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中国历史之思考——文化篇

发布时间:2025-09-05 06:23

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历史,是世界上文明历史最长的国家之一。 #生活知识# #历史#

文化不单独存在,受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条件影响很大。中国的文化史是一门大学问,限于能力,本文仅以朝代和流行思想文化做简单陈述。

上古时代,盘古开天,女娲造人,让先民认知到世界从何而来,我们从何而来。炎帝黄帝大败蚩尤,我们有了炎黄子孙的称号,华夏文明从此继往开来。

周王朝设立典章礼乐制度、规定思想道德规范,影响至今。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环境的变化孕育了文化的发展,这一时期所产生的文化深深的影响了中华民族。

孔子创立儒家学说,率七十二弟子周游列国,提出有教无类,倡导为政以德,“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中国有了自己的圣人,中华民族有了不像宗教的宗教,儒教的影响力跨越三千年影响至今。

老子创立道家学派,老子其人博学多识,孔子曾入周向其问礼,因天下大乱而辞官归隐,骑青牛行至函谷关而著《道德经》,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是道家性命双修之始祖。

同一时期,法家、兵家、墨家、纵横家、阴阳家等纷纷出现,百花齐放,人们的思想活跃,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次的空前繁荣的局面。

秦朝初年,国家统一,亟需治国之法,秦人用严法酷吏治下民,焚书坑儒,严禁私学,禁锢思想,终因暴政二世而亡。

汉朝初期,国力孱弱,需休养生息而采用老庄之学,民生恢复,藏富于民。西汉董仲舒将儒家思想献于汉武帝,提出了天人感应,以德治国的儒家理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议被采纳,儒家从此扶为正统。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龙与凤也是起源于汉朝的龙凤文化。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蜀国魏国曾尝试用法家思想恢复社会秩序。

魏晋时期出现玄学,以《老子》、《庄子》、《周易》为三玄,儒学独尊地位被破除。

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佛教流入中国并蓬勃发展,儒学面临严峻挑战。

隋唐时期,儒佛道三教并行,此时佛教有“明心见性”法门,主张顿悟,领悟要领从而指导实践。唐宋八大家中韩愈以倡导古文运动复兴儒学,此举视为宋明理学的开端。

宋元时期,儒学有了新的发展,儒家哲学思想的分支理学出现,其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论证了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具有思辨性和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两大特点。

明清时期,王守仁创立阳明心学,心学亦起源于儒家学派,最早可追溯于孟子,北宋程颢开端,由南宋陆九渊大启门径,至王守仁为大成,主张“心外无物”,“知行合一”。明末清初,阳明心学的继承者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里的天下是指万民的天下而非国家,可以理解为中华之传承,二者的理论均有民主思想在其中。

至民国时期,落后的社会现状导致传统中华文化受到西方的文化和思潮不断冲击,当局者解开对思想的管控,这一时期是国内知识分子寻求民族自强与独立方法的时期,各家思想纷纷涌入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也是其中之一,正因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历经磨难冲击后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伴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适应新潮流,中华文化滋养了无数的中华儿女,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根,也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与灵魂。

网址:浅读中国历史之思考——文化篇 https://klqsh.com/news/view/217444

相关内容

浅读中国历史之思考——文化篇
中国古都历史文化解读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1 文化解读.ppt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1 文化解读
06 中国历史文化地理
中国历史文化
解读沅水历史文化之谜
探源中华文化思想,解锁历史普及新方式
中原历史文化体验读本
中华文化普及丛书:中国历史读本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