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改变他人,远比重塑自己更难

发布时间:2025-09-10 16:52

电影笑料:经典台词改编版,比如‘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改为‘人生就像一杯咖啡,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加什么糖’。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轻松幽默的生活方式# #幽默风趣的瞬间#

昭阳书声,陪你读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关注我,分享更多人文历史,世界名著。

在美国,有一个女孩,17岁前没上过学,也没上过医院。10年后,她却成为了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还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她就是《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作者塔拉·韦斯特弗。

了解了塔拉的人,无一不惊叹她的身世、毅力,就连比尔·盖芡都说她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17岁前,塔拉被困在了那座山里,与废料场为伴,后来,受到哥哥的鼓舞,通过自学考上了大学。

当她受到的教育越多,就越发现,原来爸爸一直给他们灌输一种错误的人生观,塔拉尝试纠正爸爸的错误,但犟得像头牛的爸爸唯我独尊了半辈子,又怎会听从别人的意见呢?这无异于驯服一头发疯的牛。

当塔拉与家人的分歧越来越大时,她被这个家无情地抛弃了。

父母通过自己的思想控制着孩子,用经济束缚着他们的羽翼,用亲情捆绑着他们的信念。

这种操控型的父母,最喜欢用父母的身份向孩子施压,父母永远是对的。

而孩子想要挣脱束缚,唯有重塑自己。

01

操控型父母,既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塔拉来自美国爱达荷州,她住在巴克峰的一座山上。爸爸有一家汽车废料场,妈妈是一名助产士。

塔拉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有五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她的爸爸吉恩是一名虔诚的摩门教徒,他不相信除自己以外的其他机构,也不相信医院。他认为接受他人的帮助,日后会不断受到压迫和剥削。所以,他不让孩子上学,也不去医院。

他们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生活。自己教孩子识字,有病自己敷草药医治。

妈妈虽然觉得爸爸的做法有点荒唐,但她对爸爸却是言听计从。

爸爸还是一个大男人主义者。比如做饭,洗衣服这些工作他认为是女人该做的。在他眼里,女人还不能穿短裤,无袖衣服,否则一律视为行为不检点。

在爸爸的影响下,他们以爸爸的认知为认知,爸爸是家里的权威。

长大以后,他们只能在废料场为爸爸打工。因为没有上过学,没有走出过大山,脱离了家庭,他们无处可去。

塔拉的一个哥哥泰勒,受到朋友的影响,很向往学校,热爱物理,并且通过自学考上了大学,但爸爸反对他去上学,所以他被迫搬出去。

搬出去意味着失去经济来源,没有住处。所以,其他兄弟不敢轻易违抗爸爸。

然而,在危险系数极高的废料场工作,小伤经常发生,严重的随时丧命。

哥哥卢克就在一次拆汽车的时候,烧伤了大腿,在床上躺了两个月才重新站起来。

另一个哥哥肖恩也从高处掉下,摔伤头部,险些掉命。孩子们一个个工伤,做爸爸的就会让他们换一份安全的工作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爸爸需要有人帮他完成工作,而孩子就是最好的劳动力。至于受伤,他认为是注定的,上帝选中他们,要他们受这些磨难。

然而,上帝从来不会偏袒任何一个人。爸爸在一次拆汽车油缸的时候不小心引爆了,他被炸成重伤。他在自己狭隘的认知里,既害了家人,也害了自己。

这种操控型人格通过思维、经济、行为去影响你,让你屈服于他。一旦出现逆反心理,他就会把你的“咽喉”掐住。你被迫服从,但又无法逃脱。

胡适曾在写给儿子的信中说:“我不是你的前传,你也不是我的续篇,你是独立的个体,是与我不同的灵魂。”

不是孩子就应该服从于父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最终我们要成为自己,而不是某个人。

任何以爱之名,去捆绑的行为,都是在操控。孩子就像父母手里的风筝,你飞高一点,他们就把线拽一拽。从空中掉下来的,永远是那只扯线风筝,而不是断线风筝。

02

有一种折磨,叫又爱又伤害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个影响自己最深的人。

对于塔拉来说,影响她最深的,不止一个,而是两个。一个是爸爸,另一个是哥哥肖恩。

肖恩完美地复制粘贴了爸爸的性格,他易怒、霸道,谁要是有半点逆反,他就会把拳手对准你,不管这个人是谁。

塔拉16岁那年,就开始尝到了肖恩的威力。

那次,一个喜欢肖恩的女孩来家里玩,肖恩就展现了他的“魅力”。他说想吃巧克力,女孩就去给他买;买了回来,又说没有点巧克力,而是汽水,女孩又重新去给他买。结果,肖恩还是不满意,他说自己要的不是这个牌子,又指使女孩去很远的地方买。

女孩委屈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可对着自己喜欢的人,她毫无办法,只能乖乖服从。

女孩走后,肖恩却扬起嘴角,得意地笑。

随后,他又指使塔拉去给他倒水。塔拉直接就把水倒在肖恩的头上。

他怒了,扯着塔拉的头发,从客厅拖到洗手间,然后把塔拉的头按在马桶上,逼迫塔拉道歉。

塔拉第一次受到这么大的屈辱,她强忍着泪水,没有妥协。肖恩继续往下按,塔拉的鼻子已经碰到了马桶里的水,她知道如果不道歉,肖恩会继续按下去。

“对不起”这三个字艰难地从塔拉口里滑出,可肖恩并没有放过她。

肖恩又把塔拉按在地上,扳着塔拉的手让她屈服。这就是反抗的代价。

事后,塔拉只能自己躲在洗手间里哭,然后像没事发生一样。她不敢跟家人说,她知道,即使说了,也没人会相信。他们还是兄妹,就算说了,又能怎样呢?等待她的,可能又是下一次的按马桶。

