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最后一天,出伏后养生关注3个点
夏至后,进入伏天,要注意防暑降温。 #生活知识# #季节变化知识#
(来源:佛慈制药(9.220, 0.12, 1.32%))
转自:佛慈制药
AUTUMN
“秋老虎”是什么“虎”?
还分公母吗?
出
伏
2025年的末伏已于8月9日开始,今天(8月18日)正式结束。
这一阶段虽标志着三伏天的尾声,但“秋老虎”余威仍在。
从“出伏”(8月18日)到秋分(9月23日),这一个多月是一年中气温波动较大、较频繁的时候,尤其需要注意。
出伏后,有三防
第一:防“秋老虎咬人”
“秋老虎”是指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到35℃以上的天气,一般发生在每年8月底至9月之间。
此时气温依旧比较高,暑热最易伤心,热扰心神。
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对保护心脏、调节血压都有帮助。
另外此时昼夜温差逐渐增加,取凉须有节制,切忌猛吹空调、过吃冷饮。
第二:防“秋燥”伤人
出伏之后,气温下降明显,天气也越来越干燥。
此时养生,记得区分温燥与凉燥,只有对症调理,才能有效缓解不适。
1.温燥:常见症状为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干咳少痰、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部分人还会出现心烦、失眠等情况;
2.凉燥:除了干燥症状外,还可能伴有恶寒无汗、鼻塞流涕、咳嗽痰稀等类似风寒感冒的表现。
饮食应以“滋阴润燥”为原则,同时兼顾健脾。
针对温燥,可多吃梨、百合、银耳、莲子、葡萄、蜂蜜等滋阴生津的食物;对于凉燥,可适当食用杏仁、生姜、大枣、核桃等温润散寒的食材。
第三:防“秋乏”扰人
出伏以后,很多人容易“秋乏”。
这时因为经过“昼长夜短”炎热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特别是老年朋友。
此时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秋乏”更容易出现。
随着调整作息、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身体适应了季节变化,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这种疲乏是暂时的。
(注:本文图源AI)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网址:三伏最后一天,出伏后养生关注3个点 https://klqsh.com/news/view/206981
相关内容
三伏最后一天,出伏后养生关注3个点今日出伏 三伏天正式结束怎么养生(四季交替的养生重点)
天坛科普——夏养三伏,这份三伏天养生指南请收好
三伏天养生常识大全,保健知识
明日出伏 “出伏六不做,一年病不沾”
三伏天运动健身指南
8月19日出伏,有1个好消息,1个坏消息,2个要注意,早点了解
告别三伏天,迎接初秋的养生与郊游指南
三伏天“高温刺客”来袭!养生防暑牢记这6招,全家安康少生病
三伏天晒背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