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读完这本书或者说是小说,用简单的话语概述整个故事为:
一对阿富汗父子本来过着富足的生活,因为战乱,抛弃故土离开亲戚朋友和“致爱”的家人,移民美国。作者的父亲因为生病在美国去世了了。他们家以前的管家,是作者写作启蒙导师离开人世请他去阿富汗,告诉他一个隐藏多年的秘密:跟他一同长大的玩伴忠心的仆人也是文中讲述的追风筝的人,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而这个弟弟因他他小时候任性亲手将“弟弟”赶出家门。现在弟弟被残暴的塔利班杀害,留下一个孩子。作者此次深入塔利班控制的地带,几乎用自己的性命救出孩子,并带回美国……
这本书看到最后十多页并没有看完,其实很想让作者告诉我故事的结局。但是,我想留个念想,有了自己想象的结局或许故事更加深入我心。
这本书算是追完的,至少有两天看到凌晨,或许是被跌宕的情节吸引着,或许刚看了《活着》深深体会我们这个国家遭受的苦痛灾难,更想了解对于同一时代发生在同样战乱下的故事,让我陡增几分阅读感。
每个人心目中或许都藏着一个追风筝的人,或许在你身边、或许一直安静住在心里的某个角落。当战乱让人们麻木不仁时候他们会忘记很多东西,对于和平的渴望胜过一切。而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对于现在的生活却过得很不如意,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喧嚣吵杂的当下,或者是内心的寂寞或者是真正的寂寞。浮躁的我们,需要有那么几分钟、几个小时看看书静静,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不知道分享的文章每次有多少人能看到最后,但是这样写写的感觉真好,因为不用考虑老师给我评分。只为分享我的真实感悟,希望能够触动你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