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出伏,有1个好消息,1个坏消息,2个要注意,早点了解
了解不同食品的保质期特点,如肉类一般为2-6个月,奶制品1-3个月 #生活常识# #购物消费技巧# #食品保质期识认#
话说“秋后必有一伏”,这里的“一伏”指的就是“末伏”,末伏的开始时间在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因此末伏的时间往往在立秋之后。今年8月7日立秋,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在8月9日(庚戌日),末伏的时间都是固定的10天,今年末伏的时间为8月9日至8月18日,末伏结束也就意味着“出伏”了,因此今年8月19日就是出伏的时间。
“出伏”的到来虽然意味着炎热的三伏天结束了,但是并不意味着天气就变凉爽了,出伏后还有炎热的处暑节气,对于农民来说暑热时间长是好事,这非常有利于农作物光合产物的积累,像粮食作物的籽粒会更别的饱满,像红薯的块茎会更加大。
8月19日就“出伏”了,农村老人说有1个好消息、1个坏消息、2个要注意,我们早点来了解一下。
我们先来看一个好消息
今年“出伏”在处暑节气的前面
每年三伏天的时间大概在小暑与处暑节气之间,而每年“出伏”的时间正值处暑节气前面,有的年份“出伏”的时间在处暑的前面,而有的年份“出伏”的时间在处暑的后面。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末伏都是固定的10天,如果入末伏的时间早,那么“出伏”的时间必然早,这样“出伏”的时间就会在处暑节气的前面;而如果进入末伏的时间晚,那么“出伏”的时间就必然晚,这样“出伏”的时间就会在处暑节气的后面。
今年8月19日出伏,而处暑交节的时间在8月23日,很明显今年出伏的时间在处暑的前面。
老话说“处暑出伏前,必定是灾年;处暑出伏后,五谷都丰收”,说的就是如果处暑的时间在出伏的前面,那么预示着农作物容易歉收;而如果处暑的时间在出伏后面,即先“出伏”再处暑,那么预示着年景好,农作物容易大丰收。今年处暑在“出伏”的后面,这对农民来说是好兆头。
我们再来看一个坏消息
今年出伏后降雨可能会比较多
根据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显示,未来10天(8月16日至26日),我国西南地区、华南地区、华北东部、东北等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4~8成,其中华北、东北地区的部分地区降雨偏多1倍以上,这也预示着今年出伏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可能会偏多。
出伏正值处暑前后,这个时候下一两场雨非常有利于粮食作物灌浆,但是如果出现持续的阴雨天气,那么就会导致光照和气温降低,这样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就会大大下降,像粮食作物就会出现籽粒不饱满的现象,粮食的产量会大大降低,因此出伏后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是农民非常不希望看到的。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2个要注意
一、防暑防燥
出伏后我们要特别注意防暑与防燥。尽管三伏天已过,但在我国南方地区,往往还会迎来一段"秋老虎"的余威,这段时期白天气温仍居高不下,紫外线强度不减,切不可因节气更替而放松警惕,我们在白天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暑措施,同时随身备好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随着暑气渐退,空气湿度明显下降,干燥之气开始侵袭人体。中医理论认为,秋季主"收",肺气与秋气相通,此时最易出现"秋燥"之症,具体表现为鼻腔干痒、咽喉灼痛、持续性干咳、皮肤皲裂脱屑,甚至出现便秘等津液耗伤的症状。
预防秋燥一方面我们要多喝水,每日保证1500-2000毫升饮水量,可分多次少量饮用淡盐水或蜂蜜水;另一方面我们在饮食方面要遵循"少辛增酸"原则,多食用具有润燥功效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藕,秋梨等,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大葱等,特别是生姜在秋天宜少吃,生姜这类辛温发散之物在秋季应谨慎食用,虽然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但秋季本就燥气当令,再食生姜无异于"火上浇油",容易加重口干舌燥、便秘等不适症状。
二、调整作息时间
出伏之后,自然界逐渐呈现出一派萧瑟之象,白昼渐短,黑夜延长,人体的生物钟也应随之调整。夏季时不少人习惯晚睡早起,但随着季节转换,养生重点应转向“早睡早起”,我们最好晚上11点前入睡,以顺应阳气收敛的自然规律,这样不仅能帮助身体适应季节变化,还能有效缓解“秋乏”,保持精力充沛。
对于工作或学习任务繁重的人来说,适当的午休也是出伏后养生的“法宝”。在经过一上午的忙碌后,大脑和身体都处于疲劳状态,此时抽出20 - 30分钟进行午休,就像给身体按下了“暂停键”。在这短暂的休息时间里,身体可以得到放松,大脑也能得到片刻的宁静,从而有效缓解上午积累的疲劳,让下午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大幅提升。不过,我们午休时间不宜过长,若超过30分钟,身体容易进入深度睡眠状态,醒来后反而会感到头晕、乏力,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出伏后夜晚的凉意渐浓,气温逐渐降低。在享受凉爽夜晚的同时,我们可不能忽视了保暖。睡觉时,一定要盖好被子,尤其是腹部、脚部等容易受寒的部位。腹部受凉容易引发肠胃不适,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脚部是人体经络的汇聚之处,寒邪容易从脚部侵入人体,影响全身的气血运行。顺应季节调整作息,不仅能帮助身体平稳过渡到秋季,还能增强抵抗力,为即将到来的冬季打下健康基础。
总结,8月19日就出伏了,有1个好消息、1个坏消息,同时还有2个要注意,遵守老传统,平安度过秋天。
网址:8月19日出伏,有1个好消息,1个坏消息,2个要注意,早点了解 https://klqsh.com/news/view/169411
相关内容
重生了,这是个好消息!然而,坏消息是回到了最穷困的时候1个月宝宝日常护理
好消息:蒋长扬收到白玉簪子了 坏消息:是断簪 @李现ing
2月1日是什么星座 2月1日生日的星座是什么
好消息:演技被夸了,坏消息:名字不怎么好听~(bushi)
刚收官就炸出第二季!导演亲自官宣的 “好消息” 藏着三个重磅信号
想存钱,趁早养成这15个消费观
坏消息:日本fm偷拍被发现了好消息:是叽酥妈咪补药凶我呀
1、我们在学习新知时,应问一下自己下面几个问题1)这个信息是基于事实还是基于观点的? 2)是否有不..
好消息:魏劭终于开窍了! 坏消息:只开了一半 折腰 刘宇宁 宋祖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