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热点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多位代表委员建议

发布时间:2025-09-02 04:42

青少年教育建议10: 提供心理辅导,关注心理健康 #生活技巧# #亲子教育建议# #青少年教育策略#

现今,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持续为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声,围绕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与发展教育问题提交了多项提案及建议,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支持体系构建、家校社协同机制、政策保障及科技应用等方面。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业压力、情绪困扰、社交障碍和家庭关系矛盾。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报告,中国青少年群体中有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更令人担忧的是,心理健康问题呈现低龄化趋势,小学三年级学生中已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尤为突出,缺乏专业心理教师和有效的干预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助力构建全面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多位代表委员从教育课程、家校协同、基层服务、筛查检测方面出发,提出了以下建议:

1、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必修课程

国政协委员翟美卿建议,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国家课程方案,并建立统一的教育标准和筛查评估机制。她还呼吁通过立法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财政保障,推动“家校医社”协同机制的建设。

2、构建“家校医社”协同机制

多位代表建议,整合家庭、学校、医疗机构和社会资源,建立心理健康服务的多元协作机制。例如,李秋代表提出构建“家—校—医—社”联动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等,汇集全社会力量对困境儿童予以全方位支持。黄花春代表提出,学校应配备专业心理教师,并与医疗机构合作开通心理危机转诊绿色通道。

3、加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建设

针对农村地区心理健康资源匮乏的问题,刘艺蓉等代表建议为乡村学校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并通过“一对一”帮扶提升乡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黄花春代表建议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的硬件设施和设备,对基层医生进行培训,弥补基层医疗资源短板。

4、利用数字技术提升筛查与干预能力

黄花春代表还建议建立精神心理健康筛查监测数字平台,通过互联网远程会诊和培训,弥补基层资源的不足。推广AI辅助筛查系统和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实现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干预,同时强调应借鉴国外成功的医教融合机制,让专业力量深入校园,完善我国学校精神心理健康服务与校医合作体系。

从课程改革到法律保障,从家校协同到科技赋能,这些提案建议勾勒出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未来图景,为构建全面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体系提供了重要思路。

天使心灵站:守护少儿“心”健康

一直以来,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坚持以儿童健康为己任,践行“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的服务宗旨,关爱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多年来,医院积极开展青少年儿童心理咨询与康复门诊,聘请资深心理咨询师团队,引入高端心理评估及康复设备,并采取国际先进心理技术理念,融合创新医家康4.0综合诊疗心理康复体系,致力于解决患儿各类心理问题,消除不适症状,以促进患儿心理机能的发展和身心的全面康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青少年儿童心理咨询专家团队)

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站、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广东省青少年心理健康管理中心定点医院、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儿童心理健康辅导站,为青少年儿童搭建了一个专业、综合、高效的心理健康平台,有利于推动广东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落地实施与普及推广,满足广东省儿童青少年规范化心理健康管理需求,助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此外,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也始终肩负着作为企业的责任与担当,热心参与并开展儿童公益爱心活动,关心和支持儿童心理健康事业的建设与发展,通过开展学校心理健康宣教讲座、社区儿童心理健康测评、心理健康辅导等公益活动,为青少年儿童提供免费心理健康援助服务,努力为青少年儿童营造一个健康、包容的成长环境。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心理沙盘康复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全国两会热点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多位代表委员建议 https://klqsh.com/news/view/208240

相关内容

全国政协委员翟美卿:建议心理健康纳入必修课
2025两会聚焦心理健康:青少年干预、医保覆盖与立法保障成关键词|政策解读
人大代表建议尽快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立法
关于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建议
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救助的建议
湖南政协委员:建议建立心理健康服务机制
关于健全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体系建设的建议
关于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抑郁防治的建议
贵州省政协委员:建议对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