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当我们谈论“收视率”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情绪传染理论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模仿他人的情绪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情绪认知#
概述
“收视率”是我们衡量电视节目“好坏”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指一时段内收看某电视频道(或某电视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占电视观众总人数(或家户数)的百分比。收视率数据一般是由第三方调查公司调查所得,中国目前最主要的两家收视率调查公司是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和AC尼尔森公司。
收视率的价值
收视率本身只是一种客观的量化数据工具,是利用数据统计的原理对观众的收视数行为进行抽样统计而得到的数据。是将观众对于节目的收看行为转化为直观的,可用于衡量的数据。而直观的收视数据是节目制作方、播出方在售卖广告时段的“有力武器”。高的收视率往往会带来高额的广告收益,因此收视率也起着“行业通用货币”的作用。
以全年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央视春晚为例,非官方的调研数据显示,2002年,央视春晚的广告收入为2亿元,2006年接近4亿元,2009年近5亿元,2010年,央视春晚广告收入达到6.5亿元。经过2014年的“瘦身”,业内人士保守估计近些年应该保持在6亿元左右,“今年也不会有太多变化。”从已有的数据来看,2019年央视春晚跨屏总收视率达30.07%。如此高的收视率也是广告商们看重央视春晚的一个重要原因。
数据来源:尼尔森网联
问题
收视率不是质量保证收视率原本是一种客观的数据,而目前无论是业界还是社会公众,对收视率的认识普遍存在偏差。人们普遍认为收视率高的节目就更受欢迎,质量就更好。而且节目播出机构也曾一度将收视率作为唯一的节目评价标准。这种对于收视率的错误认识,也导致了行业内“唯收视率”的想法。
收视率统计不够全面目前网络电视、IPTV、视频网站的兴起,使得节目播出渠道更加多元,也使得节目收视率统计更加复杂而目前的收视率统计方法不足以涵盖各种渠道。
收视率造假2018年9月15日,导演郭靖宇公开发博揭露电视剧行业收视率造假,宣称其作品《娘道》播出前曾被某卫视要求购买收视率否则不予播出。郭靖宇称自己没有妥协,开播前还差点被阴。他还呼吁整个影视行业团结在一起,彻底清除假收视率毒瘤。随后陈思诚、王长田、白一骢、陆川等众多业内人士均声援表示支持 。
收视率造假的原因不外乎目前业内过于看重收视率,导致媒体唯“率”是图,一些电视台通常以收视率为标准,对栏目采用末位淘汰制,收视率逐渐成为节目规划、评价和去留的唯一依据。在追求高收视率的创收压力下,无形中给电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因对收视率数据的畸形观而产生收视造假行为。
对于一般的观众而言,收视率意义不大,观众们只在乎节目是否好看。但是目前只以收视率来衡量一个节目,势必会给观众带来收视率高节目就好看的感觉。如果节目收视率造假,就会给观众带来不好的观看体验。就目前而言,非常需要有更加综合全面的评价指标,来对各种节目进行评估。
举报/反馈
网址:「科普」当我们谈论“收视率”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https://klqsh.com/news/view/251829
相关内容
当我们谈论电视剧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当我们谈论电影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当我们谈论音乐综艺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当谈论生命意义感时,我们谈论些什么?
当我们讨论电影时我们到底在讨论什么
2023年必读书籍: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我们的河山》强势领跑,你在追哪一部?
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我们的日子》排倒数,第一收视高达2.317%
论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的素养
莫言和他的朋友们:今天我们谈谈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