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雪为何值得抒情?听诗人梁平携《一蓑烟雨》开讲

发布时间:2025-09-20 16:41

诗歌能帮助人们抒发情绪,减轻压力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诗歌欣赏#

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

初秋的成都,秋高气爽。9月19日,在成都市锦江区阿来书房,“品锦江”系列读书会——“一蓑烟雨落锦江”活动举行。活动特邀当代诗人、作家梁平,携新书《一蓑烟雨》与近百名爱好者共聚,分享诗歌创作背后的故事,展开一场关于诗歌与城市生活的深度对谈。

活动现场

分享会在爱好者充满诗意的朗诵中开始。梁平曾是诞生于成都市锦江区的《星星》诗刊主编,在解读诗歌《纱帽街》时,梁平分享了自己和锦江区的缘分。他于2002年来到成都,之后的十七八年里,一直居住在锦江区。“我有一个习惯,凡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城市、动了感情的地方,都会把它们写下来。”梁平说,他曾住在燕鲁公所街附近,晚上常去纱帽街散步,后来决定为它写一首诗。

“但我并不会只写它的表面,如果看到什么就写什么,那毫无意义。”在他看来,历史的承载、文学的想象对诗歌至关重要。在创作中,他了解到纱帽街承载的历史,于是有了这样的表达:“满朝文武最后一顶纱帽摘除/复活了这条街的帝王将相/戏园子倒了嗓的角儿当上店铺老板……”

“诗人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城市定制名片,纱帽街的故事得以流传。”对谈主持人周东说。

活动现场

诗歌是双城的纽带。梁平45岁之前生活在重庆,之后来到成都。作为一个写作者,他从未将两座城市区别开来。“要谈到故乡,重庆是我的故乡,成都也是我的故乡,在我心里,它们没有第一第二,都是原乡。”梁平说,对他而言,去这两个地方,都用“回”——回成都、回重庆。

在他的写作中,他把两座城市作为自己的“精神背景”。“要找到自己的‘精神背景’,写作才能成型。”梁平说,无论身在何处,成都和重庆的印记总会出现在他的作品里。比如,他曾在巴黎写诗,联系到故乡时,就想起了九眼桥;在俄罗斯的酒店阳台向下望,他想到了太古里。

分享中,一名爱好者朗诵了梁平多年前创作的《成都的雪》。“而成都的雪/每粒打在脸上都是原创的花朵/所以心花怒放/满城都是豪华的抒情。”

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小事,如何写出这样的情绪?梁平现场上了一堂生动的“诗歌写作课”。“成都飘雪时,是那么一点点,街上的每个人都在议论,不得了,下雪了!”梁平说,和北方不同,在成都、重庆这样的南方城市,见到下雪是“稀奇”的,人们怀着不一样的心情,而正是由于大家对城市和生活的热爱,才有了那样“豪华的抒-情”。

据悉,此次活动是“品锦江”系列读书会之一,接下来该系列活动将持续举办,邀请广大市民共同探寻属于成都锦江的精神家园。

网址:成都的雪为何值得抒情?听诗人梁平携《一蓑烟雨》开讲 https://klqsh.com/news/view/258341

相关内容

享读|苏轼:最高级的人生哲学,是一蓑烟雨任平生
七首古诗词中的好心态,愿你都拥有
《康震诗词课:苏东坡12讲》出版 带读者“读东坡,见自己”
表达心情愉快的诗句荟萃(精选125句)
古诗词艺术歌曲《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音乐特征与演唱探究
当代女诗人作品选评|胡喜成
梁平:成渝双城记
诗词|唐代诗人戴叔伦经典诗词28首,值得收藏细品
苏东坡10首诗词,豁达胸襟,乐观人生
邢岫烟的咏梅诗,看得人心疼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