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像示范法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25-09-16 08:02

生活心理学运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生活心理学概述#

录像示范法研究述评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录像示范法

录像示范法又称视频示范法或录像带示范法,是由Buggey最初提出和创立的,该教学方法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是通过让个体观看并模仿录像材料中示范者所呈现的目标行为进而习得相应行为或技能的一种干预方法。按照不同的示范者分为不同类型:他人录像示范(basic video models)、自我录像示范(video self-modeling)、观点示范(point-of-view video models)和混合示范(mixed models)。

(二)自闭症学生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种终身性神经发育障碍,主要病症为缺损的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狭窄、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模式。其在儿科患者中的发病率逐年攀升,甚至超过了癌症、糖尿病和唐氏综合征等广为人知的疾病。本研究中,自闭症学生是指罹患自闭症的学龄儿童。

(三)劣势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主要有八种类型: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人际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八种智能表现突出的归为优势智能,表现较差的统归为劣势智能,评价的标准为低于或高于国际上规定的平均水平。

二、国外关于录像示范法的相关研究现状

2014年,《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青少年及成人的循证实践报告》中明确提出录像示范法(Video Modeling,VM)是被循证证实的有效的孤独症儿童干预方法。它是运用视觉支持策略的一种干预方案,以应用分析疗法为基础,国际上录像示范法对特殊儿童相关能力的干预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研究者在Web of Science上以关键词“video modeling”进行了检索,筛选出了相关文献进行研读。研究者发现国外运用录像示范法提高特殊儿童各项能力的干预研究较为成熟,研究结果均对录像示范法的成效给予肯定。

(一)对社交技能干预研究

Jiyoon Park等人(2020年)采用跨行为多探测设计,运用录像示范法对三名智力障碍年轻人教授三种社会技能,效果良好。Teresa Cardon等人(2019年)的研究表明同伴录像示范法能够增进学龄前儿童社会交往技能。Ching-Chih Kuo等人(2019年)通过个案研究,使用录像示范技术包提高了高功能自闭症年轻人在工作场所的社交技能。Jennifer Lee Kouo(2019年)通过实验证明视点录像示范法是增加问候的有效干预措施。Tuan Q. Ho等人(2019年)采用跨被试多重基线设计检验动画录像示范法能够有效促进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共同注意和社会参与的习得和泛化。Cathy Huaqing Qi(2018年)和Conrad Oh-Young(2018年)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录像示范法可以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技能。

(二)对职业技能的干预研究

Stauch Tiffany A.等人(2020年)采用跨行为多探测设计,运用录像示范法对2名自闭症谱系障碍青少年的2或3个职业技能进行干预,结果表明,录像示范法对职业技能教学是有效的。English Derek L等人(2017年)采用跨技能多探测设计进行研究,证明录像示范法与录像反馈法干预对自闭症青年职业园艺技能有一定提高。

(一)对课程学习的干预研究

Rajiv Satsangi等人(2020年)运用录像示范法作为干预手段,采用单一被试多探测设计,提高了3名学习障碍学生在绘制线性方程组上的表现。Gulnoza Yakubova等人(2020年)利用录像示范教学包提高了三个学生解决简单分数问题的准确性,两个学生将技巧迁移到了解决整体分数问题上。Ok Min Wook等人(2020年)采用单一被试设计,研究了录像示范法对提高有阅读障碍的一年级学生语音技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学生的语音表现都有显着增长。Rajiv Satsangi等人(2020年)采用单一被试多基线设计,运用录像示范法对三名数学学习障碍学生在解决几何应用问题方面进行干预,结果表明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提高。

(二)对特殊儿童生活技能干预

ACams(1987年)等人成功采用录像示范法训练自闭症儿童的购物技能;Shipley-Benamou等人(2002年)采用录像示范法教授自闭症儿童放桌子、寄信、照顾宠物、挤橙汁等技能;Drysdale等人(2015年)采用跨行为多基线设计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面录像示范能提升ASD男孩增加独立如厕技能。Meister等人(2015年)采用单被试A-B设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iPad进行视点录像示范法干预对教授ASD学生自我保健和日常生活技能有一定效果;Ee Rea Hong等人(2016年)对众多采用录像示范法对ASD进行生活技能教学的个案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表明确实有效;Susilowati Latifah等人(2018年)采用准实验研究和前测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方法,对录像示范法提升智力障碍儿童穿衣技能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录像示范法进行干预可以提高6-12岁智力残疾儿童的穿衣技能;Philip M. Kanfush等人(2019年)以4名具有多重障碍(包括中度认知障碍)的青少年为被试,采用3次重复的AB设计进行单一被试研究,结果证明录像示范法和视频提示干预对教授烹饪技能有一定效果。Erika Pinter等人(2021年)采用多基线跨被试设计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录像示范法成功地提高了3名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或智力障碍高中生在当地社区健身中心独立完成锻炼的表现。

