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里的中国
推荐去云南的丽江古镇体验乡村文化,那里有美丽的纳西族村落。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乡村旅游推荐#
剧情简介
播报
编辑
杓峪村位于沂蒙山区,是一个不大不小不穷不富的山村,这里既保留着一些传统习俗,同时又与外界有着密切的交流。当五千年的农耕民族面对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当深沉厚重的乡土文化碰撞喧嚣繁华的城市文明,这里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乡村里的中国》剧照
杜深忠虽然家境贫寒,却一直追求文化,几十年没有放弃。他的妻子张兆珍是一个务实的典型农村妇人,整天与杜深忠争执不休。一个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一个是对物质生活的向往,两个人相互对抗的同时又相互依赖。 张自恩是村支部书记和主任,为村里事务忙东忙西。这一年村里来了一位驻村干部,开工实施了很多项目,矛盾不断。一年到头,大事小情,让这名村支部书记尝尽酸甜苦辣,品完喜怒哀乐。 杜滨才是一名大学生,因父亲患有精神病,父母离异,自幼失去母亲关爱。杜滨才一直努力拼搏,在学校获得了很多荣誉,但他与父亲的关系却一直恶化。临近岁末,他去看望了自己的母亲,并在村里的春节联欢会上为父亲献上了一首深情的歌曲。
不论生活有多艰难,这块土地上的农民都会报以极大的热情和信念去面对生活。不管世界如何变化,这块土地上的农民都会日复一日地为明天去拼搏奋斗。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2]。
幕后制作
播报
编辑
创作背景
焦波生长于农村,对于乡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喜欢乡土题材的作品,希望通过拍摄一部忠实记录中国农民最本真生活状态的纪录片,来表现农民所坚持的一种信念:尽管现在还不够富裕,但是在富裕的路上一直追求 [3]。
焦波选择将淄博沂源县杓峪村作为拍摄地点,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里的“普通”。他认为看上去没有多少特点的村庄,才更能代表中国当代农民和农村的现状和风貌 [1]。
拍摄过程
2012年2月4日,立春,摄制组在杓峪村租下一个小院,挂上“村儿电影社”的牌子,开始正式拍摄 [4]。在拍摄过程中,他们和当地村民同作息,一起吃、一起住,通过与村民朝夕的相处,逐渐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使村民到后来已经习惯了镜头的存在 [5]。
焦波带着他的“85后”团队,在杓峪村里呆了整整373天,记录下了杓峪村一年的生活。结束时他们拍摄的素材将近1000个小时,最后剪辑出一部不到两个小时的成片 [1]。
主创团队
播报
编辑
演员表
杜深忠 饰 杜深忠配音 -张兆珍 饰 张兆珍配音 -张自恩 饰 张自恩配音 -杜滨才 饰 杜滨才配音 -杜洪法 饰 杜洪法配音 -职员表
出品人
高峰
策划
苏星
总监制
张力、谭秀中
总制片人
高峰、焦波
总导演
焦波
制作人
鲍永红、鹿成滨
顾问
胡智峰、司徒兆敦、熊培云、苏小卫、陈晓卿、杨浪
监制
刘彤、夏立群、焦新
制片主任
刘晓晨
剧务总监
岳来禧、刘孝孔
宣传总监
焦剑
导演
剧玺博、李梦龙
摄影
剧玺博、李梦龙、北川
剪辑
剧玺博
制作总监
张伟绪
混音
张京
音效剪辑
马聪
调色
徐剑锋
(职员表参考资料: [6])
幕后花絮
播报
编辑
在最初选择拍摄地点时,主创团队被村民误认为是小偷告到了村委 [5]。
淄博一家绿色食品公司的老总在看过该片试映后,当即决定要在杓峪村建“乡村书屋”,让村民有好书看 [4]。
获奖记录
播报
编辑
时间
颁奖方
奖项
类型
2013年11月9日
2013中国镇江西津渡国际纪录片盛典“金山奖”
最佳纪录长片
获奖 [7]
2013年12月11日
2013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
最佳纪录长片
获奖 [8]
2013年12月26日
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优秀纪录片
获奖 [9]
2013年12月29日
第三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
评委会大奖
获奖 [10]
2014年2月27日
第十九届中国电视纪录片颁奖仪式
年度作品
获奖
最佳音效奖
获奖 [11]
2014年6月13日
第2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
最佳中国纪录片
获奖 [12]
2014年8月12日
2014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玉昆仑”奖
社会类纪录片大奖
获奖 [13]
2015年9月16日
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最佳纪录片
提名 [14]
作品评价
播报
编辑
《乡村里的中国》以质朴的笔触,真实生动地描绘了乡民的生存状态、乡愁的文化源头,是一部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纪录片 [15]。(《党建》杂志评)
《乡村里的中国》海报
《乡村里的中国》直观鲜活地呈现了中国农民不同个体的喜怒哀乐、家庭关系和民俗民风,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影片结构充满张力,故事复杂,线索清晰,画面朴实,剪辑流畅,同期声音录制完美,是这个时代有记录意义的、不可多得的中国农村生活的标本 [16]。(央视春晚导演金越评)
《乡村里的中国》所记录和展示的,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乡土生活的标本,更是一种生长着社会流动中各种枝蔓的复杂的可能性。它所钩沉的,远非几位农民的流俗生活,而是潜藏于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命旅程背后一个时代遭遇的文明冲突。各种逻辑之间的抗争、扭打与纠缠,看似无奈、甚至残酷的现实,或许才是真正的生活现实,也是观众更愿意承认和接受的现实。而且该片本身就流淌着创作者超越于记录历史之外的文化诉求,这种诉求,就像贯穿纪录片始终的时令与节气一样,缀满了复杂而隽永的诗意 [17]。(《北京青年报》评)
《乡村里的中国》用细节和故事钩沉着时代遭遇的文明冲突,它既是中国农村生活的标本,也是一部追求永恒的纪录片范本 [18]。(《齐鲁晚报》评)
网址:乡村里的中国 https://klqsh.com/news/view/262028
相关内容
“数说乡村新图景”——见证中国乡村点滴变迁热衷中国乡村游,“老外”在追什么?
《家山》:让海外读者听见中国乡村的心跳
宁德:一杯咖啡里的乡村新景
有声的乡村:1949—1965年中国农村的新文艺生活
乡村游线路丨这里的湖光山色好CITY啊~
直播间里的乡村好“丰”景
第55届美国乡村音乐学院奖
暑假里的乡村生活作文(精选35篇)
乡村类综艺节目:打造可触达可体验的乡村世界
随便看看
- Welcome To Larry H. Miller Super Ford Salt Lake City
- 哪部剧是你的秋日推荐
- 娱乐圈的隐秘花园:陈鲁豫与阿云嘎的静谧之恋
- 娱乐圈隐秘嫉妒 外表光鲜暗流涌动
- 冷暖自如:天赋的奥秘:娱乐圈的星辰与我们凡人的共鸣 娱乐圈,这片璀璨的星海,总是能引发我们对天赋的无限遐想。我们常常听到,“天赋这东西,真不是靠刻苦就能轻易复制的!”的确,天赋如同一种神秘的魔法,让某些人在艺术、表演或其他领域中如鱼得水,仿佛天生就拥有超越众人的“超能力”。 然而,这天赋的奥秘,却像是一道难以解开的谜题,让科学家们也束手无策。有人说,天赋是遗传的恩赐,是父母给予的宝贵礼物;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