此后,塔拉有意无意地躲着肖恩,不敢跟他起正面冲突。然而,你放过别人,并不代表别人也会放过你。

肖恩常常带上塔拉一起玩。她处处小心翼翼,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引爆身边的这颗“炸弹”。

可同住屋檐下,哪有不冲突。

当塔拉再次惹怒了肖恩,戏剧又像上次那样重演了。

直到肖恩从高处摔下,头部摔成重伤,他才对塔拉的态度有了转变。

肖恩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除了塔拉,谁也不见。

尽管塔拉不想见肖恩,可最终亲情还是占胜了恐惧。她去医院看望肖恩,肖恩一直拉着她的手。全靠塔拉的照顾,肖恩才好了起来。

这极大的反差,让塔拉觉得自己像是做了一场梦。

对于肖恩来说,他很爱塔拉这个妹妹,但同时又无法阻止自己伤害他。

后来,塔拉知道肖恩有躁郁症时,曾试图去说服他,却被当成祸害。

肖恩最后给塔拉的决裂书中说,在这个家中,你是我最爱的一个,没想到你一直在背后捅我刀子。

塔拉是想拯救他,让他接受治疗,她最后用尽所有力气,换来的却是祸害者。

这种又爱又伤害的感情该如何割舍?

塔拉在一次采访中说,你可以很爱一个人,但仍然选择和他说再见;你可以每天思念一个人,但仍然庆幸,他已不在你生命里。

与其强求一方妥协,不如果断割舍。但割舍并不代表不爱,他可以一直在你心中。

爱不一定拥有,拥有也不一定爱。

03

改变他人,比重塑自己更难

塔拉第二次被肖恩欺负时,另一个哥哥泰勒看到了,并且阻止了肖恩。

泰勒是第一个从家里走出去的人,他通过自学考上了杨百翰大学。看到塔拉被欺负,他鼓励塔拉勇敢地走出去,不该困在这座山里。

塔拉明白了,你不强,没人替你强的含义。

于是,她决定接受教育,重塑自己。

白天,她去帮人打工,晚上恶补代数,还在雇主那里学习弹琴。

终于,她的努力换来了杨百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她开始飞出这座山,妈妈替她高兴,爸爸却不同意。所以,她飞出去,就要自力更生。

为了赚取学费和房租,她要比别人花十倍的努力。

学了历史课之后,塔拉终于明白,爸爸是错的。爸爸总把一件事往极端的方面去想,甚至结果是好,他硬说是坏的,所以他不信任任何人。包括学校、医院、救济。

正是爸爸的影响,使塔拉牙痛到晕厥,都不敢申请救助金,学业还差点因交不上学费被迫退学。

后来,塔拉的遭遇得到了一名教授的同情与帮助,并且她申请了救助金度过危机。也是因为她的努力,教授举荐她到剑桥大学留学。

在心理学课上,塔拉发现了爸爸和肖恩原来有一种精神疾病,叫躁郁症。症状:抑郁、狂躁、偏执、夸大妄想、被害妄想,与他们的症状完全一致。

塔拉试图从妈妈那里告诉爸爸,他们有病。

塔拉出去读书的这些年,妈妈通过生产精油,赚了很多钱,并在山上不断扩大规模,成了山里的富豪,而爸爸则顺理成章地当上了老板。

财产的不断增加,使爸爸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觉得这是受到了上帝的恩赐,还说服妈妈,她的精油帮助人们治好了病,治好了丈夫,妈妈就是一个救世主。

他们为自己的成就而自豪,现在,塔拉却试图说他们有病,真是荒谬。

反而,爸爸觉得塔拉去学校,被带坏了。他们多次去学校,劝塔拉回家,远离学校。

塔拉没有服从,父母就跟所有人说塔拉被魔鬼缠身,不要相信她。谁要是站在塔拉一边,他们就用暴力、金钱驱使你妥协。

塔拉被亲情的纽带逼疯了,她开始出现幻听,大半夜跑到街上大喊大叫,第二天却全然不知。

后来,塔拉还一次次从大洋彼岸飞往巴克峰试图挽回家人,然而家人却没有一个人见她。

塔拉明白了,改变他人,远比重塑自己更难。

于是,塔拉回到学校,开始新的生活。她开始交朋友,穿裙子,生病去医院,最后还成为了一名历史学博士。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说:“改变自己远比改变他人令你受益更多,并且风险更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履历,见解,不同的经历组成了不同的世界观。

就像精神病人从不认为自己有精神病,坏人也不认为自己坏。

道理要靠自己去悟,认知靠自己去扩展。

与其改变他人,不如重塑自己。

写在最后:

书中有一句话,先找到你的能力所在,再决定你是谁。

原生家庭我们无法选择,但决定你是谁的,只有你自己。

在坚持信念的路上,你也许会迷茫,会怀疑自己,但这是一个向上的过程,没有一段路不迷茫,这也是成为自己的路。

要相信,不是所有的鸟都生活在同一片树林里,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受到阳光的照耀,你应当像鸟一样飞往你的山。

点个赞呗,与朋友共勉!

举报/反馈

网址:《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改变他人,远比重塑自己更难 https://klqsh.com/news/view/232746

相关内容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改变他人,远比重塑自己更难
《你当像鸟飞往山》励志书
必读推荐——《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飞往心中的山:从《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看人生追求
比尔盖茨推荐:《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值得一读吗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6篇
新书速递:《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今日书籍推荐:《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