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吒2》看亲子教育|家庭教育中的接纳与觉醒之力!

发布时间:2025-11-10 07:29

亲子教育中的尊重和接纳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生活技能教育# #亲子教育生活心理学#

最近,《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成为了春节档的爆款电影,不仅票房一路飙升,还引发了全民热议。武汉市武东医院心理科专家表示,影片引起广泛关注不仅是因为它精妙绝伦的画面,就亲子教育的角度而言,该影片对孩子也是一部很好的教育片。

无条件的接纳与尊重,让孩子活出自我

武汉市武东医院心理科赵孟主任介绍,影片感人至深之处,在于哪吒从一出生就被贴上了“魔童”的标签,在大家眼里他充满危险,是个“妖童”,但在李靖夫妇眼里哪吒只是他们的孩子,哪怕他比较顽皮,走到哪都会被别人议论,还具有极强的破坏力,但他们仍然愿意接纳他,尊重他的个性,并引导哪吒发挥自己的潜能,把天生的魔力转换成降妖除魔的正义之力。

同时,影片中还有两个细节也很值得关注。哪怕知道哪吒天生神力,和他一起踢毽子会受伤,但李靖夫妇依然很乐意陪伴着他,正是这种温暖的爱,被接纳的爱,一直都在滋养着哪吒的内心。尤其是殷夫人在丹炉里为了保护哪吒,哪怕知道哪吒全身是刺,哪怕知道自己因此会灰飞烟灭,也要去拥抱他,并告诉他“自己从来不在乎他是魔还是仙,你是我儿”,这种无条件的爱与接纳,对孩子的自我认同和安全感的形成尤为重要。

另外,面对外界的偏见,李靖夫妇始终相信哪吒,并鼓励他证明自己,告诉他“我命由我不由天,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和选择”。这种鼓励和支持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对抗外界的负面评价,从而帮助孩子构建出强大的内在评价体系。 所以,哪吒最终也坦然接纳了自己的不完美,发出“小爷是魔,那又如何”的怒吼,并努力扭转乾坤,改变世界。

赵孟主任表示,生活中也许我们的孩子很调皮不乖巧,也许他们学习成绩很不好,也许他们身上的缺点一大堆,这时,作为父母我们要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孩子呢?那就是学会接纳孩子的每一面,千万不能一味地否定打压孩子,在孩子的每一面中去发掘他们的优势和潜能,当孩子被理解,被包容,被鼓舞时,他们的内心会产生自发教育的力量,这种力量会让孩子积极地去成长。

学会适时放手,是亲子教育的常态,也是家庭教育的智慧

在影片结尾处,当敖光带敖丙潜回龙宫的路上时,他感受到了儿子可能并不想跟自己回去,而是想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时。他对敖丙说,“我可能是年纪大了,没有勇气再和这个世界碰撞。我以往对你的要求,都是以我的经验希望为你谋得幸福。现在来看,未必全对,以后的事,听从你的内心选择吧。”

武东医院心理科心理治疗师杜贺敏介绍,这段话触动了无数的观众,直击心灵。因为无论是父母,还是作为孩子的我们,在那一刻,这段话或许让我们觉得很熟悉。我们的父母可能在某个时刻也曾对我们说过类似的话,又或是作为父母在这一刻,对教育孩子有了新的反思和领悟。在以前教育孩子的时候未曾做到像敖光这样,大胆放手,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相信孩子的路自己一定能走好,我们作为父母只需要默默地支持他们就好。

杜贺敏认为,其实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不能总想着替孩子大包大揽,总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会做,什么也都做不好。又或是过度干涉孩子的想法与选择,殊不知这些做法其实是不信任孩子的表现,有时候我们一边抱怨着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做,另一边又在剥夺着孩子锻炼自我的机会。这种情况下,不是孩子不愿意独立,而是父母由于过度保护,不懂得该何时放手去培养孩子,可能反而阻挡了孩子的独立成长,这种育儿理念不及时调整的话,长期发展下去,会影响孩子的自我发展。

在亲子教育的道路上,赵孟主任建议,没有能完美胜任的父母,也许我们刚好能把孩子教得还不错,也许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曾走了弯路,这样的过程都是正常的。育儿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孩子每个年龄段的成长特点,不断反思探索,不断去调整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学会适时放手,是亲子教育的常态,也是家庭教育的智慧。每个孩子的人生都需要他自己独立走完,无法控制,更无法代替。唯有做孩子心理最坚强的后盾,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心理支持,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记者:罗冰 通讯员:赵孟 杜贺敏 郑梦婷

编辑:王建

责编:刘雅婷 夏天

编审:王俊

举报/反馈

网址:从《哪吒2》看亲子教育|家庭教育中的接纳与觉醒之力! https://klqsh.com/news/view/276774

相关内容

《哪吒2》让人反思亲子关系与教育方式
《哪吒2》观后感:亲情、友情、教育与社会的深刻启示
哪吒2的观后感~
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与亲子教育指导计划三篇.doc
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哪个重要?
【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教育方法有哪些
怎么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家长必看的亲子教育法!
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的基石
兴智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教会孩子这6件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