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钓鱼学问多!不同季节不同说法,处处影响鱼的习性!

发布时间:2025-09-16 14:52

《动物森友会》钓鱼技巧:了解不同季节和鱼种 #生活常识# #游戏攻略#

四季钓鱼学问多!不同季节不同说法,处处影响鱼的习性!

钓鱼爱好者,除了应当认识和了解有关鱼的知识外,还应当认识和了解鱼的活动规律。鱼的活动规律,既取决于鱼的生活习性,又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影响。除地区的环境、各种水情、饵料分布、地形地貌等条件外,直接影响鱼的摄食、生长、活动和沉浮的便是季节、天气、时间与气象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下面清湖就为大家讲解一下季节对于垂钓的影响。

众所周知,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空气温度的变化;空气温度的变化,则又影响水温的变化。鱼是生活在水中的变温动物,水温的变化,无时不与鱼的活动息息相关,并对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首先讲解的是春季。

春季 惊蛰以后,春风送暖,大地回看万物复苏。春分之后,气温逐热,水温上升,当水温达到10C以上时,越冬的鱼类开始从集群的深水出游。春季里水体清澈,有较好的透光宰,光照的透入较强,导致鱼类栖息和活动地点的进一步变化。

一般来说,春季沿岸浅水地带能吸收太阳能量的80%左右,水温上升较快,水中浮游生物、水生动植物和底栖生物就比其他地区先得以繁茂增生,因此鱼类就在沿岸浅滩结集。春分、清明以后,水温普遍升高,鱼类摄食强度日增,鱼类除集群沿岸索饵,还上溯产卵场进行生殖回游或产卵,由于生理的需要,形成一年中摄食峰期。鱼在水温15~25℃时,生长最快,摄食强度最高,也最活跃。

夏季 随着水温的不断上升,水体各部分“饵料”均相应地繁殖增加,其分布面也就相应地扩大,这时鱼类活动的区域也就随之扩大和分散,并逐渐出现各种分层现象。西北各地立夏之后,气温虽有较大的差异,但普遍已是烈日当空,天气酷暑。当气温达30℃以上时,水域表面或上层水域温度增高。

需要指出的是,同一水域和同一时间内,在不同区域或不同水层中的水温,也往往由于气候条件、水深、地形等各不相同,水温也有差异,分层进一步明显。一般水深增加1米,水温下降1℃左右。这时,水体溶氧量相对少,鱼的耗氧量增多,鱼的食欲就将减退。经过春天的摄食,并已完成几次生殖任务的成鱼,身体已基本恢复,加上水中“饵料”充分,就不是那么饥不择食了。水温高时,鱼类就比较分散,并栖息到逛荫较暗的地方或水城较深处,而早晚集群到浅层水域。

秋季立秋之后,金风送爽,炎夏将逝,但水温仍比较高,鱼类一般仍会在荫凉处游弋,至秋分左右,秋高气爽,水温又恢复到适宜鱼类生长的15~25℃,加上西风吹拂水面,水中溶氧量增加,鱼类就会异常活跃。气候适宜的秋天,天然饵料不仅丰富,但且质量进一步提高,鱼类为了做好越冬前的准备,急需补充和储存脂肪等营养,在水域四周到处觅食,摄食强度再次提高,形成一年中第二个振食峰期。

冬季鱼的体温随水温而变化。冬季届临,水温下降,当降到10℃以下时,鱼的体表黏液增多,活动变得迟钝,逐渐停食或极少进食,开始寻找适宜的地方越冬,通常是集群在深水处的中下层。西北各地,冬季酷寒,冰封水面,鱼类进入越冬期。在天然水体中越冬鱼类的集群特点,依鱼类的品种、规格而定,“鲤找鲤,鲫找鲫”,物以类聚的现象尤为明显,集群的体温比单独活动的鱼约高0.5℃,这就有利于鱼类度过寒冬。

在结冰的水域,水温常出现垂直分层现象,即接近冰层的水温一般在0℃左右,向下逐渐增高,若水体较深,底层可达4℃左右。冰封后的水中缺少新鲜空气,凿冰钓鱼就可使水与空气接触,局部氧气增多,鱼类便会聚集到冰窟面吸氧游动。在有阳光照射时,水体仍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越冬的鱼类便会悠然而动,寻找有阳光、有水草、暖和的地带少量进食。

举报/反馈

网址:四季钓鱼学问多!不同季节不同说法,处处影响鱼的习性! https://klqsh.com/news/view/246470

相关内容

不同季节钓鱼时间技巧 什么天气钓鱼最容易上钩?
受季节影响的5个钓鱼要素,适应季节变化才能钓好鱼
季节变换时如何快速适应钓鱼?
梅雨钓鱼越钓越喜!只需钓法得当,每天大鱼连竿上
夏季国内主要路亚鱼种作钓经验小贴士
买鱼避坑指南:季节性养鱼知识解析
不同季节的养生方法
钓鳊鱼用什么饵料?野钓鳊鱼的饵料选择与使用技巧
季节养生:不同季节的养生方法、应对季节变化对身体的影响!
四季的特点不同季节有那些特点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