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冻“五十肩”:到底要不要治?

发布时间:2025-09-19 20:12

冷冻食品解冻后不要立即食用,应彻底解冻再用 #生活技巧# #食物储存技巧# #冷冻室清洁指南#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早上起床时肩膀酸痛,穿衣服时胳膊抬不起来,梳头、洗脸甚至伸手去拿柜子上的东西都变得困难?明明没有受伤,却觉得肩膀像“生锈了一样”,一点一点地“冻结”了。这种情况在50岁左右的人群中并不少见,民间称之为“五十肩”,医学上则称作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或冻结肩。

很多人对五十肩有误解,有的以为只是普通的落枕或“肩膀老化”,有的则听信“自己会好”的说法而不重视治疗,导致病情拖延、功能丧失。到底什么是五十肩,它是如何发生的,常见的误区有哪些,又该如何科学治疗和康复?

一、什么是五十肩?

“五十肩”并不是一个精确的医学诊断,而是一个俗称。它指的是一种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学术上称为肩关节周围炎或冻结肩。其核心病变是肩关节囊及其周围组织出现慢性炎症、粘连和纤维化,导致肩关节逐渐失去原本灵活的活动能力。

典型的五十肩病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疼痛期(冻结前期):肩部逐渐开始疼痛,特别是夜间明显,影响睡眠,持续数周至数月。

冻结期:肩部疼痛稍缓,但活动范围明显受限,像是“冻住了”,尤其无法抬高、向后伸展或旋转。

解冻期:疼痛逐渐减轻,关节活动度慢慢恢复,但整个过程可能持续1至3年不等。

这种疾病多发于40~60岁的人群,女性稍多于男性。患病的肩多为非优势侧(即左撇子多患右肩,右撇子多患左肩),但双肩发病的也不少见。

二、五十肩的成因有哪些?

五十肩的成因较为复杂,通常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年龄相关的退行性变化

随着年龄增长,肩关节囊、肌腱等软组织弹性下降,代谢减慢,更容易发生粘连和炎症。50岁左右是发病高峰期。

2. 长期不活动或肩部过度使用

长时间伏案、久坐不动、保持同一姿势,或者反复提重物、搬运导致肩关节疲劳,都可能诱发五十肩。

3. 外伤或术后不动

肩部曾经发生过扭伤、骨折,或接受过手术(如乳腺癌术后),因为怕疼或担心损伤,限制活动,导致肩关节囊收缩、粘连。

4. 内科疾病的影响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心肺疾病与五十肩的发病密切相关,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其患病风险是普通人的2~4倍,病情也更顽固。

三、常见的误区

五十肩虽然常见,但许多人对它存在误解。以下是一些普遍存在的错误认知和治疗误区:

误区1:所有肩膀痛都是五十肩

实际上,肩膀痛的原因非常多,五十肩只是其中之一。常见的肩痛还包括肩袖撕裂、肩峰撞击综合征、颈椎病、钙化性肌腱炎、甚至心脏病。只有出现活动受限+夜间疼痛+无明显外伤的情况,才可能是典型的五十肩。不要自行诊断,建议由专业医生进行体格检查和影像学(如B超或MRI)评估。

误区2:五十肩不需要治疗,自己会好

的确,五十肩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有可能在1~3年内自然缓解,但这个过程非常缓慢,而且很多人留下肩关节活动受限的后遗症。如果早期不积极治疗和康复训练,病情可能加重,恢复时间更长,甚至终身受限。

误区3:吃药或打一针就能好

不少人寄希望于口服止痛药或“打封闭针”(即糖皮质激素注射),虽然这些措施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炎症,但治标不治本。真正解决问题的,是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和专业的康复治疗,而不是一针见效的“神药”。

误区4:越疼越要硬拉,多拉多练才恢复得快

过度锻炼或错误拉伸方法,反而可能导致炎症加剧,疼痛加重。正确的方法应当是“有控制的训练”,即在不引发剧烈疼痛的前提下,逐步增加活动范围。必要时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训练。

四、科学的治疗与康复方法

针对五十肩,不同阶段的治疗策略各不相同。关键在于早期识别、分阶段干预和坚持康复锻炼。

疼痛期(早期):止痛+保持活动度

药物治疗: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缓解疼痛。

局部封闭注射:在医生指导下,可注射激素类药物减轻炎症。

热敷理疗:热敷、电疗、超声波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僵硬。

温和锻炼:可进行“爬墙”练习(手指沿墙向上滑动)、轻度肩部环绕运动,防止进一步冻结。

冻结期:功能锻炼为主

加强拉伸:如背后拉毛巾(双手各握毛巾两端,进行内旋和外旋拉伸)、滑轮训练等。

加强主动运动:主动抬臂、侧举、前举等,逐步扩大活动范围。

康复指导:建议配合康复科专业理疗师定期训练,效果显著优于自学锻炼。

解冻期:增强肌力+恢复功能

肩部力量训练:可使用弹力带、哑铃,训练三角肌、肩袖肌群等。

功能性练习:反复练习日常生活动作,如梳头、背扣衣服、上举拿物等。

持续锻炼:即使症状好转,也建议继续坚持训练3~6个月,避免复发。

五、如何预防五十肩?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群、高危人群(糖尿病、甲状腺病患者)来说,养成良好的肩部保健习惯尤为重要:

定期活动肩部:久坐工作者应每小时起身活动肩膀5分钟,可做肩部绕环、上举、耸肩等小动作。

加强锻炼:游泳、瑜伽、太极等有助于维持肩部柔韧性与力量。

避免受凉:寒冷刺激可引发肩部肌肉紧张,注意肩部保暖,尤其是夜间。

重视糖尿病和甲状腺管理:控制血糖和激素水平,有助于减少肩周组织病变风险。

五十肩虽不危及生命,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果你已进入中年,或感觉肩膀逐渐变“僵硬”,千万不要轻视。正确认识疾病、避免误区、科学锻炼,是康复的关键。对于五十肩,我们不能“等它自己好”,而应主动“解冻”它,让肩膀重新找回自由、健康与舒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解冻“五十肩”:到底要不要治? https://klqsh.com/news/view/255853

相关内容

“五十肩”自救指南!肩部的“小毛病”千万别大意!
【“十四五”规划《纲要》名词解释之4
好笑到不行不行的幽默段子十五则,专业解闷,分分钟逗你开心
转账太频繁被冻结怎么解冻?多久解冻?
“手持冻鱼追到底,启盛之名铭记心”
《棋士》第十一集,男人崩溃,孩子渐冻症+老婆要出国
“四不、五要”!寒露时节如何养生?这篇文章为家人收好
夏天也能“冻死”!野外探险要有B计划 险情不分季节
到底要不要拍牙片 海斯口腔郑峰医生带你深度了解
陈柏霖传闻年底完婚,与陈庭萱恋爱十三载,女方已冷冻卵子备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