我们就可以着手开始对游戏进行深入拆解了。笔者总结了两种常用的拆解思路与方法:功能分析法和体验还原法。
功能分析法主要是通过记录和分析游戏中的各种功能,进而探索它们如何影响玩家的游戏体验和游戏的商业化目标。而体验还原法则更侧重于从玩家的主观体验出发,试图梳理和归纳出塑造这种体验所需的功能与系统。
这两种方法各有千秋。功能分析法上手更容易,也更容易发现系统或功能之间的联系。然而,体验还原法虽然难度相对较大,但它能帮助我们从塑造体验的角度进行自上而下的拆解,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设计的内涵。
因此,笔者建议在实际分析游戏中交叉使用这两种方法,以获得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深层次的拆解过程中,经常需要拉表进行数值的反推,因为游戏中的各种数值,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在底层塑造着玩家的体验。这一步骤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优先考虑那些直接暴露在外的整体数据部分,再逐步深入到细节。这也是笔者强调在拆解前明确目的与问题的重要性,因为只有清晰地知道我们要“解什么”和“怎么解”,才能更高效地进行拆解工作。当然,每个人的拆解风格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通过对早期版本和现版本《云顶之奕》棋子卖出价格的变化进行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洞察到设计师的深层意图。在拆解过程中,我们应当时刻追求细致与周密,而在解读阶段,则应致力于提出独到见解和代表性观点。若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同类游戏来加深理解。整体而言,拆解与体验应遵循先拆后解、自上而下、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
拆解与体验(分析评测)的微妙差异
实际上,拆解与体验之间的界限有时并不那么清晰,二者并非截然对立。然而,若要刻意区分这两者,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微妙的差异。
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体验文档往往更易于被未曾接触过该游戏的读者所接受。阅读完体验文档后,读者会形成一种对游戏整体样貌及其独特之处的直观感受,即便他们未曾亲身游玩。
注重细节,以功能解析为核心
相较于体验文档所侧重的美观呈现和功能罗列,拆解文档则更注重深入剖析游戏的各个细节,以功能解析为核心,为读者提供一种“虽不明,但觉厉”的阅读体验。
一篇在Medium上发布的海外开发者游戏拆解文档
从写作目的来看,体验文档主要站在产品和市场的视角,对游戏的核心玩法和各个系统进行概述和分析,辅以个人的体验感受。然而,其分析往往停留在体验层面,缺乏深入探讨。
相比之下,拆解文档则更侧重于从实际落地的角度来审视设计。拆解的过程,就像是与设计师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我们深入剖析每个设计的动机和意图,探究个人风格鲜明的作品背后的设计理念。这不仅需要时间和精力,更是一种对设计师创造力的致敬。
结语
拆解的本质,在于将抽象的游戏体验转化为具体的规则和设计元素,并通过归纳和模仿来创造出符合自己期望的体验。在设计领域,不存在绝对正确的方法论或思维方式,因此,拆解文档的价值在于其独特的学习和思考方式。如果你在阅读本文后产生了共鸣,或者对某些观点持有异议,都欢迎我们共同探讨和交流。
举报/反馈
网址:游戏拆解过程中的思考与感悟分享 https://klqsh.com/news/view/203042
相关内容
魂斗罗手游拆解:游戏玩法与养成系统深度解析【户外集结】发现游戏中的儿童——自主游戏案例故事分享
探索休闲益智游戏世界的乐趣(解谜、思考、放松)
插花艺术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感悟
小班水粉游戏的实践与思考
娱乐领域的探索与思考:游戏、电影与小说的新时代
综艺游戏设计揭秘:信封游戏背后的策略与思考
如何在生日朋友圈中分享快乐与感悟,增添庆祝的特别氛围
做饭的深层感悟:享受过程,释放结果️
游戏圈的三个最新数据,必须分享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