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心流惊人的力量?稻盛和夫: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适时赞扬背后的努力:认可他人的付出,激励他们持续努力。 #生活技巧# #人际关系技巧# #人际交往策略#
很多人都有过这种感受,就是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完全沉入进去了,甚至连别人叫我们都听不见,然后时间过得飞快,几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这在心理学上有个专门的称呼叫心流(flow),真正进入到心流的状态,也是我们个体的一个巅峰体验:既能感受到快乐,又能把自己所有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在心流状态中,我们的感觉和体验合二为一,即“行为和觉察融为一体”。
但是在东方,我们也有类似的修心方法,我们常说的忘我就是进入心流,不管是儒家还是佛学,都有这样修心的方法,而到了王阳明更是提炼出“阳明心学”。
但是这些毕竟离普通人比较远,而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却在阳明心学和佛学的基础上,把心学进一步做了延伸,形成了稻盛心学。
稻盛心学就更容易理解一些,毕竟是现代的企业管理和人生管理,所以我们也更容易理解。
既然心流这么有用,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更容易进入心流的状态呢?其实心流的进入也是有条件的,很难说获得就获得。要想进入心流,可以从两个方面尝试:
第一种就是可以锻炼的方法
1、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即时反馈
我们需要给自己一个目标,既不要难度太大,又不能没难度,这样才能激发自己去克服困难然后不断进步,心流最容易出现在厌烦和焦虑之间,因为有些问题你必须集中精力去攻克,这个时候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2、隔绝外部干扰
其实我们脑海里很多杂念,要想专注,就要为自己创造一个屏蔽杂念的空间,很多艺术家都喜欢深夜工作,其实就是因为能更容易的隔绝外部干扰。
像乔布斯就经常打坐,而比尔盖茨也会每周专门抽出几个小时静静地思考,每年还会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度过一周时间。
3、真心的热爱
不管你做什么,热爱永远是专注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不断地去刻意的练习而不是厌烦,才可以保持长时间的专注。
心流的状态奇妙,却不容易达到。心流的概念是积极心理的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来的。他曾写过《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一书。
《心流》中写道:人们的状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可以通过调整事情的“挑战与技巧”来让自己达到心流的状态。
心流大多出现在工作时候,对很多人来说,工作是一种不得不做的负担,因此为了能更好地进入心流,可以把工作当作改善体验生活品质的策略,同时精神能量集中投注在塑造个人目标上,无视一切转移注意力的诱惑。
如果你也想能轻松进入心流,不妨把这本《心流》好好读一读,让自己通过全情投入而让自己更加优秀。
第二种就是通过心法修炼来达到
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则从修心的角度,通过自己一生的努力,提炼出了一套稻盛心学,稻盛和夫一生提倡“提高心性,洁净灵魂”,克制自己的利己之心,发挥出自己的“利他之心”,从而达到更高目标。
稻盛和夫毕业于三流的鹿儿岛大学,毕业后进入松风工业,公司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同去的几个同事纷纷离开,稻盛和夫也想离开。
但是写信回家的时候被哥哥骂了一通,说他刚找到工作就想离开,对不起家里人的栽培,稻盛和夫于是横下一条心,不走了。
而且把自己的铺盖都搬到了公司的研究室,没日没夜地进行研究,其实这就是进入心流的一个标志,没有时间感了,结果几个月之后,稻盛和夫终于研制出了新型陶瓷,不但自己一战成名,公司也因此得到了松下的订单,起死回生。
这成为稻盛和夫事业的起点,也让稻盛和夫有了一个通过自己努力进入心流的法则: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这句话很重要,即使对照上面的刻意练习,这句话同样有意义,真正的核心就在于如果你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你就不只是做好事情,而是把事情做到完美。
稻盛认为“人生中所发生的的一切事情,全都是由我们自己的心灵吸引过来、塑造出来的。”
在后来几十年的经营过程中,稻盛和夫逐渐形成了利他之心,也最终成就了自己。后来稻盛和夫把这些都写了下来,形成了《干法》《活法》《心》等一套著作。
稻盛和夫把工作看成是自己修心的场所,其实每个人不需要去深山老林,即使在办公室,面对自己的工作,只要把心态摆正,同样是修炼。
稻盛心学是他走向成功的法宝,而心流则让稻盛和夫能沉浸在生命的体验中,如果你也想向稻盛和夫学习,可以好好看看这套《干法》《活法》《心》,让自己更上一层楼。
举报/反馈
网址:如何激发心流惊人的力量?稻盛和夫: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https://klqsh.com/news/view/232708
相关内容
稻盛和夫: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稻盛和夫:怀抱热情,踏实努力,持之以恒
从稻盛和夫的成功哲学,看如何经营人生与事业!
稻盛和夫的成功哲学:心念的力量与愿景的实现
稻盛和夫:人生哲学的八个深度思考
稻盛和夫:人生和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解读稻盛和夫《斗魂》:如何以不屈的斗志战胜人生挑战?
稻盛和夫18句经营哲学:读完醍醐灌顶,人生从此不同!
平凡人如何才能做出不平凡的成就?稻盛和夫的成功哲学
稻盛和夫:懂得感恩,能够改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