录像示范法简便,易操作,不需进行严格的特殊教育专业训练,也可尝试使用。然而此法在我国本土的相关实践较少。特别是针对随班就读学生的劣势智能进行干预该类的实践研究少之又少,因此,如何运用录像示范法进行本土化的干预实践,特别是针对小学阶段的随班就读群体,如何让其发挥实际作用?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故本研究旨在将录像示范法运用到我区小学随班就读学生的劣势智能干预中,以期丰富录像示范法在国内的应用研究,为随班就读学生干预研究提供更多实证资料。

三、国内关于录像示范法的相关研究现状

研究者在CNKI上对关键词“录像示范法”进行了知识元检索指数检索,生成了对近十年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发布趋势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十年国内相关研究较国外来说仍有不小的差距,近年来文献数量呈缓慢上升趋势,2018年出现了小高潮,但近两年有所回落。对比国外文献数量,国内对于录像示范法的研究仍有较大空间,研究前景较好。

研究者在CNKI上,通过检索“录像示范法”“视频示范法”“自我录像示范”等关键词进行了文献收集,从68条结果中,最终筛选出34篇主要文献,各年文献数量如下图3所示,2018年文献较为集中,总体呈增长趋势。

研究者对34篇进行了仔细阅读,并按研究方向进行了分类统计,由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对于特殊儿童社交技能方面的干预较为集中,其次是对于录像示范法的应用分析研究,第三位是对于生活技能方面的研究,除此外其他研究方向的文献数量较少,对比国外文献的数据可以发现,国内在这几个领域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下面研究者将从各个研究方向进行文献梳理。

吴静(2014年)采用倒返实验设计,运用录像示范法对3名自闭症儿童在游戏情境中的社会互动行为进行干预,结果表明录像示范法对自闭症儿童在游戏情境中的社会互动行为具有积极的干预效果。翁盛(2016年)采用单一被试实验设计中的跨行为多探测设计,运用录像示范法对一名学前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技能进行干预,结果表明录像示范教学对增进学前自闭症儿童社交技能具有良好的立即、维持和类化成效。彭燕(2019年)采用单一被试实验设计,运用录像示范法对3名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交沟通障碍进行干预,结果表明录像示范法对自闭症儿童社交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与维持效果。

将录像示范法与其他方法结合对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技能进行干预也有不错的效果。党昕(2018年)采用单一被试跨行为多基线设计,对5名自闭症儿童进行视频示范法融合社会故事法的干预教学,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结合进行干预能有效提升自闭症儿童主动发起的社交技能,维持和泛化的效果也不错。金文珊(2019年)采用单一被试倒返实验设计,采用视频示范结合社会故事法对一名10岁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进行干预,结果表明对于提升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在学校情景中的同伴交往能力有一定的效果。

李欢等人(2018年)还对比了录像示范法和现场示范法对提升自闭症儿童社交沟通能力的效果,采用单一被试实验设计中的跨被试的多基线设计结合交替处理设计对3名学前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研究,研究表明录像示范法的干预效果优于现场示范法,且录像示范法对学前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沟通行为具有良好的维持效果。

(一)生活技能干预

运用录像示范法对特殊儿童生活技能进行干预也有一定的效果。陈建军等人(2020年)采用单一被试研究设计中的交替处理实验设计,对3名就读于特殊教育学校的自闭症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技能进行干预,结果显示录像示范法能有效地教导自闭症青少年习得日常生活技能(洗衣服、晾衣服),且维持效果较好。冀彦等人(2019年)将多种方法混合使用对有如厕困难ASD儿童15名进行干预,结果表明通过制定程序表、游戏学习法、录像示范法、社交故事法来训练ASD孩子如厕困难效果明显。柴丽慧等人(2016年)、李艳等人(2018年)也均在研究中建议可以采用录像示范法对自闭症儿童生活技能进行干预。

(三)课堂行为干预

自闭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仅会对自身,也会对教师/班级同学都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也有不少对自闭症儿童的课堂行为进行录像示范干预的研究。王培凤(2018年)采用单一被试实验中的A-B-A设计,对一名中度智障儿童的课堂规则执行进行一对一训练,结果表明基于录像示范法的中度智障儿童课堂规则执行训练是有效的。张霞(2021年)采用了单一被试实验法和访谈法,对两名自闭症学生课堂离座行为和课堂喊叫行为进行录像示范法干预,研究结果表明录像示范法能够减少孤独症学生的课堂离座行为和课堂喊叫行为。

(四)学业学习干预

    运用录像示范法对儿童学业学习上的干预仅有一篇,且敢于对象是学龄初期的普通儿童。在研究中,陈兰(2020年)采用单一被试A-B基线实验设计,对3名学龄初期儿童进行自我录像示范干预,结果表明自我录像示范能够促进学龄初期儿童课堂学业自立的养成。

(五)工作技能干预

    在工作技能的干预上,也是硕果仅存。张万丰(2021年)采用单一被试研究设计中的交替处理实验设计,比较视频示范与图片提示法对3名10至20岁的自闭症青少年工作技能的干预效果结果表明,录像示范和图片提示法均能够提升自闭症青少年“手磨咖啡”的工作技能。

