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书单

发布时间:2025-09-16 01:35

通过读书挑战,如一个月读完十本书,给自己设定目标。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读书分享趣闻#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收获之后更懂感恩,或许这是感恩节确立在11月的原因之一。

说到感恩,大家首先会想到感谢家人、亲朋、同事给予我们生活的帮助与支持,但书店君还想说,感谢书籍,让我们在精神世界感到孤独与无助时,永远有书陪伴左右,永远有书把心境道破。

木心有一句话说,“凡是令我倾心的书,都分辨不清是我在理解它呢还是它在理解我”,深以为然。不是我们阅读书,而是书阅读我们。尤其对于越发封闭成孤岛的我们,该如何审视自我与他人,如何面对周遭的生活

感谢还有万千书籍,成为我们精神交流的另一个出口。

以下为读者书店#11月推荐书单

那些令我们震撼或是触动的故事与描述

或许也能成为你生活的力量

01

《悠悠岁月》

[法]安妮·埃尔诺 著

吴岳添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悠悠岁月》一经出版就获得了法国当年的“杜拉斯文学大奖”。采用“无人称自传”的方式,实际上是在自己回忆的同时也促使别人回忆,以人们共有的经历反映出时代的演变,从而引起人们内心的强烈共鸣。大到靠前风云,小到饮食服装,家庭聚会,乃至个人隐私,无不简洁生动。通过个人的经历来反映世界的进程,实际上写出了集体的记忆。小说的时间跨度有六十年,因此无论什么年龄段的读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很熟悉的内容和很清晰的记忆。

安妮·埃尔诺是法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出生于法国滨海塞纳省的利勒博纳,在诺曼底的小城伊沃托度过童年。她起初在中学任教,后来在法国远程教育中心工作,退休后继续写作。埃尔诺从1974年开始创作,至今已出版了约十五部作品。《悠悠岁月》这部历经二十余年思考和推敲的杰作,使她当之无愧地居于法国当代第一流作家之列。

推荐理由:

虽然后知后觉了点,但这本书真是一本杰作,既有个体成长的女性经验史,又借助照片、旧物件、流行文化、广告和明星等,写了一部大时代的编年史,既有社会性的分析,还有思想史的视角,加上小说家的回忆碎片,最终形成一种非常独特新颖的小说风格。小说读起来很薄,悠悠岁月却又显得很厚重。

via思郁@豆瓣

02

《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

[加拿大]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 著

陈以侃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所收入的七个故事,都发生在新斯科舍省布雷顿角那些严酷的风景中,有少年渴望摆脱家族在海岛世代挖煤的命运而在成年之际离家远行,有人到中年的大学教师回忆少年时他那心怀壮志但困居海岛打鱼为生的父亲,有散居各地的大家族成员在老祖母96岁生日之际齐聚老祖母寡居的海角,尘封往事也在个人心中泛起……这些故事勾画了家庭内部紧密的纽带和难以逾越的鸿沟,以及人们面对命运时候那种一脉相承的脆弱和温柔。书中的七篇故事既体现了人和自然世界粗粝而深情的交融,也含蓄而节制地勾勒了布雷顿角那些复杂、神秘而质朴的人心。它们被记忆和传说浸润,被海水和鲜血冲刷,又在人生一些微妙的时刻,抵达了艰难而令人喜悦的彼此谅解。

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1936-2014),加拿大著名短篇小说家,因其一系列以新斯科舍省布雷顿角为背景的小说闻名,著有短篇小说集《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当鸟儿带来太阳》和获得都柏林国际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没什么大不了的》。

推荐理由:

很久没有过如此愉悦的阅读体验,纯粹文学性的沉浸让人轻易就能触摸到人心脆弱与温柔的交融。大西洋是刺骨冰凉的灰色,死亡的鸣响和钟声从冰冻的港湾隔着寂静传来,抵达你的人生和宿命,而你的生活就在空阔的深水港下,如同一块誓不随波逐流的暗礁。这种孤独是含蓄节制的,它存在于冬天的冰雪中,平和安静的暑热中,也推开秋天的窗户,海面风起浪涌。“没有人说过人活着是容易的事情。人不过就是得活着。”

via青金石子弹@豆瓣

03

《活着就是冲天一喊》

陈年喜 著

台海出版社

陈年喜,矿工诗人。《活着就是冲天一喊》是其首部非虚构故事集。

他的作品重振了《诗经》的民间叙事传统,以苍凉细腻的笔触,呈现了中国人悲怆又炽烈的生命力。茅盾文学奖评委张莉评论说,陈年喜的散文和那些名家放在一起毫不逊色。“天赋好,语言好,靠一种天性。”

