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创业指南

发布时间:2025-09-18 02:42

用旧杂志制作美食指南:创意DIY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读书分享乐趣# #美食DIY趣闻#

刘汉元,男,四川眉山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高级工程师。1986年创办眉山县渔用配合饲料厂(通威饲料厂),1992年起任通威集团总裁、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任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   成长  刘汉元出生在四川眉山,父亲是个勤劳的普通农民。刘汉元排行老三,自幼聪明好学,4年读完小学,2年读完初中,两次跳级让年仅13岁的刘汉元,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刘家父母清楚,儿子刘汉元是块上学的料,但他们必须面对现实:上高中就要考大学,大学花费大,如果初中毕业去读中专,可以尽快参加工作为家里减轻负担。 那时,这个贫穷的8口之家没有留过一张合影。全家的生计,都在父亲的一双菜秧扁担里。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 13岁的刘汉元没有报考高中,而是考取了一所水产中专学校。 毕业后,刘汉元被分配到家乡水电局工作,那时,他只有17岁。每月拿着三十几元的工资,户口从农村转到了城市,单位还会分房子,刘汉元在乡里乡亲人们的眼中,是通过学习跳出农门的幸运孩子,似乎此后一生都衣食无忧了。  筹钱创业  上世纪80年代初,逐步深化的改革开放深刻影响着中国,“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深入人心,经济复苏使得人们购买力迅速提升。刘汉元清楚记得,在四川,那年春节期间,成都市场上猪肉9毛9分钱一斤,鲤鱼却卖到了12~13块一斤,可见人们对鱼的消费紧俏到何种地步。 参加工作两年后的一天,老同学宋刚杰骑着自行车来到刘汉元在永寿镇的老家。两个小孩就坐在河边上,拿着鹅卵石往里面扔。这时刘汉元突然想到,流水含氧量高,这对鱼儿的快速生长和形成高产至关重要。他突发奇想,在流水中用金属网箱养鱼。80年代初,他这种新颖的养鱼想法在粗放式的养鱼大环境下显得非常另类。刘汉元看准了水产市场,准备大干一番了。但还得有资金,钱从何而来?修一只金属网箱算下来,大概要花500元钱。  刘汉元找到眉山县水电局自己单位的领导,提交了利用流水养鱼的科研方案。领导对这种大胆试验表示支持。但这笔500元的科研经费申请书到了当地财政局无人敢签字。500元真不是个小数目啊,在那个年代,什么流水养鱼?高风险,高投入,钱一投下去,完全是打水漂。刘汉元的努力还是落了空。 日子一天天过去,刘汉元必须尽快把钱凑齐,趁冬天上游关闸停水,抓紧时间把网箱建起来。钱没着落,他越发着急。就在走投无路之时,把一切看在眼里的老父亲向儿子出了个主意:把家里还没有长肥的猪卖了。   养鱼大丰收  1983年11月,刘汉元买来一些废弃的钢管,白天他在水电局上班,晚上回家焊接网箱,半个多月后,一只顶部面积近64平方米的金属网箱被固定在了蟆颐堰中。1984年3月,春暖花开,鱼儿生长的季节到了,刘汉元跑遍四川,东拼西凑买到第一批185公斤鲤鱼苗投放到了网箱中,试验正式开始。  突发奇想用金属网养鱼,动员身边所有人支持他,十几岁的刘汉元就爱折腾爱冒险,而正是这种精神一直影响着他。进入1984年,逐渐鲜亮的大变革色彩在神州大地涌动。此时,身在四川的刘汉元,坚信自己的创业之路一定会有收获。 鱼苗投放网箱后,刘汉元发现市场上买不到鱼饲料。刘汉元在学校里学的就是淡水养殖,鱼儿吃什么他最清楚。配方有蚕蛹、麸皮等。但是真到自己做就太艰难了,当时刘汉元全家每天做的事,就是制作和投喂饵料。 在刘汉元和全家人的努力下,养鱼开始变得顺风顺水。当地县科委、水电局两家单位最终决定将流水养鱼列入科研项目,年底还要请专家来验收,刘汉元一听大喜过望! 这只网箱,创造了四川养鱼史上前所未有的高产纪录,见证了一家农户科学致富的荣耀。当年收获的鱼,按当时市场价计算,净利润1930元。这种全新的养殖方式开始迅速传开。1985年初,眉山县就有80多户农民主动要求建箱养鱼。1986年,刘汉元的养鱼技术被列入“星火计划”,正式向全国推广。