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后还能做到这8件事,晚年生活有滋有味,比年轻人还自在?
如果有一天你变成了80岁的老人,你的朋友会说:‘你还是你,只是年轻了79岁。’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生活妙语#
“老李头,听说你昨天又跟小孙去爬山了?七十多的人,还这么能折腾!”“哎呀,我这是给家里省心呢。哪天真倒下了,可就麻烦孩子们咯!”在我们小区的长椅上,这样的对话几乎天天上演。过去一提到七十岁,大伙儿脑子里都是拄拐、晒太阳、盼着孙辈回家。但现在,70-75岁的老人活得比谁都带劲儿——有人跳广场舞,有人学画画,还有人成了短视频达人。这年纪,不再是人生终点,而成了新的起跑线。可问题来了:想把日子过得比年轻人还精彩,到底靠什么?
身体硬朗才是真本事
别看广告天天吆喝保健品,其实最靠谱的还是自己动起来。《2025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显示,目前我国70-79岁老人中自理率高达82.4%。像我们楼下张阿姨,今年72,每天早晨六点准时出门骑电动车去郊外挖野菜。“我能自己动弹,就是给孩子减负。”她常挂嘴边的一句话,道出了许多老人的心声。不用别人搀扶,上个楼梯气不喘、腰不酸,这种健康才是最大的底气。有时候,一顿热饭、一觉好眠,比啥补药都值钱。
心宽体胖,啥事别往心里搁
退休以后,不少老人容易钻牛角尖:今天和邻居闹个别扭,明天为儿女的小摩擦闷闷不乐。其实啊,人到这个份上,该放手就放手,小纠结没必要揪着不撒手。我认识的小区李大爷,上个月丢了一副眼镜,以前肯定要唠叨半宿,现在反而笑呵呵地说:“正好换副新的,看电视更清楚。”北京大学老龄研究所研究表明:拥有积极乐观情绪的高龄群体,自理能力普遍更强。所以嘛,“钝感力”不是懒,是智慧。
身边有几个知己朋友,再难也能扛过去
朋友是什么?就是那种一起吹牛打牌,也会在你生病时送碗粥的人。我爸每周三雷打不动约球友打乒乓球,一来二去几十年下来,那帮哥们互相损归损,却从没断过联系。有数据显示,全国60岁以上老人平均拥有3位固定交往好友(民政部白皮书2025)。这样的友情,让晚年的孤独感大大降低。不用装模作样,有点“小团伙”,反而让生活更踏实。
培养一项新爱好,让日子变得鲜活
不少人觉得,都这把年纪了,还学啥新东西?可偏偏王奶奶退休后迷上国画,从零基础练到作品卖钱;刘叔则捣鼓旧收音机修电器,把家弄成个“小博物馆”。其实,只要愿意折腾,每一天都有新鲜劲儿。哪怕只是养花喂鱼,也算是给自己的生活加点料。这些“不务正业”的小兴趣,是抵御空虚最好的法宝。
兜里有钱,说话才硬气
养老金到账那一刻,不少长者都松口气。《中国养老金融蓝皮书》统计,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养老金平均月入3700元左右(国家统计局核准)。虽然谈不上富裕,但只要合理规划开支,就足够自立自强。不用伸手问孩子要零花钱,更不用担心买件衣服被念叨两句。这份经济独立,是很多家庭和睦的保障,也是尊严所在。
家庭氛围温暖,比什么都重要
吃饭的时候一家人热热闹闹,即使偶尔争两句嘴,也比冷冰冰各玩各的不知道幸福多少倍。有位78岁的李伯写过浴室防滑改造日记,他说:“我改的是浴室,其实也是让全家安心。”没有隔夜仇,多包容一点,小矛盾睡一觉就翻篇,这才叫烟火人生。如果总计较谁干多干少,那快乐自然溜走啦!
学会释怀才能轻装前行
年轻时争名夺利,现在回头看看,不过是一场戏罢了。我邻居张大爷跟同事怄气十几年,同学聚会上碰杯一笑,两个人当场言归于好。他后来感慨:“以前真傻,总想着赢面子,到头来失去了快乐。”到了晚年,该忘记的忘掉,该原谅的原谅,为自己减负,也是为亲情加分。
其实,中青年不用害怕变老,更没必要焦虑未来。一颗豁达平常心,加上一副健康身板,再找几个志趣相投的小伙伴,你会发现——精彩并不是某一天突然降临,而是在每一个普通日子的积累中慢慢绽放出来。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如果你到了七十岁,你最希望先练成哪一样本领,又觉得哪个习惯最难坚持?对此你怎么看?
#百家号银发科技#
本文无任何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联词条】国务院适老化改造补贴申领指南
举报/反馈
网址:70岁后还能做到这8件事,晚年生活有滋有味,比年轻人还自在? https://klqsh.com/news/view/204871
相关内容
70岁老人:晚年做好这几件事情,老年生活过得安稳愉快晚年生活能不能幸福,主要看这三件事
人到晚年,有5件事要少做、不做,生活才会越来越舒适
70岁后,聪明人都在悄悄做减法:六个生活秘诀让晚年更自在
70岁时,若做好这三件事,一般都能活到90岁!
人到晚年若独居,掌握这3种生活方式,让日子有滋有味
人过70岁的老人,建议做这些事情,可以让晚年生活幸福快乐一些
要想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幸福美满,只需10个条件就够了
人到中年,想要晚景安乐,就应该做好这三件事
人到晚年,真正感觉快乐的,无非这3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