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考研失利、职场的PUA、创业的挫折,似乎总有一些人如同阳光下的花朵,竞相绽放,而另一些人却在荆棘中挣扎。为何同样努力,有人能成功,而有人却黯然失色?不仅仅是智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心理特质如何决定了我们的人生方向。研究表明,干扰成功的不仅是障碍还有心态,而能够培养的坚毅力则是成功的秘密武器。武汉大学的心理学实验室最近发现了这一点,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理清思路的路径。
本次课程以“坚毅(grit):成就梦想的力量之源”为主题,带领同学们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心理训练提升自我。首先,课程中的归因训练让我们看到了失败者思维与成功者思维的对比。教师通过生动的实验案例,展示了两组学生在面对同样的考试失败时采取了如何截然不同的归因方式,并介绍了实践工具“归因日记记录法”。通过记录我们的认知偏差,我们可以逐步引导自己走向积极的归因,达到持久的心理稳定与成就动机的提升。
自我肯定则是课程中另一项重要内容,它帮助我们破解了心理上的“冒名顶替综合征”。研究表明,自我肯定能够有效激活前额叶皮层,让我们抵抗来自外界和自我的压力。通过价值观排序法,参与者们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价值观与特质,一种潜在的自信心自然而然地油然而生。
第三个关键训练——习得性乐观,核心在于建立以对成长型心态的信念。心理学研究揭示,多巴胺的分泌和我们的坚持行为紧密相关。课堂上的学员被鼓励通过给未来的自己写信,建立一种科学的心态,以应对未来的各种可能,这是让他们重新认知自己能做什么以及可以取得多大成就的过程。通过这种积极的塑造,许多学员意识到自己的大脑是可以训练和提升的。
在胡小勇教授的指导下,武大的心理学课程不仅关注了个人的成长,也由此洞察出社会的脉搏。他的研究追踪了985高校学霸群体的成长数据,并通过与华为、腾讯等企业合作,提出了适应企业环境的心理韧性提升方案。在这过程中,东方哲学与西方心理学的碰撞,无疑是现代教育的一次深刻反思。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施这些心理训练呢?每日五分钟的心理健身房训练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持久地维护心理健康,而面对挫折时的3A处理法则(承认、接受、行动)则是我们应对困难的具体工具。同时,构建积极的社交圈,将有助于我们在心灵上获得更多支持。
中国正面临新旧交替的时代,心理韧性作为新生代所需的重要素质,正在社会各领域中被赋予新的意义。心理学与当今社会的结合,使我们意识到坚毅力不仅是个人成功的保障,更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看,青年承载着时代的希望,他们用坚毅书写新时代的星辰大海,正如每位年轻人在探索自我与未来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以迎接未来的无尽可能。
如果你对心理学充满热情,武汉大学心理学系欢迎你加入我们的探索之旅,搭建学术与个人成长之间的桥梁。让我们一起在心理学的智慧中,点亮前行的方向,成就更好的自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