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日”提升为“科普月” 今年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
科技日新月异,隐私泄露成为普遍问题。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科技引发的社会问题#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刘晨茵
9月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有关情况。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冯身洪介绍,今年9月是首个法定全国科普月,已在全国范围拉开了帷幕。
今年首次全国科普月将围绕“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这一主题,汇聚多方科普资源,组织开展系列活动,为公众提供覆盖广泛、喜闻乐见的科普服务。真诚期待全社会积极参与,共赴科普盛会。
从2003年开始,中国科协会同相关部门连续举办了22个科普日活动,促进了社会科普工作的蓬勃开展。去年12月25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把“科普日”提升为“科普月”,明确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这是增进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举措。
“今年9月就是首个法定全国科普月。中央国家机关参与部门增加了30多个,全社会科普活动大幅提升,参与面大规模拓展。”冯身洪介绍,这对于深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义深远,有利于在全社会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冯身洪介绍 潮新闻记者 刘晨茵 摄
冯身洪表示,近5年来,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组织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深入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大幅提升,2024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5.37%,提前完成2025年阶段性发展目标。这是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继2020年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人力资源基础之后进一步的显著提升,各地区、各人群科学素质不均衡状况已明显改善。
我国正处在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成科技强国的关键时期,科普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冯身洪表示,公民科学素质已成为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变量,是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软实力”。
潮新闻记者 刘晨茵 摄
我国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对科学素质建设提出了更多要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科学技术发展将重塑科普生态,引发科普范式变革。
冯身洪表示,面对这些重大时代课题,科普工作应承担更重要的职责和使命,要为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创新文化土壤,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为推动共建文明和谐的社会营造科学文化氛围,为增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反馈
网址:“科普日”提升为“科普月” 今年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 https://klqsh.com/news/view/216480
相关内容
首个全国科普月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曲靖市科技馆2025年“AI生活”主题科普活动精彩启幕
SFT探知未来科普创新大赛:点燃创意引擎 放飞科技梦想
【科技日报】创新发展离不开科普
让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同频共振(今日谈)
首个全国科普月 中国科技馆打造科学嘉年华展现科创科普“两翼齐飞”
感知前沿科技 共享美好生活——探访2023年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
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全面启动
前沿科技需要前沿科普
坐地铁也能玩科学,上海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新闻—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