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九讲感言
'腾讯课堂'提供家庭教育公开课 #生活技巧# #家庭教育建议# #家庭教育软件#
培养成长型思维,成就积极人生
—— 2024年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九讲感言
赵妙娟
在教育部关工委、首都师范大学与中国教育电视台的精心策划下,2024年家庭教育公开课“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培养成长型思维,成就积极人生》”第九讲于9月6日17时在线上如期举行。这场讲座由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文道,以及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夏婧主讲,深入剖析了成长型思维的核心价值及其培养策略,为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见解与指导。
我利用双休日认真回看并利用几个晚上细心整理了专家们的精彩观点与家长们的反馈,希望借此机会为教育工作者和更多的家庭提供一些思考与帮助。
一、专家精彩观点梳理
1. 具备成长型思维,人生更容易出彩
成长型思维,这一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博士提出的信念体系,强调智力与能力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以通过不懈努力与持续学习得到提升。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在遭遇挑战时更倾向于反思失败和总结经验,进而努力寻求成功之路。相比之下,固定性思维的孩子则容易将困难视为不可逾越的障碍。
2. 掌握方法,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任导师,应成为孩子成长型思维的启蒙者与培养者。具体而言,家长应通过实际行动与言语技巧,向孩子传达智力与能力可塑的信息,强化“努力带来改变”的观念。此外,采用描述式表扬替代评价式表扬,关注孩子的努力过程而非单纯结果,可以有效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促进其成长型思维的形成。
3. 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家校合作在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家长需与学校保持密切沟通,确保教育理念的契合与教学方法的协调。通过参与学校活动、提供家庭表现反馈等方式,家校双方可以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家长自身也应不断学习,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长。
4. 引导孩子用成长型思维面对挫折和失败
家长应帮助孩子理解失败是学习和成长的一部分。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家长应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成为孩子坚强的后盾。同时,与孩子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并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方法和途径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还能帮助他们树立积极面对挑战的态度。
5. 运用成长型思维帮助孩子树立目标
家长应协助孩子树立明确且可实现的目标体系,以兴趣为起点,逐步引导孩子向更高层次的目标迈进。通过设立短期小目标与长期大目标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与满足感。同时,以成功人士为榜样,激励孩子不断努力、持续成长。即便目标未能完全实现,也应强调过程中的收获与个人成长的价值。
二、家长感言分享与启示
通过家长的反馈,我们看到成长型思维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现结合实验西校、紫竹小学、华坪小学、浦江文汇小学、华漕幼儿园等学校40位家长(夏怡枫、叶如翼、郑好、朱笑语、杨景天、单子瑄、褚韬臣、卓思齐、傅向誉、张洋、何雨婷、孟一诺、赵闻溪、陈中行、王若嫣、孙菁泽、仇翌晨、吴靖潇、沈嘉沐、李哲馨、包瑾涵、陈霖安、黄安卿、金栀茉、赖明珺、刘沐辰、刘沁辰、刘炜彤、马奕茗、母森博、史恩诺、田爱媛、童佳琰、王浩泽、王燮阳、吴言禹、吴语汐、徐欣雅、张若溪、张益任)感言,与大家分享,也借此为更多家庭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1.打破传统束缚,拥抱挑战
家长们普遍认识到,成长型思维打破了能力天注定的传统观念,鼓励孩子将失败视为学习的机会,勇于尝试新事物。通过日常教育活动中的鼓励探索、积极反馈等措施,家长们正在努力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并保持持续进步。
2. 摒弃标签,拥抱个性成长
家长们都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而不应被简单地归类或贴标签。他们开始持开放的心态鼓励孩子探索自我、展现个性,并给予他们自由成长的空间。同时,也反思了过去存在的不足,如给孩子贴标签、笼统表扬等做法对成长型思维培养的负面影响。他们开始改变教育方式,多聆听和理解孩子的心声,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注重培养责任感和同理心。
3. 情绪管理与沟通技巧的重要性
家长们充分认识到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与孩子有效沟通在培养成长性思维中的重要性。他们努力避免在公共场合批评指责孩子,特别是在青春期这个敏感阶段更加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和情绪。同时,家长们也愿意建立真正的沟通桥梁,倾听孩子的心声,力图使用积极、成长型的语言与孩子交流,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4. 家庭与学校的和谐共育
家长们普遍认识到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紧密合作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他们认识到与学校形成统一战线共同为孩子营造充满爱、鼓励和支持的成长环境的重要。通过定期与教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共同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其优秀品德和应对能力。这种家校合作的方式为孩子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家长的自我提升与共同成长
家长们也意识到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他们开始以身作则运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将成长型思维融入日常生活和教育实践中。通过展现积极态度关注孩子的努力过程而非单一结果。力求在帮助孩子养成积极向上的思维方式中实现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总之,本次家庭教育公开课《培养成长型思维成就积极人生》为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通过深入理解和实践成长型思维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我们相信能够为更多家庭带来积极的变化,助力孩子们成就更加精彩的人生。
网址:2024年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九讲感言 https://klqsh.com/news/view/249784
相关内容
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精选31篇)2021年家庭教育公开课
励志教育公开课.pptx
变革家庭教育,不让孩子输掉未来丨扶鹰教育第八届幸福家庭年会首日回顾
中心开展“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公益文化教育与健康宣讲课
2023年家庭教育指南读后感 3
家庭教育讲座活动总结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成交公告
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
家庭教育的演讲稿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