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法治类电视节目如何成功传播
如何在电视上看直播节目:通过安装电视直播软件,如小米电视的CIBN等。 #生活技巧# #居家生活技巧# #电器使用技巧# #电视调校方法#
【内容摘要】成功的法治类电视节目至少应该包括以人为本、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以及具有吸引人的节目内容等三个方面的要素。本文以中国教育电视台《法治天下》节目为例,具体阐述通过创新合作模式,不断创新节目内容,加强传播渠道建设,使法治类节目由成熟走向成功。
【关键词】法治类;电视节目;合作模式;创新;传播渠道
一、成功的法治节目应具有三个基本要素
《法治天下》虽然开播时间不长,但是,我觉得已经是一档比较成熟的电视栏目,当然,距离一档成功的法治栏目还有少许路程。那么,一档成功的法治类电视栏目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成功的法治类电视栏目应当以人为中心。目前的法治类电视节目很多,但是许多的法治栏目只是停留在对法本身的解读或者对案件本身的描述上,有点“见法不见人”。其实,对法治类电视节目来说,法或者案件只是一个介质,节目的最终目的不是说法,而是借法说人。一个法治类电视节目如果不是把人作为重心,而是在法规条文或者案件本身或过程当中倾注过多的时间和精力,那就有可能见物不见人了。这也正是许多法治类电视节目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和难以突破的地方。《法治天下》节目要想与别的同类栏目有所区别,就要在节目制作过程的前后始终注重以法育人,或者以人为中心来说法,或者以事说法、以法说人、法随人走。
其次,成功的法治类电视节目要有良好的播出效果。从社会功能上说,节目播出效果是否良好包括两个方面,或者说节目应该达到两个基本的目的:一是震慑坏人,让一切曾犯罪、欲犯罪的人产生畏惧心理;二是增强人们对法律正义和社会公平的信心。这两个目的如果能达到,法治类电视节目的社会价值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节目若是在细节上不厌其烦,甚至让犯罪分子产生模仿和学会规避的心理,那就适得其反了。
再次,节目要能够吸引观众看下去。节目能让人看下去是一个电视节目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这就需要节目在选材、思想、技术、艺术等多方面下功夫。
二、《法治天下》体现了不同机构之间合作的优势互补
看了几期《法治天下》,首先感觉节目的合作模式很好。中国教育电视台是两个国家大台之一,有很好的播出渠道和知识层面很高的受众群体。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是全国法院系统的新闻媒体,下设报纸、杂志、网站以及视频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行业优势。一个有内容资源,一个有渠道,剩下的就是怎么调和内容,有效传递到受众的家里或者说眼里或者说心里了。
具体来说,这种合作是一种优势互补,应该能够充分发挥的优势有三个方面:一是选题优势。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是全国法院系统的媒体,对全国案件题材的了解和掌握从某种意义上说应该无与伦比,这是一种先天的优势。通过观看《法治天下》的节目内容,我感覺选题的涉及面的确很广,也都是比较典型的案例,选题的优势已经充分得到体现;二是现场优势。法院是一个庄严神圣所在,但是法院系统的媒体或者合作媒体应有足够的渠道进入法院庭审现场,当然这里的现场不单是指法庭现场,也包括案件现场。法治类电视节目不能靠抽象的法律条文或语言描述来支撑,现场感是法治类电视节目的特点或者说特色。没有现场感的法治类电视节目很难成功;三是嘉宾优势。嘉宾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法官,一个是法律专家。法官很多,更何况在全国范围精挑细选。北京高校众多,法律人才济济,专家也非常好找。这就为节目出彩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基础。法官和嘉宾的口才没有问题,但是嘉宾怎么用好,值得思考,甚至是一门学问。一般有两种做法,第一种是嘉宾相对固定,第二种是嘉宾一期一换。究竟哪一个比较好呢,我个人感觉两者可以结合。如果不换嘉宾,会形成一种固定的话语体系或者思维体系,老面孔,老腔调,可能会产生审美疲劳。