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 “万人疯抢” 到 “10 人排队”,销量反差触目惊心
曾几何时,泡泡玛特新品发售现场人山人海,粉丝为抢盲盒彻夜排队,黄牛炒价让玩偶身价倍增。但如今,热潮似乎一夜退去。
1. 多平台销量遇冷,波动剧烈
抖音旗舰店:9 月 11 日 22:24 新品上线,瞬时售出9.3 万件;仅 44 分钟后(23:08),销量骤降至809 件;后续回升也仅停留在3000 余件。淘宝平台:23:11 显示销量1 万 + ,凌晨冲至2 万 + ,但对比过往 “秒空” 战绩,差距悬殊。抽盒机小程序:以往放货排队人数动辄上千上万,此次发售当晚排队人数不足 10 人,创近年新低。二、热门 IP “失灵”?SKULLPANDA 为何不香了?
此次遇冷的新品,来自泡泡玛特五大热门 IP 之一的SKULLPANDA(简称 SP) ,按理说不该 “翻车”:
由中国设计师熊喵 2018 年创作,2020 年 “密林古堡系列” 爆红;2025 年上半年销量12.21 亿元,仅次于 LABUBU 和 MOLLY,稳居第三。但这款 “不眠剧场系列毛绒挂件”,却让粉丝集体 “退烧”,核心问题集中在三点:
问题类型
具体表现
粉丝反馈
价格暴涨
作为 SP 第三代毛绒产品,定价159 元,比前两代贵 30 元
“溢价太多,性价比暴跌”
设计雷同
部分款式与前两代高度相似,缺乏创新亮点
“换汤不换药,审美疲劳了”
货量饱和
新品发售时,前两代毛绒产品仍在直播间反复售卖
“感觉随时能买,没必要抢”
三、二手市场数据佐证:消费者越来越理性
潮流交易平台的数据,更直观展现了市场态度的转变:
1. 得物 APP:高价遇冷,观望者居多
整端(9 个)售价1539 元,仅近百个订单;隐藏款售价679 元,销量仅11 个,但有1.3 万人标注 “想要”,却不愿下手。2. 千岛 APP:价格倒挂,溢价消失
端盒近三日均价1424.6 元,已低于原价1431 元;隐藏款均价619.6 元(最高点曾达 718.9 元),3 日内成交 161 单,价格持续回落。四、对比曾经 “神话”:LABUBU3.0 vs SKULLPANDA 新品
项目
LABUBU3.0 系列(2025 年 6 月发售)
SKULLPANDA 不眠剧场系列(2025 年 9 月发售)
发售热度
全球抢购潮,上架即秒空
多平台销量低迷,小程序排队不足 10 人
二手溢价
原价 99 元 / 盒,涨幅 10%-200%
端盒价格倒挂,隐藏款溢价不足 1 倍
隐藏款价格
二手出价高达2300 元,溢价超 20 倍
二手均价600 元左右,销量惨淡
五、潮玩行业迎来 “理性拐点”,泡泡玛特该何去何从?
此次 SKULLPANDA 新品遇冷,并非个例,而是行业变革的信号:
市场饱和:近年来潮玩品牌扎堆涌现,消费者选择更多元;消费回归理性:年轻人不再为 “盲盒惊喜感”“社交炫耀” 盲目买单,更看重设计创新、品质与性价比;IP 依赖症风险:泡泡玛特过度依赖头部 IP,一旦新品 “偷懒”,粉丝便会用脚投票。对泡泡玛特而言,想要重拾热度,或许需要放下 “流量执念”,回归产品本身 —— 用更用心的设计、更合理的定价、更精准的用户运营,留住那些曾经为 IP 疯狂的粉丝。毕竟,潮玩的核心是 “热爱”,而非 “炒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