当时,不少农户养鱼的饲料由刘汉元家的小作坊提供。人们相信用刘家配比的饲料,鱼长得快,收益好,这为刘汉元转型饲料生产奠定了基础。   饲料生产  刘汉元的创业生逢其时,第一年网箱养鱼大获成功。当时,大量农户学习刘汉元的养鱼技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饲料出现明显短缺,刘汉元在满足自己养殖需要的同时,也为其他养殖户提供一些自制的饲料。 1986年,刘家生产的饲料供不应求。当年3月10日,刘汉元在自家门口,创办了他的第一家工厂、眉山县渔用配合饲料厂,这个时候他年仅22岁。  兵贵神速,这家工厂当月开始修建,次月就投入生产。1986年一投产,刘家的鱼饲料成为抢手货,一向冷清的永寿小镇变得一片繁荣。前来拖饲料的有货车、拖拉机、自行车、板车,甚至人们肩挑背扛,排队排到了厂门外很远的地方,还有人排了7天7夜的队。  1997年,刘汉元旗下企业的年饲料生产能力超过60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25%,2004年,刘汉元的企业在上交所上市。 鱼儿成就了刘汉元。在他的家中和企业最显眼的位置,能看到各种各样鱼儿的造型,鱼跃龙门也好、永争上游也好,它们寄托了刘汉元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投身新产业  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从农家走出来的中专生,借改革开放的机遇,成为百亿身家的企业家,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功成名就。而此时的刘汉元并没有停下创业的脚步,着手推动企业多元化发展,将目光投向了科技含量极高的新能源光伏产业。 光伏产业链主要分为:晶体硅产业链和电池产业链。多晶硅是太阳能电池的原料。2007年前后,刘汉元投资的正是多晶硅。在那个时候,他想把电池片产业也做起来。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他这个光伏产业一体化布局只能搁置。 2010年,刘汉元将光伏从他的上市公司剥离。在人们以为他会砍掉光伏版块的时候,2013年,刘汉元做了一个旁人看来疯狂的决定,扩大产业链投资光伏电池片生产线,收购太阳能电池厂——(合肥)赛维。  赛维是当时全球规模最大的一次性开工建设的太阳能项目,因债务缠身被迫出售。赛维虽然面临被卖掉的窘境,但他们表现出了制造业的骨气,即便卖厂,也要最后为厂子寻找一个实力强大的光伏企业,带领工厂走出行业寒冬,完成前人的梦想。 竞价当天,刘汉元全程参与。这是他创立公司以来花费最多的一天,8.7亿元人民币,也是2013年光伏行业最大的一次并购重组。当时,整个行业震惊了,危机时刻,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光伏小企业,居然横刀立马冲在了战场的最前面。 狂沙吹尽得见真金。不知不觉间,光伏行业开始回暖。刘汉元说这种回暖是无数光伏人用努力和开拓的勇气换来的,不是凭空降临的。刘汉元领着自家小厂在危机中生存、壮大。如今,他经营的集团,已经成长为农业、光伏新能源两个行业的领军企业。

声明:本文内容由脉脉用户自发贡献,部分内容可能整编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脉脉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网址:励志创业指南 https://klqsh.com/news/view/250822

相关内容

官方创业励志文案撰写指南(官方创业励志文案怎么写)
直播创业:励志资讯的撰写指南(直播创业励志资讯怎么写)
新年新起点:创业开年励志文案撰写指南(创业开年励志文案怎么写)
打造励志创业人设:文案撰写指南(励志创业人设文案怎么写)
点燃梦想,复制成功——连锁创业励志文案撰写指南(连锁创业励志文案怎么写)
打造梦想起飞的地方——创业励志馆文案撰写指南(创业励志馆文案怎么写)
女生创业励志视频拍摄指南(女生创业励志视屏怎么拍)
创业路上,风雨兼程——励志文案指南(创业励志文案坎坷怎么写)
打造创业者的战袍:励志服装文案撰写指南(创业励志服装文案怎么写)
创业指南励志名人的创业之路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