如果一期一换,又会产生不确定性,经验的积累无法传递到下一期。当然,好处就是给我们一种不确定性。我觉得一个好的节目就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恰到好处的结合。什么叫节目的确定性?就是观众对节目的一种预期程度。好的节目一定有确定的、容易辨识的品性,也就是品牌价值的延伸。但是,节目还要有发展、有创新,每一期还要给观众一种期待、一些惊喜和悬念,这就是节目的不确定性,从审美上说,就是一种陌生化①效应。节目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如何恰到好处地结合,正是学问之所在,探讨之关键。
喝茶光茶叶好还不行,水也很重要,甚至茶器也很重要。一块宝石,有好几个面。一个优秀的电视节目也应该有几个优秀的面,选题好、选材好、嘉宾好只是其中几个方面。由于可选范围大,选题选材一定要优中选优。这就和厨师做菜一样,选的是精工好料,端出来的才可能是新鲜的美味。一个好的电视栏目一定要有一个优秀的主持人,主持人在整个节目中始终起着一个“铲子”的作用,要能把各个方面都搅和到。“铲子”不是菜,栏目主持人如果喧宾夺主,话太多,就会把节目搅和烂。所有的点评都应该像炒菜放盐一样,盐放多了,菜是不能吃的。所以,主持人要恰到好处,精当、精准的点评,每一句都应是画龙点睛。好的栏目每一个部分都是一种必要,同时又能独立地吸引一部分特定人群或者受众。
三、创新是法治类电视节目延续的关键
法治类电视节目要尽可能提高时效性、故事性、可视性和专题性,不断创新。老搞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的案子,连当事人都原谅罪人了,这样的内容就很难激起受众观看的热情。故事性既是指选题本身情节的完整性,也是指叙事的完整性和技巧性。好的题材还要表现好,才能发挥应有的张力和效力。可视性则需要充分调动、利用一切视听语言,在气氛的烘托和情节的展示上发挥应有的作用。节目的专题性需要制定长期的规划。不能有什么吃什么,要想到哪些是长期和常规题材,哪些是突发题材。应当围绕想要普及或者强调的法律问题制定一个长期的题材或选题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全年心中有数,每天节目都不雷同。一期节目不要试图解决所有的问题,一期解决一个问题,就够了。
四、加大法治类电视节目的传播渠道
一档好的节目只有把它传输到更广泛的社会中,才能够产生社会价值和法律价值。因此,法治类电视节目应加大在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或者两微一端等方面的传播力度,增加互动性。凡是没有互动的影响都是很小的。只有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借助最大程度、最大限度、最大范围的互动,才能够把我们节目的影响力传播出去。节目里有许多的法官资源、嘉宾资源、主持人资源,每个人都可以建立一个公众号,与各自的粉丝进行互动。一个节目只有别人在讨论你,成为公众议论话题的时候,才有真正的影响力。与受众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建立起来了,节目的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大。节目的受众其实是有分层的,第一个就是粉丝层,铁杆、核心;第二个是松散层,属于碰到就看的那类人,但是必须让他们看得下去;第三个是碰到也不一定看的人,就是外围层。节目首先要抓住核心层,影响松散层,最后带动外围层,让更多的观众关注节目。节目只有活在受众的心里,才能成为真正的品牌节目。因为品牌实际上不是单方面拥有的,而是品牌的生产者和品牌的消费者共同拥有的。
网址:浅谈法治类电视节目如何成功传播 https://klqsh.com/news/view/212189
相关内容
浅谈法治类电视节目如何成功传播浅谈电视评论节目的传播优势
传统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分析——以《经典咏流传》为例
论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的素养
浅谈:电视访谈节目有哪些“招引”人的魅力呢?你懂了么
电视评论类节目有哪些
电视节目的七种类型
浅议做好广播生活服务类节目之我见
电视评论类节目有哪些?
电视节目有哪些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