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杂谈|2025江苏中秋戏晚圆满上演:茉莉芬芳香满古镇,梨园雅韵再焕新声
江苏周庄古镇的夜游,感受古镇夜晚的独特韵味。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乡村旅游推荐#
“茉莉花开 好戏精彩”,9月26日晚,2025江苏中秋戏曲晚会在南京栖霞古镇沉浸上演。这台已经连续举办了19届的戏曲盛会,今年用创新打开了传统艺术在数智时代的新生机。
打破思维定势
今年的戏晚特别“新”
从形式到内容,今年的江苏戏晚打破了固有的戏曲晚会就是轮着上台表演的思维定势,给了观众不一样的惊喜。
在演出形式上,今年的晚会彻底跳出传统演播厅局限,以栖霞古镇为天然剧场打造沉浸式演出,将《桃花扇》选段与“故事终章在栖霞山”的历史文脉深度绑定,栖霞古镇的山水、建筑之美与《桃花扇》的千古情缘相互呼应,这既是一场沉浸式的实景戏曲演出,同时对带动栖霞古镇文化旅游有着积极意义。
近几年来,栖霞区着力打造“栖霞有戏”戏曲文化品牌,推动戏曲艺术融入现代生活,戏晚走出演播厅,走到山明水秀的栖霞古镇,正是扩大传统戏曲影响力与戏曲文化品牌赋能的双向奔赴,晚会通过大屏同步直播的方式实现晚会观众区“外扩”,并在现场开设非遗展区和丰富多彩的网红文艺打卡点,“戏曲+非遗+文旅” 融合模式将单一的戏曲演出转化为可参与、可体验的复合型文化场景,让戏曲艺术从舞台融入古镇的日常生活肌理,构建出“人在景中、景在戏中”的沉浸式体验。这种设计既保持了文化格调,又具备亲民属性。
在演出内容上,今年的戏晚也是紧跟潮流,“苏超”主力讲解员洪超和刚刚客串了“苏超”微短剧的主持人连莲成为“戏超”的两员主持大将,晚会序幕《我要上戏晚・茉莉花开》把“苏超”和戏曲巧妙联动,现代足球与传统蹴鞠的互动共同为演出打开大幕。演出紧扣“年轻态”定位,水磨咏叹调《小宴·今夜无人入睡》上演东方与西方艺术的对话,恰似“汤莎会”般的艺术碰撞,彰显了戏曲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包容力。仙林大学城三大高校戏曲社团组成“国潮PK方阵”,以锡剧、淮海戏等传统曲调为 “苏超”赛事填词,演绎《苏超之超》,将年度体育热点与千年戏曲创造性结合,精准捕捉年轻一代的文化偏好,主打的就是一个“时髦”。从青年参与的创意表达,到多元文化的融合呈现,今年的戏晚将戏曲从“长辈的艺术”转化为年轻人追捧的文化符号,让千年戏韵接上生活地气、融入青春语境,演出结束后不少学生在社交平台留言:“第一次觉得戏曲离自己这么近”。
扎根人民群众
茉莉花开浸润基层文艺土壤
作为 “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中秋戏曲专场”,今年的戏晚通过资源下沉、场景革新与长效赋能,让戏曲艺术真正扎根人民、服务群众,书写了文艺惠民的生动答卷。
这场惠民演出阵容非常强大,“经典永流传”这一篇章汇聚了当代戏曲界的顶尖力量,省内外各剧种15位梅花奖名家与戏曲新秀同台献艺,紫金文化奖章、梅花奖、文华表演奖得主李奕洁演绎京剧《穆桂英挂帅》,紫金文化奖章、二度梅花奖得主及文华表演奖得主王芳以深厚造诣呈现苏剧《花魁记》“忤豪”选段,紫金文化奖章、梅花奖、文华表演奖得主周东亮的锡剧《紫砂梦》以醇厚的唱腔彰显文化自信。特邀加盟的越剧名家、梅花奖得主萧雅;京剧名家、梅花奖得主杜镇杰与张慧芳的精彩演绎更是让戏迷朋友们过足瘾。
以往需走进大剧院才能欣赏的名家风采,如今通过晚会送到古镇街头,周边居民 “坐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强大阵容的精彩表演”,实现了优质文化资源从 “殿堂”到“地头”的跨越。这种“高品质、低门槛”的供给特质,正是对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精准送达”理念的生动诠释。
从名家资源下沉到内容形式的全面创新,2025 江苏戏晚将“茉莉花开”的惠民基因融入每一处细节。这场精彩的盛会还将在10月6日中秋节起在江苏卫视多个频道联动播出,让戏曲艺术之花继续绽放。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沈昭
网址:文化杂谈|2025江苏中秋戏晚圆满上演:茉莉芬芳香满古镇,梨园雅韵再焕新声 https://klqsh.com/news/view/268018
相关内容
郑光荣金砖中秋晚会夺金奖:一声吆喝亮京韵,文化为桥传中秋情“百花争艳春满园”戏剧晚会上演
一壶茉莉香,唤醒生活的诗意与仪式感
茉莉花正开,“AR相声团队”《苏超联赛火起来》
江苏省如东经济开发区2025年夏季纳凉巡演促进基层文化传播
杨幂清雅气质如茉莉绽放
姜堰顾高镇梨园采摘,秋季果实香甜多汁,田园乐趣!
视频|“茉莉花开”蔬果名镇,“广沙夜市”文艺烟火气格外足!
月满人和 家国团圆
“古梅新韵”王艳2025京津沪巡演北京站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