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一部讲述鲁南农村大地变迁的年代剧《生万物》火翻全网,微博评分高达9.1,收视率更是突破了4。这部剧集不仅在视觉上给观众带来了冲击,更在情感上引发了人们对乡土记忆的深刻共鸣。无论是《人世间》还是《山海情》,这些年代剧似乎都有一种魔力,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曾经被遗忘的故事。
《生万物》的热播让我们再次记住了那片热土上的悲欢离合,原著小说《缱绻与决绝》则以更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时代的褶皱,展示了生存的哲学。有人说,剧集负责制造视觉冲击,而书籍则提供了思考的缓冲带。今天,让我们重温当年出版的这部小说,期待与读者有着新的交流。
《缱绻与决绝》是描写中国农村变迁史的一幅长卷,作者赵德发,作为农裔城籍作家,他的经历让他对农村生活有着深切的体验。曾当过农民、乡村教师以及公社干部的他,深知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在对我国农村发展的深入思考中,赵德发意识到,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正在走向终结,而新时代的农民则将以全新的方式生活。
为了表达对农民生活的理解,他创作了这部长篇小说,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展现了农民在20世纪所走过的艰难历程。赵德发在书中以“土生万物由来远,地载群伦自古尊”作为卷首对联,展示了小说的文心基点。这部作品不仅描绘了近百年来农民的命运,也展现了农村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书名虽不通俗,但非常准确:旧式农民对土地的依依不舍,而新一代农民则对土地逐渐淡漠。故事从1927年开始,正是大革命失败之时,土地革命的风暴正在酝酿。随着时间推移,土地关系的变迁也在不断影响着农民的生活。赵德发通过对封大脚等人物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农民对土地的复杂情感。
在这部40万字的小说中,赵德发不仅关注个别人物,更注重表现农民群体的命运。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从缱绻到决绝的转变,深刻揭示了时代变迁带来的生存困境。封大脚这个角色,代表了对土地深沉的爱与依赖,他的故事让人感受到农民生活的苦与乐。
《生万物》剧照中,封大脚与新婚妻子绣绣在艰难开垦荒地的情节,让人心头一紧。面对土地的变迁,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赵德发通过这些人物,展现了农民与土地的深厚情感,让我们感受到那份对土地的执着与无奈。
在小说的后半部分,随着土地承包政策的实施,农民们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赵德发在书中通过对比,揭示了农民在土地与市场之间的挣扎,以及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这种对比让人深思,农民的身份和地位在历史的洪流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万物》的热播不仅让人们重新关注农村生活,也让我们对农民的情感有了更深的理解。赵德发通过细腻的笔触,把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描绘得淋漓尽致,使得这部作品成为农村变迁史的重要见证。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民的故事依然在继续,期待更多人能通过这部剧和小说,感受到那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