(六)游戏干预

基于录像示范法的优势,国外研究者已将其用于干预ASD儿童游戏能力并取得一定成效。相比之下,目前我国有关录像示范法在游戏中应用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研究者也仅找到3篇相关文献,其中,范开惠(2018年)运用单一受试跨行为多基线的实验设计,对一名四岁多的自闭症儿童进行了“简单拼砌遥控车”、“中级拼砌轮船”以及“高级拼砌小狗”三个功能性游戏技能目标的干预,结果表明,录像示范教学对学前自闭症儿童功能性游戏的干预具有良好的立即成效、维持效果、类化效果和社会效度。陈建军等人(2020年)采用单一被试多基线跨行为实验设计,运用录像示范法对1名7岁自闭症男童进行干预,干预后该自闭症儿童低、中、高级拼装能力有了提高,且有立即与维持效果。

对于宽泛讨论录像示范法在自闭症儿童教育中的应用以及针对录像示范法本身进行文献研究的文献在此不做赘述,但众多研究者均对录像示范法的干预效果持肯定态度。

四、多元智能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教育理念如雨后春笋般传入我国,但是很多都只是昙花一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之所以能够在国内站稳脚跟,并且呈现越来越烈的发展趋势,就是因为它一方面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他是横跨东西方文化研究的产物,更容易被国内教育工作者所理解与接受,为中国更新教育方针提供了及时的理论依据,时至今日,国内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多元智能理论融入到传统的教育中,不断更新与完善,把发现学生优势智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作为新时代的教学目标,如何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促进其个性的发展,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作为其研究的新对象,以“发现学生优势智能,培养起个性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的课题在全国范围内络绎不绝的出现,到目前为止,此课题已经研究到了一定的程度,教育学者们也针对学生特产培养提出了各种措施,并再进一步探索与完善中。

多元智能理论突破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和我国素质教育的观念契合,是注重学生智能的发展性和多元化的理论学说,提出不再仅仅通过成绩的高低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而是综合考量不同方面智能的优劣,通过优势带动劣势,尊重学生各方面的智能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在目前为止主要集中在如何促进其个性的发展,但是多元智能深层次的启示还没有被广泛运用。对于当今社会来说,仅仅是一方面优秀是不行的,我们需要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把学生的优势智能运用到弱势智能中来,促进其全面和谐的发展。

目前大部分学校对处于劣势的学生关注较少,对自闭症儿童而言多元智能显得更为需要,国外关于多元智能理论在特殊教育的领域应用广泛。在特殊教育中,避开了只重视缺陷的教育路线,在南美洲许多残疾儿童可以利用数码科技获得教育,增加发展的机会,在韩国、英国、美国等地,对于传统教育中表现状况不良的学生,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满足不同类型的个体需要,展现的变化巨大。

五、国内外研究述评

综上所述,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录像示范法至今,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惠及到自闭症,帕金森症,智力障碍、学习障碍、情绪与行为障碍等多个特殊群体。国内相关研究虽然近几年有所增加,但依然略显薄弱,且多为硕士学位论文,这表明录像示范法的实践研究有待加强。

(一)国外百花齐放,国内一枝独秀

国外研究中,对录像示范法在特殊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干预均有不少。但是国内的干预研究比较集中在社交技能上,研究者猜想可能是因为社交沟通障碍是自闭症儿童的核心障碍之一,所以众多研究者的目光容易集中。

(二)录像示范法在自闭症儿童的干预上有优势

自闭症学生的“视觉优势”使其对图像和生动的画面非常感兴趣,其信息获取更多是通过视觉思维进行,现有研究也表明录像示范法是一种十分适合自闭症儿童的教学方式和干预途径,能让其有效习得各种技能。

(三)运用录像示范法对自闭症儿童进行生活技能、课堂行为、学业学习、游戏等方面的干预较少

适应生活是对于自闭症儿童成长来说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作为进行良好生活的基础,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至关重要。但是,国内运用录像示范法对自闭症儿童生活技能方面的干预研究较少,亟需研究补充。同时,对学业学习、课堂行为、游戏等几个方面的研究也十分薄弱。根据研究者的观察和已有研究表明,在这些方面自闭症学生的表现也存在较大问题,应多探索更好的干预方式。

本研究旨在基于自闭症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录像示范法对其劣势智能进行干预研究,以期不断丰富我国本土化实践。

网址:录像示范法研究述评 https://klqsh.com/news/view/245806

相关内容

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研究述评
国外美食与旅游研究述评
中小学生幸福感评价研究综述
旅游体验质量评价述评:研究进展、要素解读与展望
2008年国内媒介文化研究综述分析.doc
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亲子乐园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家庭教育指导令司法适用研究.docx
《艾滋病人群情感调适的社会学研究》【价格 目录 书评 正版】
冥想有助于降压?研究揭示放松疗法短期有助于降低血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