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消费品融入日常生活

发布时间:2025-11-12 07:44

AI艺术创作:日常生活中融入艺术,每天都有新作品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每日生活新鲜事# #科技前沿资讯#

AI消费品融入日常生活

2025年06月18日 16:43   来源:新民晚报   

人工智能离我们有多远?它听起来“高大上”,却早已融入日常生活。昨天下午,上海市“AI+消费”嘉年华暨人工智能消费品体验周在苏宁电器五角场店开幕。从智能家居到娱乐科技,再到智能穿戴,各类人工智能消费品在现场展出,成为未来智慧生活的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消费品呈多样化
乘坐高铁、飞机的旅途中,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看电影是打发时间的常见选择,这时很多人可能在想,要是能随时随地在眼前开启一个巨幕,享受影院级沉浸式观影的快乐就好了。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投屏眼镜或许真能实现这个愿望。
“用户戴上这副眼镜后,面前就会出现一个相当于155英寸的巨幕,无论是观影、上网课、打游戏,都会有更加沉浸式的感觉。”域动锐翼工作人员用一根Type-C连接线将智能眼镜和笔记本电脑相连接,再搭配专业立体扬声器,就能在“观影巨幕”上看起电影。据介绍,这款投屏眼镜支持500度以内的近视调节,对近视人群十分友好,而且有害蓝光占比较低,更加健康护眼。
搬重物、登山、爬楼梯太费力?外骨骼机器人上阵来助力。傲鲨智能将基于人工智能的运动控制算法和模式识别集成到腰部外骨骼机器人上,使其能够自学习自适应步态,拥有高度的人机融合表现,提高人体髋关节的力量和耐力,有效减轻工人劳动负担60%以上。
“许多老人爬楼梯会腿疼,在试用体验我们的产品后,反馈说腿也不疼了,因为智能外骨骼相当于帮助他们减掉了30kg的重量,省下很多体力损耗。”傲鲨智能的品牌经理汪亮告诉记者,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他们将推出一款同类型的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它的设备会更轻,适合有增强体能需求的中老年人和户外运动爱好者,我们也在申请参与适老化补贴,让产品价格更惠民。”
AI打造消费新场景新动能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正深度重构消费市场的运行逻辑。根据最新数据,2024年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7%。
人工智能作为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也深刻影响着商务领域的变革发展,成为培育新型消费、推动消费升级的战略因素。活动现场,杨浦区发布了推进“人工智能+消费”商圈建设举措,从数实融合开拓场景赋能新赛道、精准施策激活消费增长新动能、多维保障构筑产业发展新生态三方面着重发力,同时依托区域“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大学+大厂”集聚优势,打造具有示范作用的“人工智能+消费”创新商圈。
“AI+消费”线上专区活动同日也在现场进行发布。淘天集团打造线上专区,精选智能终端、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三大核心品类,汇集200余款年度爆款AI产品,专区内设置“AI赋能·智创生活”与“智见未来·慧联万物”两大主题板块,联动科技品牌共建AI消费新生态。苏宁易购App设立上海国补专区,内设上海人工智能消费品体验周主题板块,涵盖包括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穿戴、智能电视、智能音响、智能门锁等产品在内的六大品类,推动零售行业智能化升级。
市商务委副主任周岚表示,“人工智能+消费”为引领上海消费市场能级提升、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带来全新动力,上海将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新品首发首秀首展,优化AI消费品供给;拓展“人工智能+服务”消费场景,提升服务供给质量;打造人工智能特色商圈,赋能实体商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平台企业赋能,构建AI商业生态;优化人工智能消费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记者 张钰芸 通讯员 闫锦

(责任编辑:佟明彪)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网址:AI消费品融入日常生活 https://klqsh.com/news/view/277286

相关内容

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数据分析:41.22%消费者会选择饮食及日常生活用品消费
智能消费:AI让生活更美好
乐享科技获近2亿融资,布局AI+消费硬件领域
生活中的环保小窍门:让绿色环保融入日常生活
三星发布Vision AI 等多项创新,其个性化AI屏幕为日常生活添彩
如何将信仰融入日常生活
即梦AI网页版免费生成入口 即梦AI官方正版登录地址
插花如何融入日常生活?
新质生产力为日常消费添新彩
从消费品到生活方式:新型消费潮流的崛起

随便看看