作为巷道爆破工,陈年喜深潜于大地5000米深处,用炸药和风镐轰开山体,凿出金、银、铜、铁、镍。与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是王二、德成、小渣子等同样低微的命运。后来有的人在爆炸中跑成一蓬血雾,有的被气浪削成了两半,只有他相对幸运,只留下颈椎错位,尘肺病,还有一只失聪的右耳。翻开《活着就是冲天一喊》,这些悲怆炽烈的生命逐一呈现在你的面前。艰辛的劳绩,无常的生死,每一个故事,都像陈年喜在矿山深处敲下的石头一般坚硬,炫黑。

推荐理由:

这些年来我也很少读诗了,偶尔读到的当代诗歌,都不过是卖弄词藻的文字游戏,很难被触动。仅有的几次被触动,还都不是来自诗坛上有名的那些专业大诗人,而是都来自底层,来自社会边缘,比如我写过好几次的余秀华,再比如我这次要写的陈年喜。

via肖浑@豆瓣

04

《亲爱的蜂蜜》

笛安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在陪伴女儿成长的过程中,笛安记忆中的碎片如显影般渐渐寻回。这些碎片让她意识到那些童年时代困扰她的疑问,其实从来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解答。养育孩子,就是重新认识自己。笛安说:“我在这部小说里的野心并不算大,但是非常的私人。”《亲爱的蜂蜜》是一部对于笛安来说最为亲近的文本,孩童的柔软消解了成人世界的坚硬和理性,在孩童中间,我们再次成为自己,愿意等待一朵花开,愿意在午后打盹,愿意用好奇的目光展露十万个为什么,愿意迈出一步去认识另一半。孩子的小世界,即是我们叩问自己的心灵答卷。

笛安,本名李笛安,生于山西太原,毕业于法国巴黎索邦大学、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著有长篇小说《告别天堂》《芙蓉如面柳如眉》《南方有令秧》《景恒街》,“龙城三部曲”《西决》《东霓》《南音》;中短篇小说集《怀念小龙女》《妩媚航班》。曾主编《文艺风赏》杂志。二〇一八年获“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八零后作家。

推荐理由:

笛安当了妈妈以后写文不像从前那样锋芒毕露了,没有那种锐利、想要跟世界作对的感觉了。温情了很多。像喝完了一杯温开水。我也长大了,我觉得这不是坏事。如她所说这本书很适合当“结婚礼物”。愿我们都能得偿所愿。

via Linda是我哦@豆瓣

05

《骑兵军》

[苏联]伊萨克·巴别尔 著

张冰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骑兵军》是俄国天才作家巴别尔的代表作,创作素材取自于巴别尔26岁时作为战地记者跟随布琼尼统帅苏联红军第一骑兵军进军波兰的行军过程中的战地日记。

此次大战是世界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骑兵会战,历时三个月,作者在书中用最直接最简练却华丽的语言,通过35篇散记描绘出了在波兰的苏联骑兵军最真实的军旅生活。作为犹太人,他不否认苏联骑兵献身革命的伟大精神;作为革命者,他也不避讳苏联哥萨克骑兵犯下的错误。《骑兵军》一经问世便震惊世界,在苏联,先被追捧后被封禁,更为巴别尔带来杀身之祸;在欧美,被同时代的文学家惊叹为旷世之作,为他赢来不朽的声誉。

推荐理由:

在俄乌战争背景下读这本书感觉又有些复杂,但真的太好了,巴别尔的描写和比喻都会让人觉得冷酷真实还有悚然。没有那些个大国崛起的宏观叙事,战争之中普通人的生活才会使你感慨。篇幅都非常短,但刻画绝不流于表面。以及最后一篇的结尾真的太棒了,无法描述的震撼,战争的本质以隐喻浓缩在那个画面里。

原标题:《十一月书单 | 感谢永远有书把心境道破》

网址:十一月书单 https://klqsh.com/news/view/244743

相关内容

十月书单
9月励志书单
2024年必读书单:每月一本,成长无限
励志书籍排行榜前十名 , 十大畅销书籍榜单
【每月书单】图书馆推荐4月必读好书,经典与新知一网打尽!
书影清单|读书观影的半月总结(22)
《三体》入选清华学生最爱十本书榜单
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十类书单 小学生课外书单有哪些→十大品牌网
书单|2021十大好书推荐
2025读书挑战!每月读一本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