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音东听哲理」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
幸福生活哲学3:健康是幸福的基石 #生活知识# #生活理念# #幸福生活哲学#
何为幸福?在西方哲学史上,关于幸福的追问可以分为两大派:一快乐主义。以伊壁鸠鲁为代表,他们认为幸福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二完美主义。以苏格拉底为代表,他认为人身上最高贵部分的满足才是幸福,那是精神上或道德上的完善。
在中国传统语境中,幸和福是单独使用的,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幸福的审视,也主要来自于他们对人生境界的认知。儒家强调在简朴状态中去体味生命的快乐;道家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是保护好生命的本真状态;墨家把“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作为人生最值得追求的至善;道家认为人生的幸福就是自我利益最大化和自我功利地实现。
梳理了中西方哲学家的幸福观后,你会发现,二者在价值认同上还是比较一致的。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幸福与德善密不可分,幸福是重生命、轻功利、重精神、轻物质的。
幸福就其本质来讲,与物质财富无关。她是内心一种深邃的感受,或者说是一种主观的体验,是一种对你自己现状的接受与肯定以及由此带来的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
生命原本是单纯与平和的,为什么会变得如此复杂且痛苦,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混淆了生命本身的需要与物质欲望之间的区别。伊壁鸠鲁说,超出自然需要以上的欲望是造成痛苦的根源。
人是自然之子,也是万物之灵。自然之子,它对应我们的自然属性,在这种身份和属性下,我们应遵循自然之道,活得简单纯粹。万物之灵,是我们的社会属性的体现,万物之灵的最高境界并不是人类决定一切物质的生死,按照人类的意愿去书写自然法则。
把精神需要的满足、精神能力的实现看作幸福,当作价值与目的地,这在古老的中国乃至欧洲都是一代又一代的哲人审视人生的一个传统结论。
平凡人类的幸福公式是:幸福=生命的单纯与平和+精神的高贵与充盈。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人受欲望支配,欲望得不到满足就痛苦,满足了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生命何以单纯平和?它源于幸福感。“感”由心生,生命的单纯与平和也由心生。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心境与心态,当你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的时候,你能够抱守生命的单纯,不被物质蒙蔽、不被世俗沾染,你就种下了一颗平和的种子。
物质上的富有,可以帮助个人甚至社会得到更多的幸福。金钱上的保障,可以让我们向不喜欢的工作说“不”,或是不为账单而烦恼。
但是,金钱本身并没有价值,只是因为它可以带来一些快乐的体验,物质本身并不能给生命带来意义或精神上的财富。
如果说“焦虑的时代”是20世纪的别称,那么21世纪或许是“哀伤的时代”,情感破产危机会带来一些列的社会问题,包括吸毒、酗酒以及宗教狂热。财富无法给你内心的平和,幸福从来都不是奢侈品,也不是必须在个人及社会问题都解决之后才能追求的东西。
幸福和财富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在科学和技术进步的同事,我们在情感和情绪方面却在不断倒退。
举报/反馈
网址:「希音东听哲理」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 https://klqsh.com/news/view/267883
相关内容
幸福感是什么,什么是幸福感彭希哲:为什么老年人更“幸福”?
幸福人生哲理
幸福是什么?
幸福,一次哲学之旅
什么是幸福?你幸福吗?
哲学上的幸福是什么
陈果的幸福哲学课免费在线收听
"幸福"的定义是什么?
追求什么样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