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追风筝的人》感悟

发布时间:2025-07-25 18:52

《追风筝的人》适合感悟人性与成长。 #生活乐趣# #读书推荐#

听完《追风筝的人》,心情云起风涌,久久不能平静。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看似平铺直叙,实则层峦叠嶂。人物不多,但个个走心。不愧为一部震撼人心的伟大之作。一千个人读同一部作品,所领悟所吸取不尽相同,正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听《追风筝的人》,所受启发和感悟如下:

1.对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是一个技术活儿。父母对子女的爱既无私又自私。爱起孩子来可以舍弃生命,但在爱的同时又附着了个人的诉求 :你必须尽随我意,你必须按我对你期望的性格、品质来成长。《追风筝的人》中的阿米尔,含着金钥匙出生,身份高贵,家庭富足,但不幸的是,生性懦弱的他偏偏遇到一个强大刚毅且严厉的父亲,他达不到父亲对他的期望,父亲对他极为不满,而他又极希望得到父亲的认可,于是内心极为痛苦和孤独。而哈桑,那个陪他长大陪他玩乐但身份低下的男孩,总能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挺身而出,为他解决一切麻烦,哈桑的果断和勇敢深得阿米拉父亲的认可和欣赏,父亲对哈桑时不时的赞许,使得阿米拉的心里受到了伤害。他嫉妒哈桑,甚至发展到用恶作剧来捉弄哈桑,以此弥补被父亲忽视所受到的创伤。阿米拉是可怜的,也是可恨的,他最终用龌龊的手段赶走了哈桑,赶走那个为他宁愿牺牲生命的好朋友哈桑,而也正是这一行为,导致了哈桑悲剧的一生。阿米拉父亲无意识的不当教育,使阿米拉心理扭曲,而一个心理扭曲的人,具有很强的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

2、人的善良和忠诚得有底线,无底线的忠诚和善良不是美德,是一种不可原谅的蠢。《追风筝的人》中的哈桑,虽身份低下,但果断勇敢,忠诚善良。他的命运全毁在了他的无底线的忠诚和善良上。他为阿米拉追风筝而受到三个恶少的污辱,恰被阿米拉看到,阿米拉因自私懦弱而视而不见,哈桑为此心灵受到极大的伤害,但尽管如此,他还是为了保住阿米拉的风筝而在三个恶少的欺辱下苦苦挣扎。而在受到阿米拉的陷害时,他宁愿离开而也不说出真相,用他所受的屈辱来成就阿米拉。

3、生而为人,做事不可太过。因果轮回,一切自有上天安排。阿米拉用卑鄙手段赶走哈桑后,内心极为不安。哈桑的影子时时萦绕于他的梦中,使他不得安宁。在他听说哈桑被塔里班屠杀而留下一个儿子被送往孤儿园时,生性懦弱的他忽然变得坚定了起来。他要前去阿富汗救哈桑的儿子,为自己赎罪。哈桑曾为他千千万万遍,他也要为哈桑的儿子千千万万遍。哈桑为他做到了,而他也为哈桑的儿子做到了。这或许是轮回吧。

4、国家的含义,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强大了,人民才能生活的安定和幸福。只有在和平的年代,人生活的才有尊严。阿富汗的被侵入和动乱,我们只是从电视上当作新闻来了解,而对阿富汗人民来说,是屠杀和饥饿,是家园被毁和亲人死去的悲伤。那是实实在在的灾难和生命难以承受之重。

愿教育释放的是光芒,照燿每一个孩子,使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而非别人家的孩子。

唯愿现世安好,人人心怀恰如其分的善良。

网址:读《追风筝的人》感悟 https://klqsh.com/news/view/69393

相关内容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ppt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启示(13篇).docx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阅读阅美】好书推荐之《追风筝的人》
读《追风筝的人》
名著《追风筝的人》满分读书启发.docx
追风筝的人概括 追风筝的人大概内容
罗素幸福哲学视域下《追风筝的人》解读
《追风筝的人》:一段关于友谊与救赎的心灵旅程
十大治愈系心灵的书 《追风筝的人》第一,《解忧杂货店》上榜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