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的排列顺序,有什么让人细思极恐的细节吗?
按照从粗到细的顺序排列化妆刷,方便使用。 #生活技巧# #美容护肤技巧# #化妆刷使用技巧#
“金陵十二钗”的排序,毫无章法的背后,充满奥妙。
意在“使闺阁昭传”的《红楼梦》,书中女儿多达数十人,无论身份之贵贱,年纪之大小,在作者生花笔触下,无不栩栩如生,如跃纸上。
在这些女儿中,作者将他认为最重要的十二位,列在了薄命司的正册,谓之“金陵十二钗”。而这个排序之根据,历来也为众多读者所不解。
在薄命司正册之中,林黛玉和薛宝钗共用一首判词,贾元春与贾探春紧随其后,接着却是史湘云和妙玉横插一脚,占在迎春和惜春的前头。风光无限的王熙凤和巧姐跟在迎春、惜春后面,再最后,是李纨和秦可卿。为了直观一点,我们直接列出这个排序:
林黛玉、薛宝钗(并列第一)
贾元春
贾探春
史湘云
妙玉
贾迎春
贾惜春
王熙凤
巧姐
李纨
秦可卿
这不免让人疑惑,作者在为这些女儿排序时,究竟根据的是什么?
有人说是按与贾宝玉的亲疏关系,然而作为贾宝玉的性启蒙对象,秦可卿和贾宝玉的关系,显然在李纨和巧姐之上,而作为可以共乘马车的表姐弟和叔嫂,王熙凤与贾宝玉的关系亦是惜春、迎春这些无法比肩的。
有称是按角色重要程度而排的,但算起来,书中人物除了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位,占据篇幅最多者,莫过于王熙凤了,如何却排在妙玉、惜春等人之后呢?
还有称按身世根基、已婚未嫁等来区分的,可都不值一驳。
所以,这份排序,若要找出单一的根据来,大概是没有的。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表面毫无章法的排序背后,隐藏不少奥妙。
林黛玉和薛宝钗,果真并列第一?薄命司的第一首判词,关于薛宝钗的是第一句和第四句,关于林黛玉的是第二句和第三句,为了让钗粉和黛粉打起来,作者真是费尽了心思。这种平衡本事,放在现在妥妥的公关大神。
可是,判词中分不出前后轻重的林黛玉和薛宝钗,在书中真的不分轩轾吗?作者用另外两个人的判词,露出了答案。这俩人就是晴雯和袭人。
晴为黛影,袭为钗副,这是众多红学爱好者的共识。晴雯外形性情与林黛玉如出一辙,袭人则因性格城府被薛宝钗所赏识。
所以,一定程度上,晴雯代表林黛玉。而袭人则暗指薛宝钗。
然而,在薄命司中,她们的判词却明确分出前后,晴雯在又副册的第一位,袭人则屈居第二。
所以,后来花袭人和贾宝玉放言:“她也越不过我次序去”是真打脸。也由此可见,作者心中,与晴雯相类的林黛玉,是要排在薛宝钗之上的。
贾宝玉进入薄命司后,拿出的第一本册子。就是又副册,一翻开便是晴雯的判词,上面一幅画满纸乌云浊雾。
绣春囊事件后,王夫人血洗怡红院,病中的她被撵出园子,最终香消玉殒。大观园一众女儿终将风流云散,但开头的却是晴雯,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当初贾宝玉第一个翻到的薄命司册子,初映眼帘的那幅画。
妙玉的乱入如果我们留心,会发现金陵十二钗中,除了妙玉,其他人都与四大家族有血缘或者姻亲关系,贾家四春、巧姐自不必说,王熙凤、李纨和秦可卿、薛宝钗是贾府的儿媳妇,林黛玉是贾府的外孙女,外加是贾宝玉情牵意萦的对象。史湘云是四大家族之史家女儿,看来看去,就是不知道妙玉的身份。
除此之外,就前八十回来看,在这群人中,妙玉的“戏份”也实在少得可怜,可她为何能进入金陵十二钗?所以我们可以推测,佚稿中的妙玉,必然与贾府发生非常紧密的联系,或者为贾府作出非常重要的付出。而这种付出或许还会与其“陷泥淖”有关,不然,一个重度洁癖患者和自恋狂,根本没理由压倒王熙凤李纨等人,排在了金陵十二钗。
香菱与秦可卿的联系出身一方望族的香菱,在薄命司中排在副册首位。而熟悉文本的朋友都知道,香菱“有东府蓉大奶奶的品格”,就是长得像。
这两个长得像的女儿,一个排在正册之末,一个在副册之首,也就是紧跟着的。而诡异的是,她俩竟然患上了同一种病症——经血之疾。
香菱得的是干血症,根据其判词及多出线索我们可以肯定她最终因此症而死。巧的是秦可卿也是净月延月不来,急坏了公婆。
她们的共同点还有,丈夫都是浪荡子。
当然,除此之外,还会有很多我们暂时察觉不到的奥妙,这里也就列举几个抛砖引玉,有更多看法的欢迎评论区讨论。
网址:“金陵十二钗”的排列顺序,有什么让人细思极恐的细节吗? https://klqsh.com/news/view/262449
相关内容
她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首,却主动嫁给贾雨村,令人费解!薛宝钗是乳名,那她的大名叫什么?细细琢磨,冷汗直冒!
影像之诗:人性与残酷的对话——《金陵十三钗》电影分析
《红楼梦》:贾家不在金陵么,为什么贾母一生气就喊着要回南京?
金陵十三钗算是倪妮的颜值巅峰了
红楼恐怖真相:全书竟只有1女子走出迷津河?摆渡人,是名收生者
贾宝玉生日里被忽略的10个隐藏细节,红楼梦果然处处藏着惊喜!
每一个都细思极恐 你还发现了哪些隐藏的细节?
为什么“宝钗为妻,黛玉为妾”不可行?不是因为门第!
脱口秀里的社会百态,笑过之后细思极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