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是一种生命的感动
生活审美是一种生活态度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生活美学实践# #生活审美#
美存在于自然和生活中,但更在于发现。艺术是从生活中抽离出来的独立形式,以摆脱实用性而成为专门欣赏的对象,主要分为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两大类。听觉艺术主要是音乐,视觉艺术包括绘画、雕塑、舞蹈、电影、戏剧等等,总之是用眼睛看的艺术形式。无论听觉艺术还是视觉艺术,其被欣赏的直接反应就是好听、好看。虽只四个字,可在这四个字里的体验却是伴随着人类情感精神史的美学衍变。
在听或看的艺术中何以为好?美学首先跨入的第一道门坎便是形式。音乐中有节奏与韵律,美术中有形象与色彩等。至于舞蹈、电影、戏剧等等,则是包括音乐和美术在内的混合视觉艺术形式。而音乐与美术在绝对审美意义上又是相同的,音乐中有形象和色彩,美术中同样有音乐的节奏与韵律。
就人类审美的本质而言,音乐比美术更为直接,更容易被人接受。为什么?这说明一个道理,就是人类欣赏美的原理是通向心灵深处的一个抽象“频道”。因而美术的形象与色彩,必须要在造型的过程中“调节”到类似音乐的节奏和韵律感觉中才能被欣赏,否则就是“夹生的美术”,是“消化不良”的美术,所以我们在感知美术的表达中是用和音乐一样的词汇。
我这样讲并不是说美术是次艺术,而正是美术的作用达到审美的转换与吸收。在音乐中有“音色”的词汇,这也说明音乐是有色彩的、有形象和画面的。其实追根溯源,是人类感官之间的协调原理,任何动物的感官都不是单一地在发挥功能,因此我们常常可以看出声音和触摸出味道来。所有感觉都会汇聚为心觉,那么心觉又是什么呢?心觉首先不是心脏,我也不敢肯定是大脑,我想心觉应该是属于人类物质生命之外的灵魂感知。在这一“灵魂感知”中,审美的第一个层次是感官的欲望。欲望是生命的本能,而审美对没有得到过美育的人而言,绝大多数被阻隔在这里。因此在音乐、绘画、电影中无不充斥着迎合感官欲望的作品。这一层次的审美被冠名为“大众审美”。在大众审美中其评判标准是一个笼统的浅表概念,即“好”,这个字既念hǎo,又念hào,hǎo是客观的结果,hào是欲望的满足。比如说好(hào)这一口,就是一种满足,客观结果不一定就是好(hǎo)。因而当我们评价音乐和美术作品时,如果只用好听或好看来形容的话,说明作品没有深刻的含义。
审美的第二个层次是美学形式的逻辑,这一步是由教化而来,如同道德一般,超越了感官本能欲望而达到一种心智的接纳和需求,是需要经过长期的专业培养才能成就的。
就美术而言,这一层次的作品具有明确的形式感和视觉愉悦,能够给人以心理上的美感享受。这是艺术的体貌构架,很多现代派艺术都是属于这一层面的作品,马蒂斯、康定斯基等等,他们创造了艺术形式的自律与自性。
然而伟大的艺术却是使艺术的躯体复活、散发出生命的气息,情感渗透到每一根线条与细节,使人的精神得到触动与震撼。这一层次的艺术完全不能用好听或好看来形容,也不仅仅是属于修养性的艺术,而是一种来自于生命的感动,她可以超越历史对艺术形式的局限。这种艺术在原始雕刻中存在,这种艺术在古埃及和古希腊的雕塑和绘画中存在,在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中存在,在梵·高的笔触中存在,在历代中外艺术大师的作品中存在,在齐白石的虫草中存在,在毕加索的人物画中存在。这一层次的艺术是超越形式的自律,创造出生命的动感,是审美的最高境界,是艺术的“宗教”。(附图为忻东旺画作)
免责声明:
①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信息均来自各地教育考试院、各高校及网络整理。其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所属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收集整理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作为临时的测试数据,供内部测试之用。本站并未授权任何人以任何方式主动获取本站任何信息。
②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临时测试数据将在测试完成后最终做删除处理。测试期间如涉及到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邮件([email protected])联系处理。
网址:审美是一种生命的感动 https://klqsh.com/news/view/237051
相关内容
极简生活:一种高级的人生哲学与审美取向幸福是一种内心的状态,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一种对生命的珍视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
生活即审美:审美经验和生活艺术
艺术享受:开启审美与情感的盛宴
生活美学是一种美感的生活享受
幸福是一种内心的状态,是对生活的感悟,是对生命的珍视,共勉!
七夕的节日美意,是一种生活中的仪式感,是对生活一种美好的祝福
刘悦笛: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
高翔谈音乐审美:在顺应潮流的情况下推动审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