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点亮美好智慧生活
智慧社区,通过智能化设施,提升居民生活舒适度和安全感。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智慧城市#
“机器狗”上岗,让工作更智能。
暑假期间,我市各区县科技馆、图书馆等科普场所热闹非凡,成为很多家长与孩子假期出游、研学的选择之一;在乡村,农业科技培训班如火如荼开展,村民们专心听讲、认真记录笔记……公众“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场景随处可见。
今年7月是铜川市2025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离不开科普教育。今年以来,市科学技术协会着力把全域科普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围绕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民生实事,积极探索科普新形式,精心策划开展了一系列科普志愿服务活动,让市民想参与、能参与、多参与,有效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公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
“火烧云是怎样形成?”“光伏材料指的是什么?”“导体的电阻与什么有关?”……7月15日,2025年铜川市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在市图书馆报告大厅精彩上演。台上比赛激烈,台下观赛的市民也都铆足了劲儿跟着选手一起答题。“这题我也会。”“这道题确实有难度。”“哇,这个选手答对好多题,真厉害!”……现场观众在台下暗自较劲。随着抢答器蜂鸣与答案揭晓,阵阵掌声见证着科学智慧的火花迸射。
举办全市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只是我市积极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一个缩影,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科普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该运用怎样的新手段和方法精准有效开展科普工作?市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我市聚焦“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五类重点人群,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同时,集聚科普资源和服务向基层一线倾斜,科普大篷车等流动科普设施来到田间地头,增强基层科普力量。
今年以来,市科学技术协会整合优质资源,组织开展“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活动110余场次,举办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陕西省赛),广泛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植物探险家”等沉浸式科普活动,不断培养科技后备人才;举办果树、中药材等技术培训班,进一步更新农技人员专业知识;深入企业举办科技创新交流培训班,开展健康义诊科普等系列活动,推动科学知识更精准地深入城乡、融入生活。
科普阵地建设持续强化
看场科普电影、学习机器人编程课、体验各种“黑科技”、跟科学“大咖”学知识……近年来,市民发现,科学来到了家门口,显得特别亲近。
近年来,我市创新科普手段和服务模式,大力规划建设户外科普设施,让科普元素随处可见。从浩瀚宇宙到微观粒子,从健康生活到科学生产,从食品安全到环境保护……科学无处不在,科普就在身边。今年上半年,我市以加强基层科普阵地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动科普阵地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9个,营造全社会科普资源开放共享环境,进一步改善基层科普基础设施条件。科普的热情会“传染”,今年以来,我市组织完善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成立各区县、各行业科技志愿服务队10余支,注册志愿者4000余人。
为了传递更多“科普好声音”,市科学技术协会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科普工作中,于近期组织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深挖铜川籍气象专家雷雨顺的生平事迹及精神“遗产”,联合省气象学会、市气象局举办座谈交流会,推动建设具有气象特色、铜川特色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科创教育按下“快进键”
“科技馆的‘机器狗’也太酷了!它会跳舞,还会扭屁股打滚,太有意思了!”近日,在宜君县科技馆参加“机器狗”科普活动的小学生们开心地说。宜君县科技馆自2019年开馆以来,结合县域特色,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性开展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成为了提高市民科学素质的展示教育平台与服务平台。
《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纲要(2021—2035年)》指出,要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因此,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在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方面,近期,市科学技术协会邀请了西北大学博物馆专家团队,以“行走的博物馆”为主题,到全市4所中小学开展系列讲座,为1500余名师生打开地球科学的大门;陕西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市植物园科普基地分别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植物探险家”等沉浸式科普活动,让孩子们在标本观察、自然探索中培养科学思维;宜君县第一中学、第二中学以“探月工程、太阳系结构”为主题,分别举办“馆校合作 同上一堂课”系列活动2场次;印台区“科普知识进校园”系列活动覆盖5所学校700余名师生,通过科学实验秀、互动实践等环节激发“小小科学家”的创新热情。
技术下沉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这次培训实用性强、接地气,让我们在家门口就学到了先进的管护技术。”最近,王益区的“孟姜红”鲜桃成熟了,千亩桃园里,果农们认真听取农艺师讲解果园管护技术。
针对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短板在农村、难点在农民的状况,今年,市科学技术协会紧扣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以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对接省市专家到宜君县、王益区开展苹果、中药材等技术培训18次,发放各类培训手册1600余册;新区科技局在野狐坡村开展“葡萄品质提升”专题培训,助力特色产业升级;耀州区科学技术协会在柏树塬村、石柱村分别开展桃树、苹果园管理技术培训,切实提升果农科学种植水平;王益区组织60名高素质农民走进宜君县科技馆,直观感受科技对农业的赋能作用;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深入宜君县、王益区等地,为200余名中草药种植户传授“致富经”;宜君县图书馆携手五里镇文化站设立“乡村振兴科技书摊”,陈列200余册智慧农业、果蔬种植、电商运营等实用书籍,为春耕生产提供“知识粮仓”;印台区科学技术协会在广阳镇开展“科普赶集”活动,打通科普服务“最后一公里”。
(记者:李由)
网络编辑:孟莉
信息审核:赵勇
网址: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点亮美好智慧生活 https://klqsh.com/news/view/248868
相关内容
我省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生活百科知识大全,提升你的日常智慧
首个全国科普月启幕:绘就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新图景
智慧社区从哪些方面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美的领先科技惊艳亮相IFA2025,为全球用户重构全屋智慧生活
大学生应该怎样提升法治素养?法治之光:大学生如何照亮素养之路
智慧熊全新升级“彩插励志版”丛书提升孩子阅读力
提升人生智慧的5本必读书单:从国学经典到科技启蒙
融入科技智慧,开启居家生活美好篇章
科技赋能智慧养老:如何改变老年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