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抑郁防治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5-08-28 20:53
青少年抑郁早期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青少年心理辅导#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专题聚焦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人大建议 >2024年人大建议
关于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抑郁防治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4-04-30
编 号: 193 主办单位: 教体局; 内 容: 一、建议背景 近些年来,我市已经出现好几起青少年自杀事件,有高中生也有初中生。最近还出现初中生打伤老师的事件。这些事件不仅付出了惨痛的生命代价,让人心痛不已,也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令人反思警醒。之所以出现学生自杀事件或者伤人事件,我们认为主要是这些青少年心理出现了问题乃至患上了抑郁症。因此,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和抑郁防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否则还可能继续出现类似事件。 二、问题原因 深究青少年心理问题或抑郁焦虑背后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家庭教育缺失。有些青少年生长在单亲家庭,或者是留守儿童等等,在成长过程中,不仅缺乏家庭教育,更可能缺乏父母关爱。由于缺乏管教和关爱,这些学生容易形成孤僻自闭的性格或者养成自由散漫的不良习惯,做事容易走极端,不计较后果,或者郁郁寡欢,感受不到爱和幸福,也容易产生报复社会的思想,更可能不服学校教育,走上歪门邪道。 2、学业压力过大。当前社会教育内卷严重、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国家实施了“双减”政策,但是由于升学压力仍然存在、高考指挥棒依然高举,教育部门和学校执行“双减”并不够积极有效。在学校,成绩好坏、分数高低成了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周考、月考小考不断,排名压力时刻不停。对于一些心理脆弱的学生而言,考试失败可能会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乃至产生较大的心理焦虑,反过来又会影响考试发挥,造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容易产生悲观抑郁情绪,如果不及时干预,进而可能患上抑郁症,作出极端行为。 3、学校教育偏颇。当前,由于家长普遍关注成绩以及升学压力较大,学校教育实际上主要偏重于知识教授,以考试为手段,以成绩为目标,基本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忽视学生的心理教育。一些班主任或者科任老师基本也不会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或者心理健康教育。从现实来看,我市中小学普遍存在缺乏专业心理老师或者缺乏心理教育的问题,班主任或者学科老师也缺少心理教育方面的培训。导致很少能够及时发现已经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也很难做出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救治。 三、主要建议 为了引起全社会关注并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并且做好青少年抑郁防治工作,我们建议: 1、制定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建议教育部门以及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认真制定好学生心理教育计划或抑郁预防计划等工作计划,将一年或一学期的心理教育相关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够有序实施。 2、出台措施。一是加强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要加强校园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通过定期开展学生心理课堂、家长课堂等形式,提高教师、家长和学生对心理教育的认识,积极营造重视心理健康、追求心理健康的校园氛围。二要加强心理教师的配备。中小学要重视专业心理教师的配备,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根据学校规模和学生数量,适当配备心理老师。三要加强特殊学生档案建设。针对单亲家庭或者留守儿童等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特别是家庭教育缺失的学生,建议建立心理成长方案,学校和教师要高度重视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教育。 3、抓好落实。一要落实好“双减”政策。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严格落实“双减”政策,保证政策落地落实,切实为学生减负,减少内卷压力。二要落实心理教育责任。一方面要落实班主任的责任,促使班主任及科任老师不仅关注学生成绩,更要关心学生心理。对待特殊学生,要多谈心谈话,力求及时掌握其心理动态。另一方面要落实心理老师的责任,学校心理老师要切实担负起心理教育的责任,把好学生心理第一关。三要落实管理责任。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科老师、心理老师的培训,提高对学生心理问题发现和处置能力,确保能够早发现、早干预、早见效。 代 表: 施海明 办理结果: 已办复 办理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抑郁防治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1.市校两级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邮教体发﹝2022﹞100号)、《高邮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年度行动计划》(邮教体发﹝2023﹞15号)等相关文件,市校两级成立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润心赋能”专项行动工作专班,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检查、督导,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各部门齐抓共管、专人常态化推进的工作格局。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推进校园心理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和团体辅导,实现全覆盖。5月份已全面启动南海中学、秦邮初中2所学校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建设,确保在暑期结束前完成项目建设。今后将每年建设2所,建成后的学校将做好宣传与推广,开通咨询热线,通过预约服务与定时服务相结合,普及宣传与特定对象服务相结合,举办心理健康知识沙龙,组织团辅活动,开展心理健康监测和评估,为有需求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3.加大心理健康教师招培力度。2024年,进一步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引培力度,拟开展心理健康教师转岗培训40人,招聘心理健康教师4人。全年将完成26所城区中小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职化配备。确保开足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4.建立心理测评日常预警机制。各学校每学期初对小学高年级以上学生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普测,建立“一生一档”。截至今年4月,对排查出的特别关爱对象178人,按照“专人专班”“一人一案”原则,实行全程跟踪,科学干预。大力实施“二清三更四评”特别关爱行动,建立特殊家庭、心理问题学生“局、校”两级台账,做到每月动态更新。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相关任课教师定期与这些学生及其监护人谈心谈话。班主任结合日常观察,发现学生有严重心理危机的,及时提醒或协助家长送医诊治。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力度。建立了全员导师制,发挥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集体作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2023年,邀请省市10名心理学科专家来邮开展讲座,参培校长、分管德育副校长、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近4000人次,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今年将继续开展此项培训活动,扎实推进“全员育人导师制”,做到“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实施跟踪关爱,及时掌握学生及家庭动态,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 6.规范办学行为。今年3-5月,市教体局在全系统开展端正办学思想、践行育人使命大讨论活动,分机关、学校、教师、家长四个层面开展,共四个阶段进行,历时近3个月结束。切实转变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严格执行“五项规范”,正常开展专项检查,印发通报,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出台加强作业管理意见,聚焦课堂改革“主阵地”,制定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实施路径,落实推进举措,预设达成目标,制定激励制度,保障课改顺利推进。 7.加大校家社协同教育推进力度。市教体局下发了《关于在近期家长学校授课活动中强化家长对孩子的情绪行为管理的指导内容的通知》,要求各学校开辟家长指导和学生心理咨询热线或在线咨询邮箱,并通过班级微信群发放家长家教需求在线调查问卷,梳理重点问题,制定解决措施。组建全市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通过工作室成员的示范带动,分学段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为家长出点子,“开处方”,让家长也学会像老师一样,细心的了解孩子的行为情绪背后的心理需求。用同情共情的态度,换位思考,理解孩子,接纳孩子。网址:关于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抑郁防治的建议 https://klqsh.com/news/view/194389
相关内容
关于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建议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救助的建议
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的提案
最新!《2024心理报告》青少年心理抑郁46.2%源于缺失父母关怀!
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议(精选5篇)
关于健全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体系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强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心理健康,预防和缓解焦虑和抑郁?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提案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