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娄底幼儿园开擦屁股课获家长点赞:孩子的自理课,到底该谁教?怎么教?

发布时间:2025-09-16 06:54

[教育] 家长应该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生活知识# #教育子女#

当幼儿园老师拿着气球模拟臀部、带着孩子念 “一折二压三擦” 的儿歌时,你会觉得这是 “多此一举”,还是 “教育该有的样子”?近期,湖南娄底某幼儿园针对 3-6 岁新生开设的 “擦屁股专项课程”,在家长圈和教育界掀起了不小的讨论 —— 有人赞其 “接地气、解决真问题”。这场看似 “细碎” 的课程争议,其实藏着当代家长对 “孩子自理能力培养” 的集体困惑。

这堂 “擦屁股课”,到底教了什么?

不同于传统幼儿园的拼音、算术课,娄底这所幼儿园的 “擦屁股课程”,把 “生活技能” 当成了核心教学内容,甚至细化到了每个动作和健康知识点,让 “自理” 不再是 “长大自然会” 的模糊概念。

超具体的教学方法:把 “难活” 变 “游戏”

为了让 3-6 岁孩子能理解、会操作,老师们花了不少心思,甚至用上了 00 后特有的教学巧思:

道具模拟:用气球充气后模拟臀部,让孩子直观看到 “需要清洁的区域”,避免因隐私部位教学的尴尬;

步骤拆解:编出 “一折二压三擦” 的儿歌,把 “纸巾折叠→从前往后擦→反复检查” 的流程变成口诀,孩子跟着念就能记住;

游戏化互动:用玩偶演示错误擦法(比如从后往前擦),再让孩子上台 “纠正玩偶”,赢了给贴纸奖励,不少孩子笑着就学会了;

性别差异化指导:针对女童,重点强调 “从前往后擦”,避免尿液、粪便残留引发尿路感染;男童则教 “双手配合分区擦”,兼顾清洁与便捷。

藏在细节里的健康知识:不止 “擦干净”,更要 “不生病”

课程不只是教 “动作”,还悄悄融入了健康常识:比如告诉孩子 “擦完后看一眼纸巾,没脏东西才代表擦干净了”;偶尔用动画演示 “肛门周围的皮肤很娇嫩,用力擦会发红”;甚至会提一句 “家里有湿厕纸或温水,清洁后更舒服”—— 这些细节,很多家长平时都未必会特意跟孩子讲。

为什么要在幼儿园教 “擦屁股”?家长和老师都有苦水

这堂课程能火,本质是戳中了很多家庭和幼儿园的 “痛点”—— 孩子不会自理,不仅影响健康,还可能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受挫。

健康风险:错误擦法真的会 “惹病”

园方在回应中提到一个关键数据:开设课程后,园内孩子的肛周红肿率下降了 67%。这不是夸张 ——3-6 岁孩子皮肤娇嫩,若擦屁股时用力过猛、纸巾没折叠(摩擦面积大),容易导致肛周皮肤破损、红肿;更危险的是女童,若从后往前擦,会把肛门附近的细菌带到尿道口,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有家长在评论区分享:“之前女儿总说屁股疼,去医院才知道是擦得不对,现在幼儿园教了方法,果然不疼了。”

心理痛点:孩子 “不敢说” 比 “不会做” 更麻烦

除了健康问题,很多孩子还会因为 “不会擦屁股” 产生心理压力。据园方内部调研,68% 的 3 岁儿童需要家长协助擦屁股,到了幼儿园后,有些孩子因为害羞、怕老师批评,宁愿憋便也不主动求助,时间久了容易引发便秘;还有孩子因为 “擦不干净” 被同学笑话,变得不爱参与集体活动。一位中班老师说:“之前有个小男孩总躲着上厕所,后来才知道他怕擦不好被嘲笑,教完他方法后,明显自信多了。”

家庭教育的 “盲区”:家长要么 “包办”,要么 “教错”

幼儿园主动开课,其实也补了家庭教育的 “漏洞”。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 “过度呵护”:孩子吃饭喂、穿衣帮,擦屁股更是 “顺手的事”,没意识到 3-6 岁是手部精细动作和自理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还有些家长自己也没掌握科学方法,比如教孩子 “随便擦两下就行”,或是没区分男女童的清洁差异 —— 这些都导致孩子到了幼儿园,连最基础的自理都成了难题。

不止 “擦屁股”:这堂课程背后的教育思考

其实,“擦屁股课” 的争议,本质是 “当代教育该教孩子什么” 的讨论 —— 我们总希望孩子 “优秀”,却常常忽略 “先让孩子成为能照顾自己的人”。

自理能力不是 “小事”,是 “成长的基石”

3-6 岁是孩子建立 “独立人格” 的关键期,而自理能力是 “独立” 的第一步。当孩子学会自己擦屁股、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时,他获得的不仅是 “技能”,还有 “我能掌控自己生活” 的自信 —— 这种自信,会影响他未来面对困难时的心态。就像网友说的:“连自己屁股都能擦干净的孩子,将来遇到问题,也会更愿意自己想办法解决。”

幼儿园和家长不是 “对手”,是 “队友”

争议中 “幼儿园越界” 的说法,其实误解了教育的本质 —— 幼儿园不是 “取代家长”,而是 “协助家长”。很多家长不是 “不想教”,而是 “不会教”(比如不知道男女童差异、不会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教),幼儿园的课程相当于提供了 “标准化指导”,同时还会同步教家长 “回家后怎么巩固”(比如建议用分体训练裤、在马桶旁贴步骤图),形成 “家园共育” 的闭环。

理性看待 “数据”,更关注 “孩子的真实变化”

对于园方的调研数据,我们不必过度纠结 “是否绝对准确”,更该关注课程带来的 “真实改变”:孩子是否愿意自己尝试了?是否减少了因清洁不当引发的健康问题?是否在集体生活中更自信了?这些 “肉眼可见的变化”,比冰冷的数据更有意义。

最后:别小看 “擦屁股”,这是孩子的 “第一堂成长课”

湖南娄底幼儿园的 “擦屁股课程”,看似是 “小题大做”,实则是教育回归 “以人为本” 的体现。比起让孩子提前学知识,教会他们 “照顾自己、对自己负责”,才是更重要的 “启蒙”。

对于家长来说,与其争论 “该谁教”,不如趁着孩子还小,多给他们 “自己做” 的机会 —— 哪怕刚开始擦不干净、会弄脏衣服,也别着急包办。毕竟,孩子终要长大,而学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是我们能给他们的 “最实在的礼物”。

#热点新知#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

举报/反馈

网址:湖南娄底幼儿园开擦屁股课获家长点赞:孩子的自理课,到底该谁教?怎么教? https://klqsh.com/news/view/245622

相关内容

幼儿园公开课各领域教案(精选10篇)
长宁这所“最年长”的幼儿园,教孩子做“乐活”一族!
幼儿园孩子成长指南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快乐的旅行》含反思 幼儿园视频课件及ppt下载
幼儿为本,连环跟进优化幼儿“一日生活”幼儿园系列专题教研活动案例综述 幼儿园视频课件及ppt下载
幼儿园小班心理健康《让自己高兴》教案 幼儿园视频课件及ppt下载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通用29篇)
有关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
幼儿园教师个人成长目标(精选5篇)
回归儿童生活:幼儿园课程建构的本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