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宋人的园艺生活

发布时间:2025-11-08 10:35

老年人生活艺术摄影,注重捕捉生活中的温情瞬间,如园艺、手工艺或家庭聚会。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生活艺术摄影# #老年人生活艺术#

史学大家陈寅恪先生有个著名的论断:“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文人士大夫的政治地位、文化品位,在宋代达至高峰,且文人的审美追求已经生活化,且带动了平民阶层。最新一期《书城》杂志刊文,从花花草草的园艺入手,重温宋人充满审美的日常生活

文章写道,在前代农业生产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宋代农业种植技术出现了突破,扦插、压条、嫁接、保鲜技术等普遍运用于园艺之中,城市中逐渐出现了专门的花圃市场和从事园艺的专业户。园艺的发展为社会提供各种观赏性花卉的同时,也为社会园艺风气的形成提供保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园艺成为两宋时期人们普遍热衷的一项雅好,进一步成为全民审美的时代特色。

首先,园艺已广泛融入公共场所以及私人宅院中。两宋时期的公共园林场所,如寺庙里的花园庭院花木成荫、葱茏锦绣;据说连皇家禁苑园林都会定期对外开放,供市民观赏游乐;文人间私人造园之风也十分盛行,诚如苏东坡所说的“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但凡是士大夫聚居的城市,无不是私家园林富集的重地。李格非《洛阳名园记》以极其写实的手笔记录了他游历过的十九所洛阳名园,书中记录的各个名园,展现了北宋时期园艺的最高成就;到了南宋,临安(今杭州)、平江(今苏州)则代表南方园林的另一种格调和气派。此外,太湖之滨的吴兴(今湖州市),文人士大夫的私家园林也是一大亮色。《吴兴园林记》一书涉及的吴兴园林达三十四处,恰与《洛阳名园记》所记,成南北呼应。俗话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根基便是在这个时期打下的。当然,宋代文人未必人人都有条件营造自己的私家园林,但对诗意安居的审美已经深入人心。

其次,花草与宋人日常生活的密切,还体现在花卉成为食材进入食事中。花卉入馔的传统在我国古代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除了少数有毒或者有刺激性气味的花卉之外,大多数草本、木本花卉都可以食用,有的本身就被归入蔬菜之列,如萱草、百合等。魏晋时期,花被认为是植物之精华,随着炼丹求道风气在士人中盛行,逐渐被作为丹药食用。但除此之外,有意识将鲜花入馔在宋代之前实属少见。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以后,鲜花入馔的做法多了起来,甚至成为一种饮食风尚。当时出现的各种花卉谱录书,都对记载的花卉有关于可食性的介绍。

文图来源贵阳日报

编辑:黎荣

编审:郑文丰

签发:肖 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重温宋人的园艺生活 https://klqsh.com/news/view/275834

相关内容

家庭园艺的多重益处与生活美学
《宋式艺术生活》:以图像细节发现宋代生活美学
观赏园艺
从辉煌到悲剧:宋英圭的演艺生涯与人生遗憾
《大宋梦华:宋朝人的城市生活》展现宋朝市民生活百态
宋代四雅生活之一——插花艺术,文化与艺术融合使插花更有意境感
园艺唤醒美好生活——私家造园和园艺用品的两三事
​巧手缝宋锦 邻里情谊深 长九花园国风手工活动“包”你开心
园艺—绿意盎然的生活艺术
宋晓英:从艺术追求到人生转折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